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之争再起:央行调控流动性 方向比手段更重要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06-07 08:25:52
  • 点赞
  • 2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从担保品范围扩容,到加量续作到期资金,最近因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引起的市场讨论还在继续。近期央行还会不会降准,成为其中一项热门话题。央行调控流动性的工具和手段的确值得关注,但更应该关注的是方向。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微调已成为市场共识,流动性稳定性提升也有目共睹。面对潜在风险隐患,央行用以稳定市场的手段更充足了,空间更大了。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这才是更明确的利好。

  6月6日,央行开展463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到期后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这次操作备受市场关注,也引起较多讨论。关于MLF与准备金工具之间的替代关系,或者说近期央行会不会降准是其中一项主要议题。

  今年以来,准备金工具重回公众视野。从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到春节前“临时降准”,再到4月降准置换MLF,央行使用准备金工具的频率增多。市场对继续降准的期待上升。进入年中时点,流动性风险隐患与相应带来的维稳需求,被认为是央行再次降准的契机。

  然而,本月初,央行宣布扩大MLF担保品范围,重新将MLF推向前台,动摇了部分市场参与者对降准前景的判断,此次央行超额续作到期MLF后,围绕央行还会不会降准讨论进一步发酵。

  从历史渊源来看,MLF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准备金工具替代品的存在。因此,这两项工具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替代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简单替代或者“有你无我”的关系。至少从今年来看,降准与MLF操作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并行。

  作为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几项主要手段,降准、MLF操作、逆回购操作定位各有侧重,更多是互补和搭配的关系。在特定阶段,用哪种、不用哪种、主要用哪种或哪几种工具,取决于当时经济工作、宏观调控的现实需要。

  今年以来,经济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一方面,外需前景变数增多,宏观调控对稳增长、扩内需的关注度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宏观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转向稳杠杆的阶段,为对冲广义信用收缩的一系列副作用,央行在狭义流动性层面有所放松。这构成央行重新运用准备金工具的宏观背景。这个背景没有出现大的变化,未来央行继续运行准备金工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就目前来看,年中时点上,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的扰动较多,除了金融监管考核之外,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法定存款准备金补缴、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境外上市企业分红购汇,均可能对流动性供求造成不利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资金面不确定性加大。虽然此次央行超额续作到期MLF,但从全口径来看,当次操作释放的增量流动性有限。而月内已无MLF到期,未来填补资金缺口的任务,将主要落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当然,降准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应该说,央行调控流动性的工具和手段的确值得关注,但更应该关注的是方向。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微调已成市场共识,流动性稳定性提升也有目共睹。面对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波动可能加大的局面,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给予必要流动性支持是可以期待的。无论是准备金工具,还是MLF,亦或是央行逆回购,都是流动性投放工具。面对各类潜在风险隐患,央行用以稳定市场的手段更充足了,空间更大了。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这才是更明确的利好。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来,即便是央行多次动用准备金工具,也带有鲜明的结构化政策的特征。央行日前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并开展MLF操作,也重申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绿色经济等领域。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始终是最近几年金融工作的一条主线。因此,一个合理的判断是,在坚持稳健中性取向的基础上,央行将继续搭配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实施总量宽松的概率依然较低,但结构性的宽松应该还有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