3.23万亿元!1月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 会不会降息?央行回应来了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02-15 23:45:43
  • 点赞
  • 272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证券报

  央行15日公布了1月金融数据,亮点颇多: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1月末M2余额186.59万亿元,同比增长8.4%;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64万亿元,比上月多3.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

  对于是否有降息的可能,央行回应称,首先要更加关注实际的贷款利率的变化,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的措施,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因此货币市场利率是下行的。同时也要看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推动基准利率和存贷款的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

  1月新增信贷为何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1月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传导出现边际改善和一些季节性因素影响。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人民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银行信贷供给存在的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银行普遍有‘早投放早受益’、争取‘开门红’的经营传统。”孙国峰表示,从历史规律看,1月是全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贷款情况与去年同期情况类似,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属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考虑到春节因素,应把1、2月甚至一季度的数据统筹考察,不宜对单月数据过度关注。

  从市场和监管环境看,中信证券固收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资金面持续宽松叠加资产荒,银行去年年底的部分投资项目开始启动;另外,对永续债的鼓励缓解了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提升;监管对小微及民企贷款的鼓励也使得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此外,2018年以来票据融资火爆,为了补充大量存量票据的到期,银行年初对票据投资的规模仍保持在高位。

  明明表示,一般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多,主要受信贷额度和盘点结算的影响,前一年挤压的融资需求一般会在下一年1月释放,为了避免优质客户流失,在年初优先对其投放信贷。另外,在早投放早受益的原则下,1月银行冲信贷的动力较大。

  央行回应会否降息

  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没有发生改变。孙国峰强调,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松,也不能紧。要根据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要求,实现总量适度,优化信贷结构,同时还要兼顾外部均衡,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

  孙国峰说,从总量看,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节奏上也有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谈不上“放水”;从信贷结构看,主要是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明显加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提升,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较好地处理好了内外部平衡的关系。总的来看,货币政策探索并积累了不搞“大水漫灌”又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

  对于是否有降息可能,孙国峰回应称,要更加关注实际的贷款利率的变化。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可以看到货币市场利率是下行的。债券市场比如企业债券利率、贷款的利率走势是下行的,特别是在去年最后4个月,贷款利率下行态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今年1月数据继续保持这个趋势,可以看到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是下行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是下降的。

  孙国峰强调,推动基准利率和存贷款的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这个过程中要更多发挥央行的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从实际效果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这两个角度看,可以多关注实际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美国经济运行有所放缓,“鸽”派声音增强。对我国而言,这减小了央行定向释放流动性或是降息政策后可能导致外部压力增加的顾虑,为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偏松调整,提供了新的空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相继转“鸽”,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灵活度进一步增加,预计央行一方面会继续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启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即通过调降OMO、MLF、T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时逐渐建立从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有效机制,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为何社融增速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月多3.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委托贷款降幅缩小,信托贷款由负转正。这是今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出现的新特征。1月委托贷款减少699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减1511亿元和10亿元,下降势头明显放缓;信托贷款增加345亿元,是连续十个月减少后的首次增加,比上月多增833亿元。“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受结构性去杠杆影响,表外融资经历了快速回落。从数据趋势来看,预计表外融资增速虽仍在下降,但降幅会有所收窄。”

  多位专家表示,社融增量超预期主要源于人民币贷款的大幅增长。明明认为,在细项上,非标收缩态势有所放缓,其中委托贷款降幅收窄、信托贷款由降转升,未贴现承兑汇票规模回升幅度继续扩大。在政策引导及资金面持续宽松的影响下,信用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企业债净融资继续增大,同比多增4990亿元。

  连平表示,1月信托贷款由负转正,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延续上月的增长势头,长达10个月连续负增长的表外融资由负转正。这可能意味着前期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加强的影响已经减弱,过去一些与新规冲突的业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处置和清理,表外融资功能未来将逐渐得以恢复。受外部环境影响,美国经济预期调低,美联储本轮加息可能逐渐步入尾声,人民币近一段时间以来对美元的升值,可能是外币贷款由负转正的主要动因。

  M1与M2的剪刀差扩大原因何在

  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59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

  “1月M2增速回升是前期货币政策效果的集中体现。”阮健弘表示,一是央行适度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应。在2018年多次出台政策释放流动性的基础上,今年1月再次降准释放流动性1.5万亿元,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完成2018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商业银行加大资金运用,表内信贷、债券投资和股权及其他投资增加较多,推动M2增速提升。

  数据显示,1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54.56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个和14.6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M1增速创新低,主要与春节前的季节性特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较多企业活期存款可能由于节前大额支付行为转移至居民账户,并不代表企业经营活力不足。

  阮健弘表示,M1增速回落主要反映全社会流动性的结构变化,不代表流动性总量规模的变化。1月底临近春节,是企业发放薪资、奖金的高峰期,当月单位活期存款大幅减少2.03万亿元。这一点从个人存款和M0的大幅增长也能得到印证。1月个人存款大幅增加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M0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应该说,今年春节老百姓持有资金较以往更多,手头更宽裕。

  相关数据>>

  2019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2019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央行解读要点>>>

  央行回应“是否有降息的可能”

  央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没有发生改变

  央行回应1月份贷款创历史新高:不宜对单月数据过度关注

  分析解读>>

  海通姜超评1月金融数据:社融增速回升 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1月融资信贷创历史记录:多增主要给了票据、房贷 居民储蓄回流3万亿

  难怪新年来A股高歌猛进!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3.23万亿 社融增加4.64万亿 同创历史天量!原来有此大放水

  大放水!央行刚公布:1月新增贷款3.23万亿、社融4.64万亿创历史天量!如何影响经济?最新解读来了

  4.64万亿!1月天量社融创新高 贷款缘何高歌猛进?影子银行快速收缩趋势放缓 信用宽松周期开启

  天风宏观宋雪涛:天量社融的钱去哪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