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万亿资金“屯兵”理财市场 警惕“脱实向虚”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7-09-11 02:23:57
  • 点赞
  • 72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证券报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974家A股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规模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27.5%。披露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统计的413家公司中,38家公司理财产品到期收益高于上半年净利润。

  某上市公司高管指出,上市公司理财资金规模显著增长与实体萎靡、传统行业不景气有关。此外,银行对公贷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双高”助推上市公司理财资金规模爆发式增长。业内人士指出,银行贷款给上市公司时经常会变相销售理财产品,即提高贷款额度,并要求公司将超出部分购买理财产品,以覆盖利率上升增加的借贷成本,同时满足银行相应的业务指标。

  爆发式增长

  据Choice统计,截至9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974家A股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规模9863亿元;去年全年有774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规模7733亿元。换言之,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9%的A股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且购买规模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27.5%。

  Choice数据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热情高涨。2011年,全部A股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仅为27.5亿元,2012年上涨至124亿元,2013年暴增至1349亿元,2014年达3473亿元,2015年进一步上涨至5281亿元,2016年年底已攀升至7733亿元。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购买理财产品最多的A股公司为中国神华,3次共买入310亿元;其后的新湖中宝累计购买72次,合计买入175亿元;温氏股份累计购买57次,共计买入164.5亿元。新湖中宝、温氏股份去年也位列排行榜前三。

  从所属行业来看,制造业公司表现突出。在今年所有购买理财产品的974家A股公司中,692家属于制造业,占比71%,随后是信息软件业的4.8%和批发零售业的7.1%。经统计,制造业A股公司合计买入6244亿元理财产品,相当于买入总额的三分之二。

  2017年上半年披露到期收益统计的413家公司中,38家公司理财产品到期收益高于净利润,其中ST明科、贤丰控股、*ST佳电等7家公司依靠投资理财产品“扭亏为盈”。如ST明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81.03万元,而其理财收益高达3115.75万元,相当于净利润的两倍还多。

  主业萎靡银行刺激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不是‘禁地’,募投项目的开展一般有缓冲期,导致资金暂时无法投入使用,或者有时候根据业务结算周期,公司收到客户结算款但还没跟供应商结算,手上有余钱……都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出现闲置资金,适时理财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收益。”一位上市公司高管指出。

  该高管告诉记者,上市公司用于投资理财资金主要包括自有闲置和暂时没有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投向方面,十几天、三个月左右的短期理财和半年至一年较长期的理财产品都是主流,前者利率在3%-4%左右,后者大概在5%左右。”

  某装饰行业公司董秘表示,资金使用出现“断层”促使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由来已久,今年上半年公司理财资金爆发增长更多与实体萎靡、传统行业不景气有关。一些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行业,公司辛辛苦苦干一年赚的钱可能还够不上理财收益的零头,甚至出现亏损。这种情况下大手笔进行理财投资能够有效提升净利润、美化报表。

  “有些传统企业IPO募投的钱还没投出去,项目前景急转直下。我认识的一家纺织公司就是理财大户,当初上市募资的钱原本计划投资建设五百家门店。等了几年,线下门店却受到电商严重冲击,继续建设肯定是要亏的,主业增长空间也有限,只好先买些理财产品当作权宜之计。”该董秘透露。

  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攀升一定程度激发上市公司的投资热情,很多情况下,银行甚至在贷款之余变相销售理财产品。

  “银行目前存款规模增长乏力,各银行揽储竞争激烈,不惜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客户,负债端成本的抬升导致资产端收益率不断上行。这就会导致一方面负债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资产端对公借贷的利率也相应提高。”该投行人士解释道,“对银行来说,上市公司是相对比较优质的客户群体,为了留住客户,银行给上市公司发放流动性贷款的时候往往会搭配销售理财产品,以便于理财产品的收益能够覆盖贷款利率上升增加的成本。”

  警惕“脱实向虚”

  深圳某私募机构负责人指出,购买理财产品是上市公司灵活经营的一种方式,借助理财产品降低资金的闲置损失。投资受阻情况下,利用短期理财产品降低资金使用成本,适当时机再进行投资开发,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对公司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但如果公司置主业而不顾‘钟情’于理财,或长期主业停滞不前,不利用闲置资金进行业务改进、寻求突破,而将理财作为公司业绩支柱会进一步导致大量资金‘脱实向虚’,并未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中,”该负责人指出,“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一边募集资金,一边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存在相当大的资金浪费。”

  “如果用闲置募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需要提交董事会审议,用自有资金则不需要,这也会促使上市公司‘边融资、边理财’,”一位上市公司证代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应警惕长期依靠理财产品拉动利润的行为。一来,募集资金投向理财产品违背投资者的初衷,最终将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二来,虽然理财产品难以打破刚性兑付,整体风险性较小,但目前仍有不少理财资金通过多层嵌套,投入高风险领域,仍存在一定亏损风险。

[PAGE默认页1]

  【延伸阅读】


  闲置资金不投主业投“副业” 文娱上市公司缘何扎堆理财


  上市公司热衷买理财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今年以来理财“大军”尤为壮观。《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上市公司理财队伍中,不乏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数传媒”,000156.SZ)、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明珠”,600637.SH)、恺英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恺英网络”,002517.SZ)、北京华谊兄弟创星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创星”,833568.OC)等一众影视文化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大多来源于流动资金、闲置的定增资金或IPO募集资金等。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使用闲置资金买理财产品无可厚非,比较符合其经济利益。但对于非投资、理财、金融类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和过去领域无关的跨界行为,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华数传媒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理财,买的基本是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利率固定,一般不存在风险问题。恺英网络方面则回应称,由于经营的现金流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使用掉,因此公司在现金流可控的情况下,把一部分闲置资金拿来投资理财,并且所投的均为交易所规定的保本型理财产品。


  诱惑难挡 “闲钱”忙理财


  数据显示,东方明珠2016年以来认购的理财产品总额已超过100亿元。其中,6月12日和6月22日分别以12亿元和8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了招商银行31天和56天的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6%和4.5%。


  8月30日,东方明珠再次发出公告,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和募集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对暂时闲置的部分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45亿元进行现金管理,余额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用于购买单笔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含1年)的低风险、保本型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


  除了东方明珠如此“大手笔”之外,8月初,华数传媒也对外公告,公司及子公司计划使用额度不超过14亿元的自有资金购买银行发行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或承诺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年内,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8月15日,恺英网络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恺英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使用自有闲置资金2亿元购买了中国民生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产品收益到期日为2017年10月12日,产品收益率为4.6%;去年12月13日,华谊兄弟控股子公司华谊创星公告称,公司于2016年12月13日使用7000万元的闲置资金,购买了招商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岁月流金及招商银行步步生金理财产品,投资期限至2017年6月30日。


  华数传媒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投资的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一般不存在风险问题。“我们做的理财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公司会大致规划有多少资金可以作为暂时闲置的,本身项目的开展也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期间它的流动性应该能够满足相关项目投资需求。”


  “公司在现金流可控的情况下一直有做理财,且一直获得投资收益。”恺英网络方面向记者解释,账上的资金有规定不能做风险投资,所以公司会把一部分闲置资金拿来投资交易所规定的保本型理财产品。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本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融资的项目不一定马上就启动,资金使用也是分阶段的,那么拿闲置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比较符合上市公司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本身闲置资金较多,拿来购买安全性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或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看来,当上市公司自有资金较多无处可投时,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目前很多企业辛苦经营的收益,还比不上银行理财的收益,所以与其将钱投入经营不如购买理财产品。此外,上市公司很有可能通过购买理财将钱给第四方,然后通过第四方在某种情况下拉升自己的股价,从而获得更多融资的可能性。


  或影响再融资


  比如多次购买理财产品的华数传媒资金并不宽裕。东方财富网最新数据显示,华数传媒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40.38亿元,2017年第一季度的负债合计37.7亿元。另据华数传媒2017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亏损3.98亿元,上年同期则亏损1.15亿元。


  除了华数传媒,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近三季度,东方明珠的负债分别为80.8亿元、78.7亿元、71.1亿元,虽有所下降但仍居于高位。而近三季度,恺英网络的负债分别为6.71亿元、7.40亿元及8.52亿元,呈递增之势。


  尚有较多的债务需要偿还,这些公司却仍然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颇令人费解。有观点认为,上市公司扎堆理财背后是企业没有找到转型的方向和突破口,并以此掩盖业绩下滑的不良现象。


  “许多影视文化上市公司往往主营业务光环太多,却又缺乏真正的吸金能力。随着持续的财报公布,这部分业务变成了一种拖累。因此,大手笔进行理财投资,某种意义上或许也是为提升净利润的数值来作的一种迂回。”文娱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认为,整个文娱市场高投入、低回报的业态,让这种行为形成了扎堆。但对于非投资、理财、金融类别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完全和过去领域无关的跨界行为,面对的是一群早就深谙此道的金融高手,风险较大。


  除了负债高企,另有部分上市公司一边声称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另一边却又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


  以华谊兄弟为例,其控股子公司华谊创星于2016年12月13日以7000万元购买的招商银行理财产品,已于2017年6月30日到期。有意思的是,今年3月,华谊兄弟实景娱乐板块子公司又在私募市场上寻求资金。


  奚君羊指出,证监会批准再融资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资金短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购买了大量的理财产品,证监会就会认为你不缺钱,完全可以把理财产品收回来,那么再融资就有可能被证监会否决。”(来源:中国经营报)


[PAGE默认页2]

  【相关评论】


  水皮:用7400亿设个陷阱!上市公司理财背后藏着多大的秘密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7400亿的理财资金是多大的陷阱,中国很多上市公司上市的过程,就是一个圈钱的过程,资本市场的钱不圈白不圈,圈了不白圈,白圈谁不圈,圈到钱之后怎么办呢?很多人也不会去做募投项目,就拿来做理财,只不过现在的发展超出我们的想象!


  整个资本市场那么多公司,上市公司拿出来理财的钱超过了7400亿,很多人听到这个数字吓了一跳,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方大炭素,方大炭素今年上半年利润才1500万,理财的资金却准备了60亿。


  当然像这么大手笔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在上市公司中间并不少见,我们有一个统计,到8月8号有826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累计金额是7429.8亿,去年全年累计购买的规模也达到7807亿。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买理财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金额不断地上涨,2012年整个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金额是71亿,而到2013年爆增到1667亿,2014年达到3474亿,2015年超过5500亿,到了2016年已经攀升到了7807亿。


  另外,从上市公司购买的比重来看,今年以来购买理财最多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神华,合计是买入310亿。之后排在后面的就是新湖中宝,合计买入是169亿,那么温氏股份买入的是164亿。值得注意的是,这3家公司也是去年排名靠前的3家公司,其中新湖中宝总市值一共才371亿,去年营收15亿,利润是4个亿左右,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是54亿,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不足以撑起170亿规模的理财。其实这170亿是一个累计数据,据新湖中宝自己的说法,目前理财的余额是36亿,当然这个数字也不小。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如此庞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闲置的资金太多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募集到的闲置资金太多。


  自有闲置资金太多说明上市公司不差钱吗?其实恰恰相反很多上市公司还是很缺钱的,那么为什么闲置资金还多呢?原因就在于实体不挣钱,近几年上市公司整体资产收益率是不断地走低的,2012年到2015年它的数字分别是13.82% 、12.89% 、11.22% 、10.32%,数字一年比一年低,说明上市公司整体上越来越不挣钱。实体不挣钱就造成了没有人会谋划企业更大的发展,没有人去继续投资扩大再生产,但是资金趴在账上又开始贬值,所以不如去买这个理财产品。


  现在再说说,上市公司募集到的闲置资金过多的问题,中国企业在融资上,一直存在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一方面大量的非上市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他们往往求助于高利贷;另外一方面拿到了上市“门票”的公司,在IPO环节基本上都是超募,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圳上市的海普瑞,海普瑞发行的时候,正赶上新股发行价格随行就市,又碰上牛市,同时它的概念又不错,所以需要5.6亿的融资膨胀到了56亿,那一下子进来了那么多钱,难道趴在帐上吗?它当然也要用起来才行!


  上市公司这么热衷于理财,除了表面的原因之外,还有没法向外诉说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呢?就是他们通过理财,将钱流入第三方的资金池,然后再与第三方暗中合谋,经过层层加杠杆,将资金输送到一个看上去跟上市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第四方,然后通过第四方,在二级市场上面拉抬上市公司的股价,这基本上可以做到一石二鸟,既拉升了自己公司的股价,又规避了监管,同时又获得了非法收益。


  中国资本市场已发展到几十万亿的规模,我们投资者流血又流汗,把资金输送给上市公司,指望的就是上市公司来扩大再生产,如果这个上市公司拿了钱,反过来跑去理财,就挣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利差。事实上,又跟投资者形成了与民争利的格局,如果是这样的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来源:华夏时报)


[PAGE默认页3]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