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蓄势竞跑新一轮对外开放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05-12 10:51:13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上阐释了我国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原则、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在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同时,取消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等,施行内外资一视同仁政策。


  “我们欢迎外国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在中国进行业务运作和投资。我们会对国内外的公司一视同仁,到底谁会表现出更好的竞争力,这是他们自己来决定的,我们拭目以待。”易纲表示。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吴佳青表示:“金融市场的开放是中国打造金融中心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乐见这种开放。从去年开始,我们明显感到中国市场的开放速度加快了,而且能够感受到新一轮的开放更多的是主动开放,中国市场需要外资的参与。”吴佳青如是说。


  针对中国金融市场新一轮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对中国金融业以及外资企业的影响,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主管吴佳青。


  开放速度超预期明显感受“松绑”力度


  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参与到中国市场,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大宗商品、期货等,都是外资银行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中国经营报》:从去年开始,中国针对外资开放的政策频频出台,尤其是银行业的开放全面且内容丰富,很多限制门槛都在逐步放开。你怎么看待中国金融市场的新一轮开放?


  吴佳青:现在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体经济和金融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经济体量的发展和整个金融市场的协同效应明显。如果资本市场不发展或者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就没有办法支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二,最近几年国内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基于这两点,现在中国欢迎外资机构更深层次的参与。不少外资机构在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过种种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周期。这些机构在全球各地开展业务,不管是从机制上、系统上、经验上,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


  我们认为金融市场开放和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相辅相成。中国市场需要外资的参与,来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健全和国际化的机制体制。更多成熟投资者的参与也会帮助这个市场更加规范化、透明化,更加健康,从而帮助经济更加有序地发展。


  从去年开始,我们明显感觉到整个开放速度加快了。去年3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外资银行开展部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外商独资银行可以依法合规与母行集团开展境内外业务协作,发挥全球服务优势,为客户在境外发债、上市、并购、融资等活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之后,财政部又宣布,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这些都是具体的开放举措,而且有非常具体的时间表。


  《中国经营报》:当前新一轮对外开放,你认为外资银行还有哪些机遇?


  吴佳青:我们为这个“新时代”将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感到兴奋。中国市场对摩根大通全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摩根大通在中国运营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我们在华布局,从我们的本地法人银行成立以后,已经设立了八家分行。摩根大通一直致力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国债承销、跨境扫款、货币市场基金自动划扫解决方案、虚拟柜台等。


  我们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可以服务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这是我们全球网络的优势。从产品的优势上来看,我们有全方位的产品平台,包括投资银行、资金服务、全球贸易及贷款、外汇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令我们可以为中资客户的“走出去”以及外资企业的“走进来”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允许外资控股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我想所有的外资银行都会积极地抓住这个机会参与进来。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参与到中国市场,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大宗商品、期货等等,都是外资银行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以香港、新加坡、日本这些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为例,跨国金融机构确实为这些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很多力量,金融市场的开放是中国打造金融中心必不可少的条件。


  与中资银行强强联合共建“一带一路”


  在人员和架构方面,摩根大通新成立了跨业务条线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团队,推动跨境和跨部门的业务协作,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


  《中国经营报》: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你怎样看待摩根大通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


  吴佳青:作为一家外资银行,摩根大通并不担心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我们一直追随着客户的脚步开展我们的业务,而中资银行也一直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利用我们的全球网络以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本地专长和业务能力,我们一直服务于中资银行的“走出去”进程。在中国,我们将继续通过引入更多优质的国际投资者以及分享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经验助力中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金融市场并参与全球金融体系。


  在国内,我们也会利用中资银行的网络优势,为我们的跨国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整体来说,我们和中资银行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为双方的客户提供服务。


  《中国经营报》:摩根大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了哪些作用?


  吴佳青: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知名国际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29个拥有业务网点,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GDP体量最大的前17个国家中的16个国家。尤其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摩根大通在20个沿线国家中的18个有业务运营,是在华外资银行中覆盖比例最高的一家。在印尼、印度等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热门市场,摩根大通在当地的业务持续经营长达近百年,并积累了专业独到的本地认知及操作经验,可以非常好地为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发展提供支持。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可以在企业与投资银行领域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客户提供包括并购顾问、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和外汇风险管理等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更进一步来讲,摩根大通独特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联动模式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例如在一单投行并购业务中,摩根大通商行可以为客户提供交易前的投标保函以及第三方监管账户服务,在交易过程中可以提供过桥贷款和利率汇率套期保值服务,在交易完成之后,还可以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布局和先进的现金管理平台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整合和信贷贸易融资。同时,高度专业和高效的投行业务团队能确保交易能够如期高质量完成,从而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入。


  迎全方位开放契机资本市场再出发


  摩根大通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 先生预计中国公司在未来20年左右会占全球3000强公司的35%,这些都可能是摩根大通的服务对象,为摩根大通中国业务发展带来广阔机遇。


  《中国经营报》:在未来新一轮开放环境下,外资银行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摩根大通在客群定位以及经营定位上有何调整?


  吴佳青:现在中国客户群是非常庞大,我们现在也在进行整个中国客户群的战略规划。今天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500强中占115席。摩根大通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 先生预计中国公司在未来20年左右会占全球3000强公司的35%,这些都可能是摩根大通的服务对象,为摩根大通中国业务发展带来广阔机遇。而且中国科技、新能源、医疗健康等行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我们认为在这些领域也会出现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国企最近的改革、兼并、优化等方面也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形势,我们能够为它们的需求提供很多的金融服务,包括并购咨询、债券发行、现金管理、外汇管理等,我们一条龙服务的优势已经完全体现出来。


  《中国经营报》:摩根大通已获得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券的承销资格以及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代理业务资格。未来,摩根大通在华债券承销、结算和其他固定收益市场业务方面有什么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及贵行带来哪些影响?


  吴佳青:摩根大通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综合金融服务机构,在全球债券承销和固定收益市场领域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针对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债券市场,摩根大通有着长远的业务发展规划,简单概括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团队,专业化的人才是我们业务发展的基础,我们计划在未来1-2年里打造一支既有全球视野又精通中国国情的专业化团队来支持业务的高速发展;第二是客户,我们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向我们海外的客户推介中国债券市场的政策和机会,吸引更多海外客户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共享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机遇;第三是服务,一方面我们将在中国加大技术与系统方面的投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流的债券投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十分愿意从外资行的角度分享我们对于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观点和建议,协助服务监管部门借鉴海外市场的做法与经验,做好制度设计和风险管理防范。


  我们相信这些规划的逐步实施将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帮助更多海外长期投资者了解并投资中国市场,同时我们也非常愿意为中国债券市场的双向开放献计献策,成为中国债券市场开放进程中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老板秘籍


  1。 外资银行还有哪些机遇?


  我们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可以服务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这是我们全球网络的优势。从产品的优势上来看,我们有全方位的产品平台,包括投资银行、资金服务、全球贸易及贷款、外汇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令我们可以为中资客户的“走出去”以及外资企业的 “走进来”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允许外资控股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我想所有的外资银行都会积极地抓住这个机会参与进来。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参与到中国市场,无论是股票、债券,还是大宗商品、期货等等,都是外资行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以香港、新加坡、日本这些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为例,跨国金融机构确实为这些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很多力量,金融市场的开放是中国打造金融中心必不可少的条件。


  2。 怎样看待摩根大通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


  作为一家外资银行,摩根大通并不担心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我们一直追随着客户的脚步开展我们的业务,而中资银行也一直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利用我们的全球网络以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本地专长和业务能力,我们一直服务于中资银行的“走出去”进程。在中国,我们将继续通过引入更多优质的国际投资者以及分享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经验助力中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金融市场并参与全球金融体系。中资银行本身也是我们的客户,尤其在他们“走出去”之后,我们也在很多国家为他们提供各类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在“一带一路”的沿线,我们也会有很多合作。在国内,我们也会利用中资银行的网络优势,为我们的跨国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整体来说,我们和中资银行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为双方的客户提供服务。


  深度


  看好“独角兽”回归带来的商机


  “独角兽”概念发源于美国,指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成长为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据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网易等境外上市“独角兽”企业有望符合监管部门标准回到A股。


  我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高质量、高技术的科技企业来激活、优化。“独角兽”正是这样一种存在,除全球各大交易所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其“入驻”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十分看好这一市场。


  吴佳青在采访中提到了摩根大通对“独角兽”的关注,并坦言道:“没有一家银行可以忽视‘独角兽’的回归。”“独角兽”的回归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新经济、创新经济的发展,让国内投资者分享投资机遇,还可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质量,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而就在金融监管部门研究论证“独角兽”回归可行性的同时,CDR也随之爆红整个资本市场。业内将CDR视为我国融资国际化的关键,也是“独角兽”回归的重要金融工具。


  说到CDR,不得不提的是ADR.ADR的全称是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 (ADR),美国存托凭证,本质上是一种凭证。简单来说,由美国银行发行的是ADR,由欧洲银行发行的是EDR,而中国银行发行的就是CDR,全称为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中国存托凭证。


  值得注意的是,ADR就是摩根大通在1927年为了规避英国公司不能在海外(美国)上市而专门设计的金融工具。后来,摩根大通接连不断地承接了很多大公司的ADR发行项目,知名的有股神巴菲特投资Teva制药时,Teva在美国发行ADS就由摩根大通承销负责。


  3月30日,国务院官网公布已同意并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称,试点企业应当是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CDR试点帮助“独角兽”回归,可以大大增强A股市场的科技实力以及整体估值的合理性。随着市场中优秀企业的加入,“鲶鱼效应”也会逐渐显现。


  “独角兽企业对很多银行都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从刚开始的融资、培育到上市,以及这些企业在海外上市之后,在海外跨地区的支付,对外资银行来说都是无限商机。”吴佳青表示。


  谈到创新企业与支付科技,吴佳青表示,摩根大通就是一家科技企业。“我们的最新数据是2017年公司在内部科技领域的投资是100亿美元。银行的科技员工就有近5万人,其中有3.1万人在开发和工程师方面的岗位。这个人才队伍对一家银行来说是非常大的群体,他们正在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改变。”


  “除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也正在帮助我们降低风险以及金融欺诈,升级我们的服务,并推动业务的发展。另外,我们还对一些金融科技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以利用它们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包括简化业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等等。”吴佳青表示。


  老板简介


  吴佳青女士毕业于美国杨百翰大学马里奥特管理学院,获得 MBA 学位。现为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主管。在加入摩根大通银行之前,吴佳青女士在汇丰中国任职4年,为环球银行中国区主管,参与中国环球银行部日常的战略制定及业务发展。此前她在德意志银行有11年的工作经验,曾任该行上海分行行长,环球金融交易部及企业客户管理部中国总管职位,负责中国区客户管理及交易银行全部业务。在美国和中国银行业,吴女士拥有超过25年的丰富工作经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