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贸合作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11-07 23:33:49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第一财经

  嘉宾:

  姜跃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建平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文字实录

  裴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也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重要节点。中日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也是重要邻邦,两国关系对全球经济以及全球局势都有重要影响。中日经贸关系最新发展,凸显怎样的合作前景呢?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月25日至2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其间,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举行,两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间签署了52项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物流、“智慧城市”建设、金融、IT等领域,协议金额超过180亿美元。除合作协议外,中日还在开展创新和知识产权对话、加快和简化海关审批手续、通过科学研究考虑放宽日本食品进口限制,以及加快推进中日韩三边自贸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进程上面达成共识。此外,中国人民银行26日宣布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时隔五年以来中日重启货币互换协议。中国证监会与日本金融厅签署了《关于促进两国证券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上交所也将与日本交易所开展ETF合作。

  安倍访华释放了哪些信号?

  裴蕾:欢迎两位。中日经贸合作是这次日本首相访华的一个重头戏。据了解,此次随安倍访华的有500多名日本商界的领袖,如何来看这次访华的时点和意义呢?

  姜跃春:安倍晋三访华,应该说从中日关系这个角度来说,意义确实不同寻常。为什么这样讲?大家都知道2012年双边关系进入了一个“冰冷期”,两国的经贸关系从那时候也开始逐渐下降,连续四年贸易额递减,双方的金融合作也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但是中日两国又是世界上很重要的经济体。实际上,两国的经贸关系过去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是很重要的,中国很多年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日本的企业始终在盯着双边关系什么时候能出现转还。所以说,在这种时候,实际上去年安倍政府对华政策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转变,特别是在“一带一路”问题上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因此实现今年的访华,实际上日方做了相当多的努力,各个层面上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尤其是企业部门,它们有相当大的期盼。所以今年这个时点上,40周年节点,实现安倍的正式访华,实际上不仅仅是日本政府单方面的意愿,从中国来讲,从中国周边外交或者全盘对外战略来讲,和日本加强关系或者恢复正常化,实际上对我们来讲也非常重要。所以从中日关系目前的进展来看,安倍这次访华意义非同寻常。

  张建平:首先是中日之间,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经济结构是相当互补的,这决定了两国之间在深化经贸合作方面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这种需要使得我们必须要走向合作。比如中日之间距离如此之近,而且中国这个大市场现在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正在逼近美国的市场规模,这是日本的企业所无法忽视的。所以你会看到500多家企业来华。过去我跟日方的比如贸易振兴机构在交流的过程中就讲,我说过去你们所谓的“南向政策”,让日本的企业家去东南亚、南亚,距离远,那里的劳动效率、市场消费能力也没有中国强。现在这个状态之下,你看中国对日本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给它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那对中国来讲,我们发展到消费升级的阶段,我们也对日本的产品、服务都有比较强的需求,这就是我们现在双边合作非常重要的驱动力。第二个方面,简单讲,中日都是在东亚生产网络和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衔接合作的关系,那么现在面对特朗普冲击,这是日本人讲的叫“特朗普冲击”,我们讲的就是美国现在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中日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这样一个不确定性和冲击。第三个,中日之间现在还在谈中日韩自贸协定,以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我们外部的不确定性越强,就越需要我们内部的一体化程度加深、合作加深,来共同更好地发展。所以现在日本在这个方面也表现出非常强的主动性。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前景如何?

  裴蕾:这是对背景的一个了解。来具体看经贸合作的内容,此次安倍访华期间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举行,我们知道过去中日经贸合作通常都是中国从日本进口一些高端的零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生产,然后出口到欧美日这些最终消费市场。现在合作已经发展到第三方市场合作,同时也是被大家认为是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增长点,我们怎么理解第三方市场合作呢?

  姜跃春:这确实是现在中日经贸关系当中很明显的突破。因为大家知道中日经贸关系发展这么多年,大概贸易额达到3450亿这个高点,再突破的话可能也有一定难度。投资现在也有变化,从过去单向的日本对华投资现在变成双向的,中国对日本投资开始增加。在第三方市场这种想法实际上和“一带一路”或者中国走出去是紧密相连的。经过五年的时间,日本也非常希望能够搭上“一带一路”这个列车。当然了,日本在对外投资方面,实际上它应该说是经验比我们更强。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实际上日本就已经大幅度向海外走。它的全球布局,实际上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经完成了,而且相当规范和科学。面对中国进展这么快,而且中国现在潜力非常大,所以日本希望和中国在第三方市场有合作。实际上这个事情孕育很长时间,特别是企业。而且企业和中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并不是现在开始的,两三年之前,比如说在投资领域的融资这方面的合作,日本的银行和中国的银行在两年前就开始了,但是这次是经过政府的把关定向,再加上企业的认同,所以双方开始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开发和合作。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中日双边贸易的一个飞跃,最重要的是对全球贸易有拉动作用,或者说为整个全球复苏注入动力,意义非同小可。

  中日企业应如何在第三方市场展开合作?

  裴蕾:这个第三方市场合作,合作方式都有什么样的?

  姜跃春:第三方市场合作包括很多门类,政府之间的有,企业之间的也有。有企业之间的联合,有金融层面的合作,种类是很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融资层面的,也有财经层面的,也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各个层面都有。项目很多,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多。

  裴蕾:那么第三方市场企业之间的合作,怎样更好地进行互补呢?

  张建平:其实我理解现在中日之间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是我们在经历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多次第三方市场痛苦的竞争,最后双方都付出了很大代价之后反思,我们现在走到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比如,像中日在海外竞争高铁的项目,后来大家就发现了,这样的竞争使得我们彼此之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也并不好。其实我在2015年的时候,在亚行的年会上我就表达一个观点,我说我们非常欢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在“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当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当时日本国际协力开发机构的副总裁也在这个会上,他当时就表态,他说我们也非常愿意参与这样的合作。所以你会看到日本这些金融机构对于“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的态度。这些金融机构其实它的态度都是务实和积极的,因为它们已经在很多“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大量支持项目。那对于我们企业而言,这个必要性就更强了,原因就在于其实日本和中国的企业,这种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合作关系,不是一天两天,是在过去这几十年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当中逐渐积累所形成的。目前来讲,就是日本的企业应该说更多的是集中在中高端环节,一些关键的零部件环节,这是它的优势。但是如果你让日本的企业把整个产业链全部完成的话,日本企业也会有麻烦和困难。所以将来第三方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这样的大市场,我国发展的经验还有产业优势和日本的技术特点、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结合起来,我们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效率就会更高,发展的效果也会更好。

  姜跃春:原来双方在第三方市场竞争确实是双方受损,特别典型的例子在印度高铁,最后日本拿出什么呢?日本给的贷款是0.1个利率而且50年,这完全是一个反常规的行为。日本一般的对外援助15年,利率在1.5到2.5之间,这次就是因为跟中国高铁进行竞争抛出来这么一个,实际上最后等于基本没有盈利。实际上高铁这个领域,中国和日本还是有相当大的互补性,比如说我们的路基建设,这是我们的强项,但是通讯管理这是日本的强项,如果双方能第三方合作的话,实际上是互利共盈。

  裴蕾:刚才两位都有提到中日两国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包括之前竞争的状况,其实除了这个领域之外,在其他领域,现在也在慢慢拓展,合作程度不断加深。我们这里有一组数据,体现这几年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一起来看一个小片。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日经贸总额达到21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一改过去7年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国。投资方面, 1—8月,日本在中国新设企业数量达到529家,同比增长40%多,投资金额达到28.2亿美元,同比增长38.3%。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日本企业也表现积极。据统计,目前企业报名参加最多的国家是日本,达579家;展览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日本,合计18888平方米。

  中日可在哪些领域加强经贸合作?

  裴蕾:这次访问期间还建立了一个创新对话机制,其中明确提出要在高新技术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除了这个领域外,还有什么样的领域要逐渐开始加深合作呢?

  张建平:中日之间因为两个经济体的体量都非常大,特别是中国市场非常广阔,所以在经贸合作这个领域当中,也完全是多元化的。高科技这个领域,中国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多,科技人才越来越多,我们也在追逐创新驱动,在这个方面我们跟日方的交流和合作显然也会越来越多。但除此之外,比如在农业领域,其实日本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很多产品都在中国有基地。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日方在标准控制、品质要求方面,跟中方合作,实际上让中日之间农业合作不断深化,朝着高品质、高附加值、绿色有机方向发展。还有在服务业,你会发现现在日本是很多中国旅游者的目的地,而且在日本的购物,包括对日本一些产品的消费,现在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还有就是在金融领域,中日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包括中国在日本也参股一些日本的金融机构,当然日本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不断拓展市场。还有中日之间,我们将来在拓展“一带一路”市场过程中,也会是全产业链全领域的。举个例子,除了刚才谈到基建外,比如说农业、制造业、产业园区,中国在“一带一路”上建了90多个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是面向全球开放的,我们欢迎日本的企业也到中国的园区当中,跟中国的企业形成供应链关系,共同开拓这些第三方市场。甚至于在国际援助领域,在“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上,其实日本和中国的这些国际开发机构可以携手来更高效率,更好地推进对外援助的发展。

  裴蕾:您提到“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经包含了很多领域的合作,金融领域的合作其实也是这次中日经贸合作非常大的一个看点。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银行就签署了一个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通过这样一种本币互换加深金融合作,所以对于我们的企业和双边贸易来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姜跃春:实际上货币互换协议过去中日之间有过,只不过规模比较小,大概30亿美元左右,现在从规模来讲放大了十倍。另外从它本身的功能来讲,对双边贸易的便利化或者投资便利化有相当重要的推进作用,它可以省去美元这个中间环节,直接用本币操作的话,无论是成本降低,贸易的增加,还是投资的便利,实际上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另外一个,我认为货币互换的协议,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也非常重要。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有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过去特别是亚太国家之间没有金融上货币领域的互换协议,受外来的资金冲击相对容易,如果现在有这种规模相对比较大的货币互换协议,除了促进双方贸易投资发展外,还有利于防范来自外部的金融风险。

  中日经贸合作前景如何?

  裴蕾:怎么看待中日经贸关系未来发展前景呢?

  姜跃春:显然这次安倍访华对于中日务实合作是一个亮点,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日关系,比如双方在政治领域有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开的死结。所以我们对未来的前景,一方面我们要看好中日关系,特别是在务实领域的合作会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也不能完全乐观,毕竟中日之间还有很多障碍束缚着双边关系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中日合作对双方的利益和对整个地区、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一面,但是也要有效地控制另外一面的发展。

  张建平:中日双方的民意,因为我们双方主流的民意一定是合作的诉求和发展的诉求。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是经贸合作的深化,相互利益的交织,也就是说我们说将来“一带一路”提的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中日之间作为近邻,不可避免地要通过相互之间经济的依赖和互补,最后双方都取得务实的发展,共同的利益。所以在这个意义来讲,中方也是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来面对日本。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想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和日本的一些优势结合起来,将来能够让二号经济体和三号经济体都从中受益。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