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出台临近 监管层再度透露重大信息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7-09-11 22:31:09
  • 点赞
  • 80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规则出台的脚步近了。

  监管层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规范上市公司治理。这一次,监管层的声音来自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他在昨天会见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时表示,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准是公司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A股纳入明晟(MSCI)指数,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证监会正在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持续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架构,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这无疑给那些企图挑战监管权威、忽视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回报,甚至不惜违法违规进行伪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如刘士余所言“资本市场是讲规矩、有红线、有底线的,必须更加重视公司治理”。点击阅读>>>监管层详解“伪市值管理”红线:昔日保代如何掩护股东减持

  新规正在修订中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是纳入到今年的《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的,《意见》中提到今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任务时指出,要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从严从重打击资本市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了解到,为了尽快落实《意见》,目前证监会正会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抓紧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过程中,证监会将对接国际标准,同时融入中国元素,也包括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以期通过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推动各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架构、任务、规则。

  现实中执行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是我国2002年借鉴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与有关国家实践制定的,在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和全球公司治理新的原则与标准相比,已明显滞后。

  尤其是,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实施,以及明年入摩的成行,迫切需要一部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既立足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又要对接国际新的原则与标准,努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架构,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准,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

  刘士余在去年9月份就曾强调,要抓紧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努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架构,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准,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既要立足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又要对接国际新的原则与标准,通过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公司自身努力来解决“形似而神非”的问题。

  何为“形似而神非”的问题?记者观察来看,从ST慧球上演了炮制“1001项议案”等“奇葩”闹剧,到一些公司脱离上市公司经营的“基本面”,凑“热点”,造“热点”,伪市值管理,选择时点,误导性披露一些所谓的“利好”事项,再到部分上市公司任性停牌、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不顾中小股东利益争夺控制权,这些问题践踏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的践踏,对中小投资者利益造成了严重侵害。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忽视党建,治理架构不明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正在修订中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将完善公司治理架构,突出董监高的权、利、责;突出强调加强上市公司党的建设。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党组或者党委是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章程中要明确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党员的合法权益。另外,《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将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层级。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必须提高透明度,切实加强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保证各类股东公平、及时地获得上市公司信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都要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落实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保密等要求。

  持股行权纠正公司治理乱象

  据了解,证监会正在用持股行权的方式纠正公司治理乱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点击阅读>>>证券日报评论:1.2亿投资者“全链条”保护体系已形成

  以公司治理中最为重要的控制权为例,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明指出,我国资本市场上众多上市公司为争夺股东大会的话语权和董事会的席位,手段各异、花样翻新,使公司治理陷入混乱的情况层出不穷。这一过程,往往导致公司治理混乱,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使公司陷入无法正常运转乃至瘫痪的事实状态,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是中小投资者股东价值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统计显示,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开户数为1.46亿户,其中机构投资者仅占65万户,中小投资者占比达99.55%。长期以来,中小投资者在知识水平、专业能力、信息获取、风险管控和法律意识等方面,与机构投资者、大股东相比处于弱势。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架空股东大会、主宰董事会、弱化监事会、联手管理层,掏空上市公司、实施关联交易、虚假重组、忽悠式重组、阻却收购、违规披露、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行为,使公司和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的事件屡见不鲜。

  徐明指出,持股行权就是投服中心以小股东的身份,从市场的角度、用法律的手段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做积极股东、合格股东、示范股东。其目的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唤醒、激发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股东意识、权利意识,依法合规地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维护上市公司和自身的合法权利,同时也能阻止不当行为,发现和提升公司价值。

  目前投服中心已全面持有沪深交易所除停牌公司之外的所有32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了这些公司的小股东,全力持股行权。

  不仅如此,证监会还在多个方面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一方面,强化现金分红,证监会关注那些有能力分红却长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不能放任不管,会有相应的硬措施”,另一方面,规范重组、股份减持、送转股等行为,对财务造假、伪市值管理、利用高送转来助长股价投机等坚决打击,并且,不定期开展上市公司全面风险排查、防范和监测工作,处置退市等高风险公司,多举措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力。

[PAGE默认页1]

  【延伸阅读】

  姜洋:上市公司监管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上市公司监管工作座谈暨培训班4日在上海举办。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会上表示,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资本市场的基石、投资者回报的源泉,证监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应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全力推动上市公司监管工作再上台阶。

  姜洋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上市公司监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目标,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安排,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服务国家战略,强化监管协作,提升监管效能,各项工作都上了新台阶。

  姜洋同时也提出,必须看到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上市公司监管工作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防患于未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他强调,证监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应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全力推动上市公司监管工作再上台阶,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姜洋表示,下一步,上市公司监管工作应围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证券期货系统年中监管工作座谈会确定的重点任务,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二是强化风险防范,全力维护市场稳定;三是寓改革于服务之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四是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增强综合监管能力;五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此次会上,部分证监局,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单位从强化监管、防控风险、深化改革、服务发展等方面交流了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中央纪委驻证监会纪检组、证监会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以及系统相关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来源:上海证券报)

[PAGE默认页2]

  李超直陈机构合规四大问题 杠杆、通道“去化”趋势不改

  目前证券基金经营行业仍存在资本金风险、资管产品风险、杠杆通道去化压力、违规经营四方面问题。

  机构的合规问题正被监管层不断重申。

  距《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的下发已近百日, 8月30日监管层就上述办法在证监系统及证券基金行业内进行培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上述培训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对近年来行业合规完善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目前证券基金经营行业仍存在资本金风险、资管产品风险、杠杆通道去化压力、违规经营等四方面问题。

  李超的讲话同时透露,随着从严监管的推进,证券行业的合规性正得到进一步改善,行业乱象也得到了初步遏制;下一步监管层还将敦促证券基金机构贯彻新规指标,完善合规要求,进而回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本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证监会对于强化净资本、流动性监管以及去通道、降杠杆的监管趋势仍在持续;从严监管仍将成为下半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主基调。

  而这也将给行业带来多重影响:一方面与通道业务有关的资管规模仍有可能呈现负增长,另一方符合政策方向的PPP、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望得到更大范围的扩容和推动。

  资本金风险等四大问题

  从李超的8·30讲话看来,其认为证券基金机构在风控合规领域仍有四方面问题需要面对:一是部分机构的资本金风险缺口;二是资管产品风险的防范和化解;三是去通道、降杠杆的监管要求;四是部分内控不严,违规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诠释净资本风险问题时,李超以当前股票质押融资规模不断扩容为例指出,当前部分股票质押融资,特别是非自有资金出资的保本、资金池类规模存在潜在的刚性兑付压力。

  此外,其在讲话中还提到,去年实施净资本监管的基金子公司也是净资本缺口的重点领域。

  对此,一位行业合规人士坦言,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源是净资本补充速度与业务扩张速度之间的不平衡所致。

  “2014年提出了三年资本补充规划,一些券商也的确在做融资,但各类业务的整体扩张速度仍超过了资本金增长的速度。”西南地区一家券商合规业务主管表示,“许多业务是从无到有,因为起点低,所以后来增长也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在补充资本规划发布的三年前,若按照市值六成计算,全行业2013年9月5日至2014年9月4日期间的股票质押融资约为3678亿元。

  而在三年后的今天,截至2016年9月5日至2017年9月5日的一年内股票质押融资规模合计已达1.38万亿,三年增长达272.97%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期间全行业净资本仅从5676.30亿元提升至1.5万亿,虽然同比三年前增长亦达163.16%,但其增速仍不及股票质押规模的扩张速度。

  “一些个别领域业务的扩张正在被监管层所关注,不排除有可能针对某一类型业务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风险措施。”上述合规主管认为。

  降杠杆去通道压力犹存

  对于资管产品风险问题,李超则指出其背后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需要关注,其中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事件就被其着重提及。

  事实上,在资金面趋紧、利率市场走高的背景下;货币基金年内规模的增速的确快于往年,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货币基金规模已达53606.98亿元,年内累计增长19.96%;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该数值为负增长。

  “货币市场规模已突破五万亿,金融机构持有比例份额比较高。”李超指出,“去年12月货币市场基金已出现了不小的流动性风险,这个事件发生了之后,部分机构确实是在反思在调整加强改进流动性管理,但还有机构完全没有吸取教训。”

  就在李超讲话的两天后,与产品流动性有关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正式下发,其主要对流动性管理难度较高的货币基金扩容进行了有条件约束。

  “这个规定的目的,就是要管控货币基金可能潜在的流动性隐患。”李超称,“从单个机构来讲,问题不大,而且对投资的期限、品种等方面我们把控得好,流动性准备得充分,但从我们的视角看,要全方位看整个市场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此外,上述培训会释放的另一个监管信号,则是去年“新八条底线”以来的杠杆、通道“去化”趋势仍将持续展开。

  在李超看来,虽然高杠杆、通道现象在强监管下得到初步遏制,但目前行业内的降杠杆、去通道压力仍然存在。

  “千万不要说通道业务没风险,那是因为过去,大家都在大跃进的时候,钱满大街都是,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都认为通道业务两头在外,有合同,没什么问题。”李超坦言,“事实证明有风险,特别是在我们还承担一定管理人的职责的情况下。”

  上述表态也意味着,与杠杆、通道有关的结构化、单一资管产品或将大概率持续萎缩趋势。

  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专户双双出现负增长,以券商资管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券商资管规模达18.10万亿,较一季度末的18.77万亿减少6700亿元。

  “目前券商、基金专户的规模还在持续下降,一方面是执行层面趋紧了,另一方面可能监管上的牌还没有打完。”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基金子公司负责人认为,“除了对口监管外,金融工作诞生的金稳委(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央行对资管产品的统一趋势,也可能对资管业务形成新冲击,具体表现不排除进一步限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同业委托的可能。”(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PAGE默认页3]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