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代持限回购控存单 严监管持续发力债市艰难寻底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8-01-05 02:47:38
  • 点赞
  • 4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8年伊始,多项监管政策接踵而至。据了解,“一行三会”日前联合发文,从加强风控、规范交易、治理代持、限制回购等多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规范债券市场交易。同业存单监管也有新动作,央行已调整同业存单发行备案要求,同业存单发行额度面临缩水。新年新政频出,烘托出金融防风险的浓郁氛围,也为金融体系继续去杠杆奠定基调。

  分析人士指出,防风险取向未变,去杠杆尚在中途,金融监管仍将是影响2018年债市的一条主线,市场利率上行压力犹存,警惕情绪变化引发利率超调。但利率水平已不低,对各类利空已有所反映,继续上行空间应不大,未来可能呈现弱势寻底的状态。

  债市开局不利

  2018年债券市场惨淡开场,经历连续三个交易日的下跌后,10年期国债期货已呈向下破位之势,10年期国开债成交利率接连出现6BP、7BP的上行,与2017年10月初的情况颇有几分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曾对2017年四季度行情有所期待,结果四季度成为当年债市调整最剧烈的时期。市场也对2018年初行情抱有期望,年初资金面回暖、供给较少、供需偏暖是主要理由,但有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市场逆预期的调整对情绪冲击显著,反而容易导致市场陷入螺旋式的纠偏和杀跌。2017年10月初,债市莫名的调整,就对市场情绪造成明显冲击,最终酿成多杀多。

  在经济运行平稳、资金面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四季度债市大跌缘于监管倒逼与市场自发去杠杆,是金融防风险逻辑继续强化的结果。

  金融防风险是影响2017年债券市场波动的主线,目前看,这条主线并没有变化,且仍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市场。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金融防风险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监管难放松,各类监管政策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顶,随时可能落地,剑指债市要害。

  年初市场资金面一派宽松,货币市场利率纷纷走低,但债券市场再掀调整,收益率快速走高,期货价格连续下跌,交替走弱、互为拖累,反映出当前市场情绪谨慎,归根到底,还是受到市场担忧监管政策继续出台的影响。

  新年新政频出

  最近金融监管又有新动向,多项政策接踵而至,在开年之初,再次烘托出当前金融防风险的主旋律。

  多个消息证实,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已于日前联合发布《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302号)》(市场称“302号文”)。

  政策研究人士指出,“302号文”旨在规范债券市场各类交易业务,从加强风控、叫停线下交易、禁止抽屉协议、整治代持、限制回购等多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可能带来深远影响。第一,要求债市参与者加强风控,审慎设置控制指标,实现交易业务全程留痕。第二,规范市场交易,要求在指定交易平台开展债券交易,未经报备不得开展线下交易,参与者不得出借自己账户或借用他人账户从事债券交易。第三,强调实质重于形式,任何债券回购交易都需签订回购主协议,远期交易需签订衍生品主协议,严禁抽屉协议或变相组合交易规避内控和监管。第四,明确债券代持属于买断式回购,应纳入表内核算,统一纳入规模、杠杆、集中度等指标控制。机构通过代持调节指标的路子基本被封死。第五,对各类债市参与机构债券回购余额设置限额,防止金融机构通过回购交易突破监管关于流动性、杠杆率等风险监管指标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整治代持和限制回购是“302号文”核心要点,监管要求回购交易签订回购主协议,严禁“抽屉协议”,并明确代持行为性质,纳入表内指标控制,基本是给原先处于债市灰色地带的代持行为判了“死刑”。与此同时,“302号文”对金融机构回购余额设置限额属于全新的监管口径,相当于给回购放杠杆“拴上了缰绳”。

  本质上,整治代持和限制回购都是针对债券机构无序加杠杆的重拳。业内人士指出,代持本质上是买断式回购,但因属于私下交易,之前没有任何监管约束,理论上杠杆可以放到无限大。在将代持阳光化、线上化之后,监管部门又创设回购余额控制指标,从而可实现对机构债券交易的杠杆率进行有效控制。

  “从斩断一级半套利,到重拳整治代持,监管死角被一步步堵死,阳光普照之下,债券市场造富神话注定已成历史。”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杠杆和负债可能是2017年债市被谈及最多的两个词汇。在代持被规范、回购遭限制之后,监管部门针对银行同业负债也有新动作。

  据相关消息,央行已重新设定同业存单年度备案额度测算公式,2018年银行同业存单备案发行额度料大幅缩水。华创证券债券团队指出,最新口径下,存单备案额度应满足如下公式:(同业存单备案额度+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总负债-同业存单余额)<=1/3。业内人士表示,新公式相当于在分母项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虑,分母项则需剔除同业存单余额,分母扩大、分子变小,指标控制力度加大,部分银行需调整负债,2017年同业存单发行超过20万亿的场景大概率难重现。

  分析人士则称,杠杆和负债往往是一体两面,无论是控杠杆还是控负债,都是去杠杆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对金融防风险的贯彻落实。

  防风险仍是主线

  债券投资人士表示,防风险取向未变,去杠杆尚在中途,金融监管仍将是影响2018年债市的一条主线,市场利率上行压力犹存。

  中金公司固收研报指出,金融防风险是大背景,政策取向转为“严监管、紧货币、宽信贷、重实业”。“严监管”表现为金融防风险大环境下,监管政策频发,均指向金融去杠杆,推动整个金融生态链重塑。金融去杠杆过程中,银行理财及委外等交叉金融业务首当其冲,资金面扰动与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加剧,弱化了债市需求。“紧货币”表现为货币政策中性偏紧+MPA考核双支柱,一方面倒逼金融去杠杆,另一方面,银行加强负债端管理,重回“以存定贷”思路,业务重心向能够派生存款、直接支持实体的信贷倾斜,银行配债需求被挤压。“宽信贷”表现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贷利率未做调整。宽信贷支持了实体经济,同时挤压了表内配债资源,对债市表现不利。“重实业”主要为需求侧发力、供给侧改革推进、金融资源支持,从基本面的角度冲击债市。

  华创证券表示,监管层推动去杠杆的意志坚定,未来若仍看不到债市参与者主动降杠杆,或引发更强力的政策出台。金融去杠杆仍在路上,机构资产负债调整远未结束,债券市场仍将继续承压。

  中信证券明明指出,监管和去杠杆仍保持定力,资管新规随时可能落地,监管态势依然是影响未来债券市场长期走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监管尚未出清的背景下,利率仍然易上难下。

  好在当前利率水平已不低,尤其是2017年四季度显著调整,对各类潜在的利空已有所反映。虽然后续仍会有监管政策出台,金融生态链将继续重塑,机构资产负债调整对利率仍有冲击,但收益率继续上行的空间可能已经不大。不少机构认为,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4.2%左右将是介入的好位置。未来债券市场可能继续寻底,这一过程虽然难熬,但也蕴含希望。至少从收益率水平来看,目前“优质资产”已然不少,且提供了充足的择券时间,虽然系统性机会难寻,但投资者可尝试向票息要收益,向配置要收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