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快收缩和大水漫灌!易纲首度详解货币政策的“度”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9-01-10 10:22:15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丹丹

  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提到了货币政策的度的问题——总量合理,既不过快收缩也不大水漫灌;精准投向,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关于货币政策的度,央行前任行长周小川也讲过同样的问题,但是易纲在行长这一任上却是首次公开提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会议同时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从目前的操作看,“度”的把握是合适的。下一阶段,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对货币政策的度的把握,无疑考量着易纲乃至整个人民银行的调控艺术和水平。


  度的理解:


  总量合理、结构优化


 

  易纲指出,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度”,主要体现为总量要合理,结构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总量,既避免信用过快收缩冲击实体经济,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结构性去杠杆。


  比如,1月4日宣布的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并非大水漫灌。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应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同时,还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流动性的投向,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作用,在总量适度的同时,把功夫下在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上。


  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小编认为,精准把握度,除了需要考虑总量和结构,还需要考虑节奏。政策制定者与市场之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帮助市场形成稳定的预期。


  同样以这次降准为例,4日宣布消息,具体执行则是15日和25日,这种“提前量”使得市场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头寸安排。


  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强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易纲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着力缓解信贷供给的制约因素。


  比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口径,新年伊始宣布降准释放流动性1.5万亿元,1月下旬将实施首次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等。


  他表示,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场利率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而减弱,反而是加大支持力度,体现了逆周期的调节。


  看到没有,原来去年年末至今,人民银行的几步棋,都是逆周期调节的具体行动。


  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不能下指标、派任务


 

  去年人民银行的一项主要工作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今年这项工作还将持续。


  易纲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和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综合施策,通过“几家抬”,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


  目前从实体经济需求端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有效的融资需求有所下降。


  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端看,银行的风险偏好下降,自身还受到资本、流动性、利率等多重约束。


  在易纲看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关键是要建立对银行的激励机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用下指标、派任务的行政办法。


  比如,对于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口径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的长期资金;财政部门对其免征利息收入增值税;监管部门提高部分监管指标容忍度;银行尽职免责,通过市场化的办法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易纲指出,今年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综合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滴灌;用好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民企融资纾困。同时,继续发挥“几家抬”政策合力,畅通政策传导机制,督促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汇聚银政企多方合力,久久为功、千方百计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从易纲的表述来看,其实对于民企、小微企业融资,并没有新的政策出台,路径还是:对小微精准滴灌,对民企用足“三支箭”。但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未来政策的落实是关键。


 

  金融风险整体收敛


  稳住宏观杠杆率


 

  对于金融风险,易纲判断,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风险总体收敛。


  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整体稳健,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把握好节奏力度。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稳住宏观杠杆率。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继续推动产能出清、债务出清、“僵尸企业”出清。


  二是妥善应对外部重大不确定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充实应对外部冲击的“工具箱”。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制度安排,提振信心。


  三是加强政策协调,继续有序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也要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保持股市、债市、汇市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打早打小、露头就打。


  四是进一步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制度。推动出台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活力。


  五是提升金融领域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强化正向激励机制,营造鼓励担当、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的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