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重贷轻管”频繁“踩雷”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07-14 14:31:55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日,天津银监局连开5张罚单,4家股份制银行合计罚款300余万元,贷后管理、违规贷款等信贷违规成重灾区。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出罚单数量及规模屡创新高,内控管理及信贷业务违规等问题屡“中招”。


  贷后管理是信贷风控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受主客观因素多方面影响,银行存在“重贷轻管”现象。随着去杠杆逐步深入,企业信用风险加速释放,银行业信贷风险持续暴露,不良率逐年上升,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监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及清收水平刻不容缓。


  贷后监管成重灾区


  7月10日,天津银监局和陕西银监局共出7张罚单,多家银行等当地分支行因贷前调查、向不符合条件借款人发放贷款、贷后管理失职等违规事项被罚款共计400万元,贷后管理成关注重点。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银监系统开出的罚单数量逾1300张,其中贷前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慎、贷款资金挪用等信贷业务违规罚单300余张,相较去年监管审查及处罚力度更加严格。


  贷后管理是信贷风控的重要内容。根据《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和项目发起人的履约情况及信用状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情况、贷款担保的变动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与分析,建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贷款风险预警体系。


  建设银行某对公客户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尽管监管要求加强贷后跟踪管理,但实际执行中关注度较弱,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很难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做贷后管理,近年来随着监管越来越严,这方面执行力度也在加强,资金挪用的情况也很少了。


  华南地区某城商行对公客户经理透露,有的企业通过多次转移不同银行的方式绕开贷后资金用途监管,这对于放贷银行来说追踪难度很大,放贷银行只能追踪到资金转入银行和转入账户的信息,无法通过资金转入银行继续向下追踪。“当然,也存在由于主观原因默认企业将贷款资金挪为他用的,这种情况比较特殊,风险也很大。”


  平安银行某对公客户经理表示,现在企业信贷放款基本都采用受托支付,随着监管检查越来越严,以向小微企业发放的经营贷为例,银行也要确保资金在企业上下游做闭环的流动,信贷资金挪用非常难,反到是消费贷资金挪用的情况比较常见。


  记者致电多家银行客服发现,银行对于消费贷款资金用途审查一般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势进行,除非贷款人有异常的大额资金划转交易,否则基本不会进行审查,一般也无需提供消费凭证。


  某第三方投资公司银行信贷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因为是直接提现使用,灵活性强,银行虽然对资金用途有规定,但具体如何使用资金并没有太多限制,即便有时候需要提供消费凭证,也是可以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绕开监管。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研究机构研究总监表示:一般大额资金贷款都采用受托支付方式,主要目的是监控大额资金流向,防止欺诈风险和大额资金流入其他领域,但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消费信贷。


  上述人士指出,受托支付有既定的流程,耗时耗力耗成本,消费信贷一般金额较小,使用灵活涉及交易方范围广发,采用受托支付成本太高,且银行业没有完备的账户网络体系支撑,无法实现受托支付。“商业银行发放的无指定用途的50万~100万元的信贷更需要特别监控。及管商业银行自身也采用一定措施进行监控,但是否有效仍待商榷。”


  信贷风险持续暴露


  近年来,随着去杠杆逐步深入,企业信用风险加速释放,去年以来信用违约频率和规模也在快速增长,风险正逐步向金融领域传递。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持续趋严,监管部门开出的违规事项罚单数量及规模大幅攀升,仅今年上半年千万元以上的罚单就达12张。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表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存量资产风险有释放倾向。


  熊启跃认为,当前银行体系风险主要体现在交叉性风险上,股权质押主体违约,“爆仓”事件频发。委外资金增速下降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同一信用主体的债券和信贷风险传染性加大。另外,地方债的风险加大,部分持债规模较大银行风险值得关注。


  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9%,与一季度相比上升0.15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余额3.5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83%,贷款拨备率3.5%。


  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18)》指出,201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可能被低估,受访者所在地区不良贷款率可能达到3%~5%,未来3~5年不良资产规模可能缓慢上升,银行信贷风险可能会持续暴露。

  熊启跃表示,当前信用风险的管控压力加大,银行要提高风控及不良资产监控和处置能力;强化贷后管理,定期开展压力测试;补充资本金,夯实损失吸收能力。


  根据各银行年报及一季度报告显示,去年以来各商业银行也纷纷深化内控管理,加强贷后监管,加大不良资产核销清收力度。


  招商银行在2017年年报中指出,报告期间银行加强资产质量检测管控,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排查与后督,提升风险识别的敏感度与前瞻性。平安银行一季度报告中表示,今年一季度银行持续加强催清收团队建设,运用多种手段化解,持续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个人贷款整体资产质量稳定可控,个人不良贷款率较年初有所下降。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一季度,A股26家上市银行中,17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下调,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不良率较年度下降0.13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