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打新正式启动 3000亿可转债蓄势待发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7-09-11 22:32:08
  • 点赞
  • 9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第一财经

  证监会9月8日发布公告,将可转债、可交换债现行的资金申购正式改为信用申购。

  “217再融资新规”以来,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预案明显增加,截至9月11日待发转债规模已经高达3059.18亿。中信证券固收分析师余经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可转债采取信用申购后,可明显降低对资金面的冲击,为后续转债大规模的发行做好了制度准备。

  第一财经采访多家机构发现,在四季度债市交易机会有限的背景下,不少机构投资者对于四季度可转债配置意向都有所提升。这些机构认为,随着可转债供给的放量,对应市场需求也会有所提高。

  信用申购落地

  为解决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较大规模资金冻结问题,证监会9月8日公告称,将可转债、可交换债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

  具体来看,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申购时无需预缴申购资金,待确认获得配售后,再按实际获配金额缴款;参与网下申购的投资者申购时无需预缴申购资金,按主承销商的要求,单一账户缴纳不超过50万的保证金,待确认获得配售后,再按实际获配金额缴款。此外,可交换债的网上发行由时间优先的配售原则调整为采用摇号中签方式进行分配。

  新规对配售后不缴款的失信行为也建立了有效约束。对于网上投资者,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出现三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结算参与人最近一次申报其放弃认购的次日起六个月内不得参与网上新股、可转债及可交换债申购。对于网下投资者,允许主承销商向网下单一申购账户收取不超过50万元的申购保证金,同时承销商可在发行公告中约定违约时申购保证金的处理方式。

  余经纬向记者表示,可转债采取信用申购后,可明显降低对资金面的冲击,为后续可转债大规模的发行做好了制度准备。

  “再融资新规后,转债热度明显增加,但由于各种原因,可转债市场只是呈现出预案潮而非发行潮,其中部分原因正如证监会所言,预缴定金制度可能会对资金面产生较大的冲击。”余经纬分析称,此前不少大盘可转债发行的当天,货币市场利率都会明显上扬,信用申购可以减少资金冻结规模,降低对资金面的冲击。

  余经纬还向记者分析称,信用申购出台后,参与可转债打新的中签率可能依然会比打新股高,但打新的收益率会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三单可交换债券已经先行适用了信用申购制度。国信证券分析称,从申购结果来说,呈现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申购户数潜力较大,特别是正股弹性好、申购下限低的标的,市场的申购户数也能接近4000户;第二,中签率低,三单可交换债券的中签率均低于0.1%,侧面反映了信用申购制度下市场申购的博弈性加强;第三,打新绝对收益低,一方面,低中签率导致了单个账户实际获配规模并不高,另一方面,新券的上市定位亦不高,其中弹性较好的标的单个账户打满也仅有2~3万的收益。

  待发可转债破3000亿

  2017年2月,证监会推出再融资新规后,定增市场已经发生明显萎缩,可转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青睐的融资方式。

  “217再融资新规”对上市公司定增融资的实施增加了三个主要限制条件:设定18个月的时间间隔、限定再融资发行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0%、明确定价基准日为非公开发行期的首日。但以发行可转债融资的,却不受此期限限制。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9月11日,上市公司待发可转债115只,待发规模已经高达3059.18亿。

  记者发现,在这115家公司中,已经过会的上市公司有16家,另外,有70多家上市公司已获股东大会通过并获证监会受理,其中,超过30家上市公司已经获得证监会反馈意见。

  余经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可转债发行还出现了明显的“上会潮”,证监会受理和反馈的速度明显提高。随着可转债预案被证监会受理速度加快,可转债未来有望迎来快速的、类似于IPO的发行节奏。未来数月转债市场高概率将迎来发行高峰期,平均每周可能会有一只以上的转债发行。

  在供给提速的同时,机构对可转债的需求如何?余经纬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第一,未来随着供给的放量,需求也会提高,此前可转债基金规模平均不高,主要原因是市场容量较小;第二,在“217再融资新规”落地后,定增规模已经明显萎缩,定增基金仍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第三,随着信用申购的出台,有效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机构摩拳擦掌

  随着四季度即将来临,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机构投资者表示,产品的业绩压力也正在逐日加大。

  长江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赵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央行货币投放并未释放宽松信号,四季度债市利率下行空间不大,利率债仍将以震荡为主,债市交易机会有限。记者采访多家机构发现,在利率债交易机会有限的背景下,不少机构投资者都倾向于在四季度加仓可转债来增厚收益。

  “目前对可转债的预期整体还是不错的,正在考虑加大仓位,偏好龙头或者银行类机构的转债。”一位券商交易员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

  此外,机构对可转债兴趣的提升,与近几个月可转债的亮眼表现也密不可分。“上半年投资的可转债中,单只收益率最高达到了20%,纯债的投资收益一般是达不到的。”一位券商自营人士向记者透露。从近几个月来看,可转债基金表现也普遍较强。以“兴全可转债”为例,6月以来涨幅已经达到7.5%。

  余经纬对记者分析称,信用申购出台后,打新的收益率会降低,单一账户实际的绝对收益也比较有限。而通过打新吸筹也会很有难度,建议投资者通过上市初期的高换手率吸筹建仓。“短期来看发行重启将为转债市场带来一定的供给冲击,存量转债溢价率可能有压缩的风险。但长期来看发行市场的完善有利于我国转债市场存量规模的上升逐渐摆脱小众市场的现状,特别是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个券池吸引更多玩家的参与。”他称。

  中金公司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认为,可转债发行新规落地,可转债供给即将提速,对存量个券估值将有挑战。“目前继续寻找存量结构性机会的同时,等待优质新券的思路不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