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世界共AI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09-19 22:23:05
  • 点赞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第一财经

  2018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密集召开三天会议后接近尾声,赢得了来自全球顶尖的学术专家和企业代表们的好评。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包括在计算机芯片、医疗影像、无人驾驶、智慧城市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超级计算快速发展,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AI技术正在快速取得突破。同时,AI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相继取得突破,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前景广阔,预计至2030年全球超过七成企业将采用相关技术。


  在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


  产学研一体化优势突出


  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当今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结合神经生物学原理发展的脑启发智能算法应用的迅速崛起,催生了新一代类脑人工智能系统,为疾病诊断、智能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成为全球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


  在一场复旦大学组织的类脑人工智能主题的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类脑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和产业代表齐聚。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宁生表示:“复旦大学正在提出‘三智全球计划’,联手全球力量,以类脑智能引领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的普适化。”


  最近四年,复旦大学系统地布局了类脑研究机构、大数据学院和研究院、脑科学研究和诊治机构,牵头组织了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的市级重大专项、类脑芯片和大数据试验场两个功能型平台、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上海即将启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的市级重大专项。“我们将联合神经所和交大、复旦、华师大等上海高校一起实施,这是一项持续长达二三十年的长期工程。”蒲慕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蒲慕明院士还告诉第一财经:“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当中,很多基石都是来自过去。有些是得益于人脑的这样一些自动回路的研究,比如说人脑是如何来分析信息的。我觉得要说在未来更多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进展,更多的脑科学研究的成果会融入到人工智能发展当中。”


  牛津大学神经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ColinBlakemore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取得的很多成就都是依靠和大脑完全不一样的机制,比如说高速的运作以及巨大的存储能力、强大的计算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大脑不具备的能力。”


  上海科技大学是人工智能高校联盟的倡导者之一,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虞晶怡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的基础发展不能只靠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公司来推动,而是产学研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主要做基础的研发,公司推动产业化落地。这次各个高校集自己所长,跟工业界有很多密切的联系,服务工业界,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有实际的应用场景的。”


  “海量数据+应用场景”代表未来


  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除了政府的支持和学界的努力,更离不开企业的推动。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认为,未来制造业依赖的是数据,是服务业,引进的是资金是人才,因此未来制造业的竞争核心将在服务业发达的城市。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工程。任何一个国家、企业都不能拒绝这场奥林匹克。从技术研发到软件落地,需要全球共同推进。美国技术的先进,中国应用场景的丰富,需要共同协力。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归结于三个因素,并将此概括为“两大一精”。他表示:“首先,是越来越多因为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的大数据。第二,云计算带来的强大的计算能力,让我们轻松驾驭全球的信息,让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计算,去获取和处理信息。第三,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精准算法已经可以支持我们自主地完成相当多的复杂任务。”


  本次大会上,来自上海联影医疗、寒武纪科技、小马智行、汇付天下等行业领先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代表都在各自领域的分论坛上发表了观点。


  从智慧医疗到无人驾驶,都需要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无人驾驶一开始会在特定的区域场景内进行应用,但随着收集更多数据,应用能力也将随之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会逐步提高和推广。”


  联影智能联席CEO周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要做全栈全谱的AI,做追根溯源的AI,做‘瞻前顾后’的AI,比如通过病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影像组学的信息,我们可以帮助制订更加精准、更加安全的放疗方案。”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光懂算法和软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懂医生、懂医疗。


  寒武纪科技创始人CEO陈天石也表示:“芯片技术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在最近十年的芯片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GPU性能的进步使得人们能够大规模实现深度学习,解决更复杂和更大尺度数据的处理能力。”


  外企研究机构抢滩落户上海


  在人工智能大会上,亚马逊云服务AWS正式宣布在上海建立AWS人工智能研究院,这也是AWS在亚太地区的首个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吸引了世界各地和中国本地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我们将与AWS中国团队、中国业界和学术界密切协作,让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惠及所有人。”亚马逊机器学习副总裁SwamiSivasubramanian在大会上表示。


  微软方面宣布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成立。作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微软亚洲研究院诞生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的创业者,其中包括商汤科技的徐立、旷视科技的印奇、依图科技的林晨曦等。


  沈向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微软与上海仪电合作,在上海建立人工智能创新院,意在打造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的基础平台,推动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人才升级,助力上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产业集聚地和人才高地。”


  与此同时,由AI的不确定性引发的争议包括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等方面,依然需要讨论研究。AI在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可能产生的就业、收入分配相关影响也在被持续热议。此外,AI提供个性化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话题备受关注。


  达沃斯论坛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机器人和自动化软件的进步将在未来5年内创造多达5800万个新岗位,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不会对就业造成冲击,反而会促进就业,这与当前社会主流的观点有所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将会更好地理解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由Gartner和信通院联合编制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指出,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采用阶段,仅有4%的被调研企业投资并部署了AI技术,许多企业还处在考虑采用AI和规划AI的阶段。在Gartner的AI技术成熟度曲线中,仍旧有许多技术拥堵在期望膨胀期,要过渡到生产实施阶段还非常困难。


  研究机构Gartner全球管理副总裁PhilTodd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企业的首席信息官们越来越深知其部门需要提高数字化成熟度,但这也是各级政府机构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