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论坛:财富管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11-26 14:46:24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左永刚

  近日,由清华金融评论和恒昌公司联合主办的“资管新规背景下财富管理新趋势”主题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期活动邀请到了19位专家围绕全球经济金融新形势与财富管理新策略、财富管理风险防范、资产配置新趋势、保险与财富管理传承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活动由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校友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金融评论》副主编,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主持。


  本期活动同时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指导,由长安信托、坤元资产、恒荣汇彬协办支持,由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财富管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在致辞中提到,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管机构及产品提出了坚持审慎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监管套利、消除产品嵌套等要求,标志着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高质量的规范发展阶段,对中国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资管新规的颁布实施将在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我国金融业迎接新一轮改革开放等方面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恒昌公司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在致辞中表示,资管新规乃至配套细则的发布,也证明财富管理机构必须以合规为绳墨、与行业监管精神高度契合,以投资者利益为本,才能实现长远、稳健成长。秦洪涛认为,风控、投研和科技的相辅相成和密切融合将是机构构建核心竞争实力的主轴。在未来行业发展进程中,以投研体系为指向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动力帆,才能借助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东风,扬帆破浪,创造出卓越的财富管理业绩。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忠民提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给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来源,还会使养老金市场得到大量的资本积累和成长,使得未来养老金的替代率大大提高。他表示,目前市场最缺的是资本,杠杆率高是因为资本不够,资本金不够,权益资本不够,而这部分基于的是个人账户真正的权益资本和长期的有效资本。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从中国保险资产配置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演变、保险资产配置的运行特征、保险资产的配置方向等层面分享了中国保险资产配置的现状和趋势。他认为,保险的资产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市场主体呈现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配置结构形成分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格局,投资收益对保险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保险的资产质量坚持风控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体制变化体现为集中化、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特征,且监管体系在不断健全。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曹德云展望了保险资管未来新方向、新原则,特别在资产配置方面提出了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另类投资、全球化配置等四个比较具体的建议。


  资管新规利于推动投资者机构化


  此次论坛还设有“资管新规背景下资产配置新趋势”主题论坛,与会嘉宾并发表演讲。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海涛指出,资管新规出台的核心就是打破刚兑、去杠杆、去嵌套。打破刚兑使很多投资人感觉迷茫,且经济增速下行引发的债券危机,包括兑付危机,使投资人更加迟疑。但资管新规给信托行业带来了标准化、净值化等机遇。不能简单的告知投资者要承担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而要让投资者清晰看到管理者的责任及投资者自身承担的真实风险的量化指标。


  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所长兼申万宏源证券战略规划总部副总经理蒋健蓉认为,资管新规对所有的泛资管行业来说,最大的影响是推动行业回归本源:一是回归到服务中国居民财富增长的需求;二是要积极的推动储蓄转化为有效的投资。资管新规将有利于积极推动投资者的机构化。


  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潘未名认为,资管新规的出台,使得私人银行回归到财富管理的本源,产生了以下几个变化。首先,以客户为中心,迫使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回到以客户为中心的逻辑,而不是产品或资产驱动的逻辑。其次,资产组合配置成为财富管理的核心,私人银行必须要转向主动的资产配置,而不是被动的产品销售。最后是通过科技金融的运用,帮助私人银行把合适的客户找出来,与合适的产品相匹配。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在讨论中表示,资管新规出台以后,对公募基金是利好大于利空。资管新规的出台,促使金融风险定价的常态回归,专业的管理可以获得很好的风险定价,获得客户。今后公募基金的趋势是通过资产配置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服务。FOF、MOM业务是大势所趋,风险定价开始由资产配置转向风险配置,之后会转向科技金融,智能投顾等方向。未来,公募基金会成为收益相对比较稳定,团队作战取代个人英雄主义的组织。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监魏星指出,资管新规出台后,债权类的配置转换成股权类和多元化的另类资产配置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另外,由于资管新规对于资产波动性的影响会加大,所以要重视衍生品的运用,包括权益类、固定收益类以及信用的衍生品。最后,他认为资管新规开启了指数化投资的开端,指数化投资代表了资产管理行业将来低成本配置的方向。


  坤元资产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赵辉认为,资产新规的出台对私募基金也是利好,他指出,私募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行业,服务的高净值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强,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在个人资产配置方面,赵辉建议投资者应从传统的房地产投资更多的向金融资产转移,并强调要从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向加大股权类投资比重转移。

  资管行业需要良性资本环境


  在“保险与财富管理传承”主题论坛环节,参会嘉宾发表演讲。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博导胡继晔指出,目前按照OECD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定义,有养老金、保险资管和共同基金三大类机构投资者。这三大类机构投资者在资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针对其中数据比较完善的28个OECD成员进行了过去10年的数据跟踪分析,发现养老金和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具有正向相关性,而共同基金反而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在未来的资产管理包括资本市场的稳定上,养老金和保险基金应当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人保资产宏观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所长凌秀丽指出,长期以来保险资金都受到比较严格的监管,资管新规对保险资管的冲击相对较小,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挑战主要体现在对非标的供给影响和对保险的资产配置的挑战,以及在股权投资方面面临的监管政策冲击。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能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选择保险产品的需求将提升;二是资管新规赋予了保险资管机构与其它资管机构同台竞技的市场地位;三是未来在非标转规的过程中或将受到保险资金的青睐,将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浩指出,根据美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相关专家提到的一个研究结果,大类资产配置决定了机构投资者90%以上的财富收益。从未来长期的资金角度来讲,大类资产配置绝对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大类资产配置的观念对个人和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保险机构和社保机构作为长期资金活跃在大类资产市场,其提供的长期基金具有体量大、周期长的特点,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任何一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都离不开一个良性的资本环境。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章俊指出,财富管理的核心实际上是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保证它的购买力,其最大的挑战是时间,因为时间具有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任何因素叠加了时间之后,其不确定性将会变得巨大。对个人来说是如何抗通胀,对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来说就是如何管理利率风险。由于利率的不可预测性,使得财富管理面临重大挑战。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在生命周期内管理购买力的最佳方式就是交给专业的人管理,无论是直接委托还是通过寿险产品等形式。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