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政策密集推进 去杠杆成效显现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7-10-24 00:52:09
  • 点赞
  • 52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十九大代表和业内人士表示,去杠杆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现阶段消除金融风险隐患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包括企业去杠杆、抑制居民部门过快加杠杆等多重政策举措均在密集推进,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风险管理的任务仍主要集中在去杠杆上。

  十九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表示,从货币供应和信贷数据看,今年初以来,中国已进入去杠杆进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放缓,当前已低于9%。整体杠杆率开始出现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趋势已经形成。他表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所以在2009年后的两年内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但这是值得的,因为中国经济很快从危机中恢复。现在,中国需要将杠杆率降下来。

  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也表示,我们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坚持多管齐下、多种措施去杠杆,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关系,确保去杠杆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去杠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没有对经济产生明显的紧缩效应。”他说。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一季度末,我国总体杠杆率为257.8%,同比增幅较上季度末下降4.7个百分点,连续4个季度保持下降趋势。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的债务和实体经济杠杆率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特点。目前,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并不高;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仍然处于低位,但增长较快;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

  “我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相对比较高,这里既有直接融资比重低,企业靠借贷、靠债务融资比重过高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企业运用资金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包括投资的效益、使用流动资金的效益等。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不仅涉及企业,也涉及银行如何看待自己的资产质量,必须两方面共同努力来调整。”周小川表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去杠杆是去杠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国有企业稳定降杠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他同时表示,要有序去杠杆,把去杠杆节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统筹各方面政策,通过债转股、优化债务结构、僵尸企业退出等政策,有效达到国有企业降杠杆的目标。

  国务院此前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企业去杠杆迎来首份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所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债转股的总体思路、实施方式和政策措施。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大幕正式开启。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截至9月22日,各类实施机构已与77家企业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超1.3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企业杠杆率已开始下降。根据BIS数据,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5.3%,连续3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尽管债转股项目存在签约多、落地慢等问题,但这一轮债转股工作总体来说是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之中。他表示,未来相关部门可加快落地配套政策,便利债转股落地操作,并完善激励机制,探索不同主体间收益共享机制。

  居民部门杠杆快增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悉数出台,也成为去杠杆政策的另一个侧面。“从全球比较来看,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杠杆率还不算高,但是最近几年增长很快。这个快的程度大家要注意,不是说现在就要去杠杆,而是说增长的过程要注意质量,要使增量部分保持稳健,同时又是高质量的。”周小川说。

  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去年,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而今年以来,以消费贷款为主的居民短期贷款则增长迅猛。

  另外,一些借款主体也存在从民间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过度借贷的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显示,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依然延续上升趋势,从一季度的46.1%上升到二季度的47.4%,上升了1.3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在全部实体经济中加杠杆的速度依然较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银监会通过一系列措施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风险防控,个人消费贷领域就是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与此同时,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监管部门已经对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通知,收紧个人消费贷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风险管理和加强监管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去杠杆上,而增加GDP,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也是去杠杆的治本之道。

  庹震表示,不能把去杠杆和稳增长对立起来看。从长期看,主动去杠杆有利于消除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风险隐患,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劲。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为去杠杆和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

  【聚焦消费贷】

  京城部分银行消费贷挂钩按揭贷审批 中介力荐“新版首付贷”

  对于部分购房者来说,买房最大的资金缺口可能是首付款不足。不过,对于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监管部门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行!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获悉,如果贷款人有未还清的消费贷或信用贷,有可能影响按揭贷款的审批额度,甚至不能通过审批。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证券日报》记者日前暗访调查发现,即便面对强监管,仍有担保公司和部分银行员工向客户支招“新版首付贷”,即先凑首付再贷款还首付。具体而言,就是先通过短期周转借款过桥凑足首付并申请按揭贷款,放款后再去银行申请消费贷或抵押贷款还清首付中的加杠杆部分。

  消费贷管控升级

  未还清难做按揭

  近一段时间,《证券日报》记者接到了不少担保融资公司的电话揽客,无一例外都是推荐消费贷款、抵押贷款等业务。在贷款用途上,多位业务员均表示没有任何限制,并提供从消费合同到第三方托收的一条龙服务。

  当《证券日报》记者提及监管部门正在严查消费贷时,多位业务员自信的向本报记者保证,“绝对不会有问题,我们之前做过很多例了。”

  不过,房产中介、担保融资公司的承诺真的会万无一失吗?针对这类公司的承诺,《证券日报》记者以购买家具需要申请消费贷为由暗访咨询了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的个贷部门。

  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向本报记者介绍完需要提供的资料后都提醒道:“请问您近期有买房需求吗?如果近期可能申请按揭贷款建议您不要申请消费贷,以免影响住房贷款的审批。”

  以某国有大行为例,该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某网点个贷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申请按揭贷款没有强制性要求必须还清之前的消费贷或信用贷,但是会影响审批额度,也有可能导致审批不通过。如果之前消费贷未还清,申请按揭贷款会要求贷款人的工资流水高一些,比如要求月收入10万元以上,如果达不到就不批了。当然,如果申请人的工资流水以及其他资格条件完全足够,并不强制要求还清以前的欠款。

  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如果查出消费贷被违规挪用,我行会中止贷款合同,要求立即还款,不会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但会进入本行的黑名单。”

  本报记者咨询的另外两家股份制银行情况比较相似,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申请消费贷原则上不影响按揭贷款的申请,但是如果在信用贷或其他消费贷申请后间隔时间不久申请按揭贷款,银行会怀疑之前的消费贷是用于买房,需要贷款人提供一系列充分的证明材料,间接影响了按揭贷款的申请进度以及额度,所以还是建议提前还清消费贷。”

  同时,某股份制银行的个贷工作人员还提醒《证券日报》记者:“如果被查到消费贷用于购房,会停止额度使用,在银行留下记录,影响后续在我行的所有信贷审批。”

  而一家城商行的要求则更加严格,该行朝阳区某网点个贷经理告诉本报记者:“有未还清的消费贷不能申请按揭贷款,我行已经有不少客户因为此类问题被拒。”

  担保公司建议

  先办按揭再借消费贷

  然而,在这样的升级管控下,部分中介公司和购房人依然在寻求“首付贷”路径。

  《证券日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咨询了多家担保融资公司的工作人员:“我买房首付不够,但又担心申请消费贷会影响到后续住房贷款的申请,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根据业务员的回答,目前主要有两个方法可行:一是有部分银行的消费贷不上征信,相当于申请了一张大额信用卡,月息一般在0.5%-0.75%之间,手续费为贷款额的2%。还有一种方法是短期周转借款,由担保公司来垫资,随借随还,月息大概0.9%,手续费一般为贷款额的5%。等房屋购买成功、银行放款后再做二次抵押还款,或由担保中介协助购房者申请消费贷来还款。

  某融资担保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我公司垫资,购房成功后,我们可以协助提供消费合同和发票帮助购房者去银行申请消费贷,我们和银行有着密切联系,不用担心短期申请不成功。一般征信、社保、工资流水没有问题,消费贷月息一般可以申请到0.42%,每笔30万元,贷款期限3年-5年。”

  另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银行对于上述做法并非全然不知情。在某城商行,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购房者到银行做按揭贷款之前,都会小心地规避贷款记录避免影响到房贷额度和利率,经验是,在按揭贷款批下来之前不要从银行贷款,所以首付融资就只能考虑从民间金融或类金融机构获取。”

  当本报记者问及“房贷放款后再来贷消费贷对工资流水的要求”时,上述工作人员回答道:“不需要覆盖房贷以及消费贷月还款的两倍,只要手续齐全就可以,消费合同和发票这些材料很多中介公司都可以提供。”

  也有银行工作人员坦言,要完全了解消费贷后的资金流向,几乎是不可能的,客户把资金取现了,再分次存进不同的银行卡,这条资金链基本就断了。更不用说现在有专门帮客户转手资金的中介公司。(来源:证券日报)

  【聚焦现金贷】

  趣店上市引发争论 现金贷迎来更严厉监管

  趣店就在美国成功上市的同时,在国内却引来市场的诸多质疑,甚至呼吁加强对现金贷业务监管。日前,有着“中国电商消费分期第一股”职称的趣店,成功在美国纽交所正式上市,超过110亿美元的市值更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不过,对其业务模式,这两天也引发市场的争论和质疑,而这背后,是对现金贷和消费分期业务的模式争论,势必引发更严厉的监管。

  趣店上市引发争论

  刚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趣店最近陷入了舆论漩涡。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趣店创始人及CEO罗敏日前在接受采访作出的回应,主要有两点:一点就是关于年利率,如果名义和实际利率超过36%,他将提供100万奖金;另一点就是对于逾期,保证不去催收,连催收电话都不打。

  此言一出,立马引起金融行业的高度关注,甚至是质疑。

  以校园贷起家的趣店成立于2014年4月,其前身是“趣分期”,运营公司为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为“现金贷”和消费分期贷款。现金贷是互联网金融中的一种小额现金贷款,贷款审批快、放款快,期限短、利率高,覆盖的人群主要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没有触及的人群。

  而从趣店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6年末,59.5%的产品年息超过36%。年息36%是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的红线。也就说,利息超过法定利率4倍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在招股书中,趣店承认2016年的交易当中,大约59.5%的交易的年化收益率高出上限。如果严格按照36%的上限执行,公司营收大约将会减少3.07亿元,这几乎占到了2016年总营收的21%。

  多家平台海外上市

  就在趣店成功上市的同时,多家平台已经有海外上市计划。日前,融360也刚刚递交了IPO招股书。10月21日,融360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首次公开招股募集最多2亿美元资金。不过,他们目前尚未确定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同一时间,融360创始人叶大清发布公开信《融360成立简普科技:成为每个人的金融伙伴》,宣布已经已简普科技的名义提交IPO申请,数据、科技和AI将成为公司的战略方向。

  2011年成立的融360以咨询和金融产品导流业务起家,主要集中在信贷产品搜索和评级,之后又推出了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P2P网贷理财产品的推荐。招股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超过2000家金融服务商在融360平台上发售超过10万个金融产品,其产品月活跃用户为6360万人,相比2016年的3480万人增长显著。

  另外,除了趣店成功上市外,拍拍贷和和信贷也在近期递交了IPO申请。

  监管风险不容小觑

  不过,对于众多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平台来说,目前面临的风险挑战并不小。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百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冰律师认为,消费贷存在的三大法律问题与风险。

  首先,“消费贷”平台向借款人收取高额利息以及滞纳金,若产生纠纷,向法院主张约定的利息和罚金,将不能完全得到法院的支持。其次,“消费贷”是平台向借款人提供的一种不设担保、不设抵押的信用贷款,且针对的借款人群大多为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且不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一旦发生纠纷,诉诸法院,执行将会存在很大的难度。最后,“消费贷”平台经常会对逾期借款人采取暴力的催收手段,一旦过度,直接参与催收的平台工作人员以及平台的负责人或将面临刑事责任。

  同样,网贷之家的研究报告也显示,趣店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监管层以对现金贷、P2P有明确的监管要求,但对于蓬勃发展的现金贷分支――助贷业务并没有明确的定性,未来不排除对助贷业务加以限制,比如限制持牌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提高助贷机构的经营门槛等。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现金贷的监管并未停止。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公开表示,普惠金融必须依法合规开展业务,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和欺诈行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今年4月1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第二十九条明确提到: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来源:新闻晨报)

  聚焦监管重点>>>

  【楼市】楼市“寄生贷”调查:赎楼贷低调潜行 月供贷高调加杠杆

  【股市】最高10倍杠杆股票配资动静又搞大了!监管已介入调查

  媒体警示风险>>>

  应警惕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风险

  央行行长发声>>>

  周小川:家庭部门杠杆率增长过程中要注意质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