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才能由中国走向国际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07-12 03:39:52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朱凯

  两年前,时任上海市市长杨雄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了正在制定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三五规划,总的目标是“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今年4月,上海提出“打响四大品牌”号召,并发布“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三年行动计划”,截止时间也是2020年。


  从现在算起,留给上海的时间并不多。本周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宣布,上海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包括5个方面、20项任务、100条举措。


  实际上,只要细读这100条进一步扩大开放举措,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已经基本落地。比如说,上海临港当天迎来了一位新的客人——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这也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上海需要的不仅仅是客人。要把100条扩大开放举措落实到位,上海需要更大的魄力吸引外资。也不仅是上海,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也更需要“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


  上海距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多远?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上海位居榜单第六位,与2017年持平。榜单的前五位分别是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和东京。


  或许,上海现在还不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记者此前采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严弘,他说,上海的金融开放程度、国际机构的参与程度以及离岸市场的业务比重等,仍弱于伦敦和纽约这两个全球金融中心。


  本次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政策举措,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以更大力度开放合作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构筑更加开放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建设开放共享、内外联动的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和“创造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可以看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只是其一,但这恰是一个“可量化”的目标或指标。为实现这些目标,上海需要具备更出色的制造业产业基础,需要针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与行政保护机制,需要与国际市场深度接轨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总听到身边朋友谈论“上海危机感”,大家也会有意无意把上海与一线或准一线城市作比较。从创新性、开放性等硬性指标来看,“大上海”的确有些步履蹒跚了。今天的上海没有培育出阿里巴巴和华为,但曾几何时,上海作为最老牌的制造业基地,一度拥有辉煌历史。


  在这100条扩大开放政策举措中,上海以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勇气,宣布将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产业的对外开放。当天,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沪,即彰显了上海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矫健步伐。


  计划经济时代曾靠制造业发家的上海非常清楚,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就需先夯实产业基础与法治营商环境。上海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是要高质量的GDP。只有建立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上海才能逐步跻身国际金融中心行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