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贷款存漏洞 监管出重拳围剿“首付贷”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7-09-14 02:45:44
  • 点赞
  • 44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首付贷”再度露头,部分购房者以“房抵贷”、“消费贷”、“信用贷”、“装修贷”等方式从银行套取资金作为购房首付款。监管部门迅速启动排查和整治。专家表示,“首付贷”会加大房地产系统性风险。随着诚信体系逐步完善,各平台资金流向信息实现共享,“首付贷”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严查“首付贷”

  北京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重点检查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等作为购房首付款等经纪机构的违规行为。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通知》发布,中介机构对“首付贷”闭口不谈。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向中介机构咨询,希望能解决首付资金问题。一些中介机构表示,现在没有办法做“首付贷”。如果被查到,会严重影响银行信用记录,对购房者不利。不过也有中介表示仍可以做“首付贷”,但购房者必须是手中只有这一套房子需要贷款,所有家庭成员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而且不能贷的太多,否则容易被查到。

  去年住建部、发改委、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房地产中介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加强北京地区住房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银行严格审核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来源,严禁各类“加杠杆”金融产品用于购房首付款。加强消费贷及其他无抵押信用贷款的管理,严禁以消费贷、个人经营性贷款等名义贷出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

  对于“首付贷”再度露头,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北京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今年以来,个人消费贷出现高增长。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上半年居民新增短期贷款9527亿元,同比增长192%;去年居民新增短期贷款仅6494亿元。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短期消费性贷款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房地产销售仍在增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可能借道短期消费。

  “‘首付贷’屡禁不止与房地产市场分化有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表示,一线与热点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居高不下。部分二线城市因引进人才导致房地产需求上升。三、四线城市因为农村人口转移,房地产需求也有所上升。

  线上贷款存漏洞

  以往“首付贷”主要由房企或房企联合金融机构为购房者提供,而这一轮“首付贷”以银行或网贷平台的“消费贷”、“信用贷”、“装修贷”等为主。

  北京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个别银行发放的这两类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借款人将贷款用于购买住房而非个人经营或日常消费。对于“消费贷”,银行线上贷款和线下贷款的审核存在差异。某银行内部人员表示,线下贷款的追责与审批较严格,如果从业人员操作不严,将追责到人。至于线上消费贷,系由银行的AI(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信用评估,并无直接责任人。线上消费贷如果出现消费者挪用贷款付房贷首付的情况,银行即使发现,也只能处罚该消费者,银行内部不可能追责到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出于方便,在线申请消费贷时在填选“用途”一般会选择“其他”,等到银行追查后才补充提交相关消费凭证。部分不法商家便与借款人串谋,提供虚假的消费凭证以应付银行。

  银行工作人员强调,如果挪用消费贷买房的行为被银行发现,银行会要求提前结清消费贷,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由借款人自负。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业内专家表示,“首付贷”使原本买不起房的人或者并不具备偿还房贷能力的人可以申请到房贷,从而加大不良贷款的风险。

  “如果购房首付通过‘首付贷’补充,实际首付比例可能降到10%甚至5%,从而推高房地产业的系统性风险。”明源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策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严查“首付贷”旨意在维护房地产金融秩序稳定,防范炒房。

  对于如何杜绝“首付贷”,刘策认为,应修正人们对房价上升的预期。如果房价持续稳定甚至出现下降,则买房的人会多加考虑,资金提供方也会更关注贷款风险。

  梁婧表示,目前虽然跨行的资金来源审核存在困难,但未来随着诚信体系建设的推进,同一家银行不同省分行甚至是各家银行、全行业贷款平台的资金流向信息都能实现共享,对借款人的行为将构成有力约束。

  相关报道>>>

  北京严查房地产经纪机构首付贷违规行为

  京城首付贷违规再调查:个别中介称可“团购价贷款”

  三地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 银行自查效果难言理想

[PAGE默认页1]

  【延伸阅读】


  消费贷违规大量入楼市 中介霸气称“帮搞定100万首付”


  近日,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发布通知或风险警示,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问题进行自查。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经过层层包装,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在一个楼盘,记者称凑首付有点难度,中介干脆地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


  多地监管部门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


  近期,一组金融数据刺激了金融市场。据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元。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半年报纷纷披露,消费贷款增速惊人。如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达2770.90亿元,上半年新发放贷款1294亿元,同比增长255.49%;建设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今年上半年激增830.3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0.66%;光大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为3723.62亿元,上半年新增540.9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了17%。


  短期新增消费贷款大幅增长,这些钱去哪儿了呢?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通知或风险提示,严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性贷款等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9月5日,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发布通知,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9月8日,北京市住房建设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中介机构对近三个月本机构及从业人员经营活动开展自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近日也发出金融风险提示,明确提出要加强个人其他消费贷款管理,并要求从发文之日起执行。


  有金融监管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早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就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此后,银监会等部门陆续多次发布相关通知,强调对消费贷款的管理。


  记者暗访:消费贷款穿各种“马甲”流向楼市


  记者在多个城市调查发现,消费贷款穿上各种“马甲”流向楼市。


  --房地产中介牵线搭桥,以“房抵贷”和第三方中转的方式,套取贷款用于购房。


  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大型房产中介的门店,中介人员听说记者凑首付有点难度后,直接说“只要不超过100万元,我们来帮你搞定”。


  随后,该中介人员详细地介绍了操作流程--一种是进征信系统的,需要有房产等做抵押,年化利率6%-7%,这种贷款可以直接打入个人账户;另一种是无抵押,现在国家不让钱直接流入房地产,得找第三方来让贷款中转一下。但这种要收1-2个点的手续费,利率也是6%-7%。“我们跟银行都是有合作的,以上2种方式都可以做到30年。”


  --金融中介帮助办理大额信用卡违规套现。


  记者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咨询得知,该公司可以代办部分银行信用卡,从而贷款套现。“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贷款。你没工作、没社保我们也可以帮你包装。你只要交点中介费。”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找我们能办大额信用卡,50万至60万元都能提现,去干什么,银行根本不会管。”


  “监管要求个人消费贷款必须专款专用,但挪作他用的情况很多。”一家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人士指出,30万元以上的个贷是银行将贷款直接付给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30万元以下自主支付。有些中介公司帮忙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材料,消费贷“挪作他用”很难被银行察觉。


  雪中送炭还是饮鸩止渴?


  记者在采访了解到,有的银行由于消费贷的贷后管理问题,已经暂停了部分消费贷款产品,目前仅对存量客户提供纯信用无抵押的消费贷款。


  财经评论员莫开伟指出,消费贷等非房贷资金变相流入楼市,是把一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拉入了房地产市场,一旦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出现逆转,违约风险暴露,会造成相当的金融风险;还有部分消费贷款是由P2P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金穿透而来的,其间不少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的视野之外,潜藏并易诱发较大金融风险隐患。


  “银行这几年受利率市场化冲击,利差收入减少,而个人消费贷款相对风险低、利率高,对银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消费贷款的真实资金用途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某民营银行总行行长告诉记者,消费贷进入楼市确实起到了加杠杆的作用。居民在房价上涨预期下,急于借钱入市。只有多措并举扭转居民的单方看涨预期,才能真正堵住楼市的“配资”通道。


  莫开伟表示,遏制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要靠监管机构建立灵敏、动态的监管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精准有力。(来源:新华社)


[PAGE默认页2]

  个人消费贷急刹车:有银行最长贷款年限由30年缩至5年


  “银行一直都有对个人消费贷款的用途进行抽查,不过最近检查更加严苛”,某大型股份制银行总行个贷部负责人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主要是为了防止消费贷被借款人挪用于购房而非个人经营或日常消费。


  南都记者注意到,上半年急速增长的消费贷开始收紧。最近深圳、北京两地监管机构陆续针对辖区内银行发布自查通知,要求加强个贷用途管理,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据悉,个别银行昨日已下发通知要求缩短消费贷最长贷款期限。


  对此,广发银行深圳奥林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昨日下发的通知要求个人消费贷产品的最长期限由30年缩短到5年,如果是9月11日当天查征信,还可以申请30年期的消费贷款。


  自查重点:


  个贷是否违规进入楼市


  随着楼市调控的升级,商业银行持续收紧房贷额度,但加大了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


  其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上半年的消费贷款出现明显增长。


  平安银行相关高层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就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发放消费贷款1763亿,为去年同期的1.45倍。其中,新一贷从49亿元发展到6月底的100亿元规模,成长较快。


  “上半年贷款增长80%都用在了个贷上面”,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现在整个消费升级对个贷需求比较大,而上半年个人贷款定价又比上半年新发生的对公贷款定价高,有比较高的收益率。


  个人消费贷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引起北京、深圳等地监管机构的关注并开始风险排查。其中,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成为银行风险自查的重点。


  面对监管机构的严查,有银行主动缩短消费贷的贷款期限。“今天分行就下发了通知,要求我们不能再对外宣称有30年期限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最长期限只有5年,这是人行深圳支行要求的”,广发银行深圳高新支行的个贷部经理在接受南都记者咨询时称。


  除了广发银行以外,深圳其他多家股份制银行的个贷部人士均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暂未收到缩短消费贷最长期限的通知。事实上,不同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并不相同,比如广发银行最长能贷30年,而中国银行的最长贷款期限则为5年。


  “但最近政策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要申请还是趁早”,浦发银行深圳文锦支行的个贷经理昨天向南都记者如是表示。


  银行:


  对个人消费贷用途从严管理


  事实上,近两个月以来,不少银行的消费贷额度逐渐收紧,甚至部分银行由于额度紧张暂停了个人消费贷业务。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的客户经理就告诉南都记者,由于今年的贷款额度比较紧张,该分行已经停掉了所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不过,广州的商业银行尚未传出排查消费贷业务的风声,不过南都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广州市场时注意到,个人消费贷也悄然收紧。


  “最高额度30万,最长年限5年这些没有变,但现在大额长期消费贷批下来的难度增大了”,中行荔湾区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该行主推的个人消费贷产品是中银E贷,但采取白名单制,准入门槛较高。


  建行越秀区某网点客户经理告诉南都记者,“内部已对个人消费贷总体额度做了收紧,接下来会越来越紧”,此变化或系政策原因,监管要求缩小相关业务信贷规模,但目前尚未收到明确的文件要求。据该客户经理介绍,建行个人消费贷最高评级可贷60万,最长贷款期限为2-3年。


  针对消费贷用途,银行也有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动向。前述中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消费贷用于家装,一般在申请时就需要提供第三方收款账户、装修合同,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会在装修前和装修后上门拍照,以确认资金用途真实无误。


  “这些不是新规定新要求,但近期确实抓得更严了”,前述中行个贷经理强调。


  “虽未收到监管机构要求严查消费贷业务的通知,但一直以来都对消费贷资金流向有专项检查,不能流向房地产是底线”,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个贷部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但还是有些银行执行不严,而现在则是要求对资金用途从严管理。(来源:南方都市报)


[PAGE默认页3]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