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7月20日核发IPO批文 仅有1家企业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07-20 21:32:13
  • 点赞
  • 476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监会网站

  7月20日,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承销商将与深交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刊登招股文件。

  【延伸阅读】

  IPO临门取消频现 发审委27次按暂停键

  自大发审委成立履职以来,不仅提高了对业绩标准、持续性等方面的关注度,更对规范性问题、内控、信披乃至环保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核,这不仅使当下IPO过会率偏低,出现多起“临门取消”现象也可以预见。

  7月17日,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信科技”)等5家企业上会受审。与其它四家相比,才过会的宇信科技年内先后经历暂缓表决、取消审核,此次上会已是“三进宫”。

  实际上,“临门取消”已逐渐成为当下A股IPO进程中一个常见的名词。

  数据统计,自去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履职后,先后已有26家次首发企业临上会前遭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若再加上临时取消审核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的小米集团,则数量达到27家次。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A股IPO“临门取消”现象频繁出现的背后,一方面源于大发审委的从严审核。数据显示,截至最新,自其履职以来,已有79家企业遭到否决,通过审核的仅为114家。以此计算,大发审委任内的IPO通过率仅为59.07%。

  另一方面具体至不同的公司,原因又各有差异,甚至一些特定行业出现了相同的情况。7月3日和10日,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农商行”)和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农商行”)先后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查”,宣布取消审核。

  “自大发审委成立履职以来,不仅提高了对业绩标准、持续性等方面的关注度,更对规范性问题、内控、信披乃至环保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审核,这不仅使当下IPO过会率偏低,出现多起‘临门取消’现象也可以预见。”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说。

  27家次“临门撤退”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能够在A股成功上市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实力的肯定,也将有利于企业日后的发展,因此即使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IPO排队也在所不惜。然而随着IPO审核趋严,“临门撤退”的现象却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自去年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A股已先后有27家次(宇信科技等2家为多次上会,剔除重合企业则为25家)企业在首发上市或发行CDR时取消审核或遭到暂缓表决的结果。

  具体来看,27家次“临门撤退”的首发企业中,有12家次遭到暂缓表决,其中半数拟在沪市主板上市,另分别有2家次和4家次的首发企业拟分别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

  15家企业遭到取消审核,其中除小米集团原拟发行CDR外,其余14家次中,有8家次拟在沪市主板上市,拟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分别为2家次和4家次。

  以证监会行业来看,以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业,成为“临门撤退”次数最多的行业,达到11家次;排名第二的则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5家次,涉及企业包括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

  时间上,今年1月是“临门撤退”次数发生最多的月份,共发生8家次类似的情况,包括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遭取消审核或暂缓表决。排名其次的是去年10月下半月和去年12月,均有3家次。

  这一规律似乎也与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过会率的变化情况相吻合。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今年1月,证监会共安排50家次企业首发上会,但最终仅1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仅有36%。去年12月过会率则为60%,与今年2-6月的过会率相近。数据显示,今年2月-4月,IPO过会率均为58%,5月为63%,6月则为56%。

  “首发企业无论是被否决还是遭暂缓表决、取消审核,涉及的问题都可能包括经营能力的持续性、企业会计及财务问题、信息披露、内控体系、合规性等,首发办法的定量标准很少,定性标准很多,这一点需保荐人综合判断,对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考量。”7月17日,上述北京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说。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统计发现,自大发审委成立履职以来,在发审会上常存在超纲问题,即在固有的“业绩为王”基础上,发审委委员也更将目光投向了企业未来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财务指标的合理性、募投项目、内控、信披等多个层面。

  “对IPO企业的经营能力将不仅聚焦于‘现在’,也将投向‘未来’,对公司上市后出现的业绩‘变脸’情况,将对中介机构进行追责。”7月17日,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

  具体原因各不相同

  尽管首发企业“临门撤退”的大背景是一样的,即大发审委履职后的从严监管,但具体至不同行业的企业,各自原因却并不完全相同。

  以连续取消审核的两家银行——青岛农商行和瑞丰农商行为例,二者分别在7月3日和7月10日宣布,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查”为由,取消了原本定于当天上会受审的事项。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注意到,上述两家农商行均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且两家银行先后取消审核,也打破了去年以来银行股上会100%过会率的纪录。

  7月17日,瑞丰农商行有关负责人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当天作出取消审核的决定,原因在于目前正处于半年度的时间节点,需要进一步补充材料,待材料补充完整后,将再度申请IPO上会。

  “正如证监会官方披露的,会补充一些财务数据方面的材料。”上述瑞丰农商行人士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补充完后就会继续谋求上市。”

  不过,瑞丰农商行上述解释并不能释疑外界的疑虑,原因在于近日一份有关贵阳农商行的评级报告。稍早前,中诚信国际公布的一份对贵阳农商行的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末的4.13%大幅提升至19.54%;拨备覆盖率锐减至34.15%,远低于监管要求。

  “目前还不清楚贵阳农商行的事情是否影响到此次两家银行取消IPO审核。”深圳一家中型券商金融行业分析师表示,“据说监管层对农商行的整体监管思路将有大的调整,这也许是取消此次农商行IPO审核的原因之一。”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除上述两家外,目前在A股IPO排队的农商行还有其余7家。

  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农商行IPO潮掀起的背后,是国家对“三农”政策的倾斜,也是监管部门的积极态度,但能否成功上市,依然在于其如何解决好客户的信用风险高企、公司治理是否完善优化等多个方面。

  与上述两家农商行相比,今年5月21日宣布撤回材料,从而取消次日上会审核的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则更多归因于自身。其内部人士表示,取消审核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一方面净利润规模较小、利润较低,另一方面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因此对上会的前景并不乐观。

  此外,小米集团取消CDR发行审核的原因,更多在于其与监管层之间就公司估值问题产生的分歧。

  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到,作为首家申请发行CDR的企业,监管层在满足企业自身高融资需求前提下,也表态出高定价则可能出现“破发”的考虑,从而将影响A股市场情绪的情况发生。

  但也正因此,小米集团最终选择暂缓发行CDR,先于H股IPO上市。不过截至目前,小米集团表示发行CDR未有具体时间表。

  多家“二次上会”成功

  正如瑞丰农商行有关负责人表态,在公司将有关材料补充完整后,会再度谋求IPO上市一样,自大发审委履职以来,已有多家企业经历多次上会后成功登陆A股。

  根据统计,自去年10月中旬至今,加上刚过会的宇信科技,已先后有10家首发企业在遭遇“取消审核”和“暂缓表决”后,成功登陆A股。

  具体而言,多次上会并成功通过IPO的10家企业中,最终有7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包括东方环宇(603706.SH)、伯特利(603596.SH)等;另各自有2家在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挂牌交易,分别为宇信科技、明德生物(002932.SZ)和奥飞数据(300738.SZ)。

  与之相对应的是,也有2家企业在“二次上会”中遭到发审委否决,分别为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拉网络”)和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梳理发现,首发企业“二次上会”的背后,为发审委所关注问题的焦点,依然是业绩背后的成长性以及诸多细节性问题。

  以奥飞数据和博拉网络为例。二者具有颇多相似性,同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在去年10月25日大发审委履职后的首场发审会中同时上会,也同时被暂缓表决。但最终奥飞数据成功在去年12月第二次上会时过会,博拉网络则不幸在11月时遭到否决。

  对于博拉网络被否的原因,发审委主要将问题聚焦在了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上,其中包括公司业务模式和技术两个方面,以及存在的净资产收益率显著下滑现象。

  博拉网络人士则指出,上市被否在于公司在一些问题上未解释清楚。但公司盈利能力并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也将在条件成熟时再度启动IPO申报程序。

  与博拉网络类似,奥飞数据在发审会会议中,同样被问及业绩发展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数据显示,奥飞数据2013年仍属亏损,2014年盈利后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被发审委质疑“营业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合理性,与净利润增速存在明显不匹配的原因”。

  同时,在博拉网络与奥飞数据的发审会中,发审委同样关注到了两家公司员工薪酬的问题,希望二者能够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分析存在的合理性。

  上文提及的北京投行人士称,从最新透露出的监管层向券商投行部门下发的“最新IPO审核51条问答指引”来看,IPO审核标准更加量化和细化,涉及范围更加宽泛,将首发企业各个方面均纳入审核框架,覆盖了IPO企业存在的方方面面。

  “总体而言,对于‘二次上会’的企业来说,第二次上会过会的概率要远大于一次上会的企业,因为如果存在大问题,在首次上会时就会遭到否决。当然,细化来看就是如何在监管范围内充分沟通,满足相应的要求。”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查看>>新股申购表 上会表

  1分钟股票在线开户,使用一键打新,告别打新繁琐流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