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关键是提质增效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7-03-21 03:18:07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日前在京闭幕。为期三天的论坛议题众多,诸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全球化等都是会上会下热议的焦点。但如果稍加盘点此次论坛,有一个关键词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视,那就是“下半场”。

  “下半场”是美团点评CEO王兴提过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已经引起论坛参与者的广泛共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召开前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风险明显降低,趋稳的确定性正在逐步增强,我国经济转型有望从上半场的“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的“提质”阶段。也就是说,L型增长过渡到相对平稳“一横”的条件基本具备。当前我国经济的上行力量与下行压力尚处于一个弱平衡状态。中国经济转型正在开启下半场。

  当前,全球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领域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处于历史性的变局中。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如何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实现自身经济稳健发展,为全球发展注入稳定要素,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期待。毫无疑问,2017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问题是新旧动能的更替,而这个调整过程还没完成。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于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新旧动能方面,目前有几个新的动向值得关注:其一,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普惠金融的深入,农村创新创业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大量新生代农民返乡创业。其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出现了新一波重组整合,通过创意上的创新解决传统互联网单一的人机信息被动传递模式发展瓶颈,使得场景化体验成为互联网消费的新方向。其三,消费新思潮以及新的消费者。一方面,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新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另一方面,90后新的消费群体规模迅速壮大,使得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推动消费发展是一个必然之路。实际上,这三个新的变化最终归结点都是围绕消费。简而言之,当前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消费型社会的建立。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互联网“转场”基本同步。“下半场”意味着从过去更多享用“人口红利”、“用户红利”转为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从过去粗放型、扩张式高增长转为追求集约型、内敛式均衡增长

  毋庸讳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大难题。从表象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似乎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实质上是供给侧质量不高,导致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进而产生需求受到压抑和外溢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需要大力提升经济效率的关键时期,历经30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正在转入中速增长区,增长拐点大概出现在2015年,之后会逐步稳定在6%到7%之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发展质量,而改革开放则是必经之路,也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重中之重。

  综合目前国内外面临的环境,尤其是在中国国内民众对当前改革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所表现出的各种忧虑的背景下,实现增长6.5%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而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决策层对推动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共识与期待,期许的是中国经济要从单纯强调增长转向更具平衡性的发展。如果说经济增长数量考察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则经济增长质量考察的是经济增长的优劣程度。从以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对比发现,就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瓶颈而言,在全球没有出现新的经济突破点之前,对现有的产业进行技术的改进和升级以提升效率是一个必然选择。

  纵览当前中国的发展,不论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兴产业,还是创新驱动、转变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核心元素:提升经济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将是在降低增长速度的背景下,进行一场以提高经济效率为核心的改革。其内容既包括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包括增加技术和创新,更重要的还包括市场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在今后数年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一直是一条主线。缺少内涵的增长,其弊端过去已经清晰呈现。诸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病灶”所在。超越这些难题,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如此,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显得愈加迫切。改善福利分配、提升创新能力成为不可绕过的命题。事实上,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技术创新不行,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技术创新问题;很多企业高污染、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表面上看这是产业结构问题,但是实质深层次的问题是经济体制问题,就是企业有没有成为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主体,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