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尹沿技:推广“保险 期货” 场外期权产品至关重要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6-11-07 02:36:27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信期货研究咨询部行政负责人尹沿技昨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利用“保险 期货”服务“三农”时,期货公司作为整个流程中的最后环节方,承担着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对接职能,是最终实现风险转移的关键。因此,能否给保险公司或者现货企业提供优质的场外期权产品就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证券报:如何理解“保险 期货”在服务三农方面的积极意义?

  尹沿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稳步扩大‘保险 期货’试点”。自此,期货应用与实体经济进一步绑定的发展趋势得到重大推进。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外针对“保险 期货”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应用实践也已经非常成熟。相比而言,国内目前的研究和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表明,“保险 期货”的业务模式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面对价格波动、风险管理和产业优化的必然选择。

  以美国为例,该国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截至目前,美国可参保作物已达120余种,保险业务主要由风险管理局指定的19家美国私营保险公司经营。这些保险公司提供了大约20余种农作物保险计划和200多万张农作物保险保单,承保面积接近3亿英亩。通过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粮食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转移风险、锁定利润的方式。

  虽然我国“保险 期货”的探索刚刚起步,但近两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我国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农业保险与农产品期货的运用发展迅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地规避了农产品价格风险,同时保障了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

  总的来看,“保险 期货”在服务“三农”方面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为充分利用期货工具,将农民所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转移给保险、期货等金融市场,有效借助市场经济手段、金融工具来解决“三农”问题。实际上,国内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丰富的案例。

  “保险 期货”的业务模式,不仅保护了农户的核心经济利益,还相应促进了保险创新业务模式的拓展。更为重要的是,产业资源和保险公司在转移风险过程中对于期货市场的间接参与有效提高了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结合程度,从而能够在期货市场功能完善和现货产业链结构优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利于国家“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相关产业的优化发展。

  中国证券报:在农业“保险 期货”这一模式下,期货公司承担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尹沿技:“保险 期货”服务“三农”的基本原理是:保险公司以在期货市场上市的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标的,设立相应的农产品价格险种,农民或农业企业通过购买该农产品价格险来管理价格风险,减少或者平抑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所带来的冲击。在此过程中,保险公司通过购买由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提供的场外期权来对冲自身风险。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通过在期货市场里的交易,将价格波动风险分散到整个期货市场。

  整个流程最终效果是:农民和农业企业所面临的价格风险通过保险和场外期权这两个工具,被汇总、转移和分散,并最终由期货市场中的交易者承接。

  期货公司作为整个流程中的最后环节方,承担着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对接职能,是最终实现风险转移的关键。因此,能否给保险公司或者现货企业提供优质的场外期权产品就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证券报:中信期货如何开展“保险 期货”业务?有哪些创新亮点?还存在哪些困难?

  尹沿技:“保险 期货”能否成功关键在两个方面:第一,保险产品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满足“三农”企业的需求;第二,期货对冲效果如何是关键。上述回答中已经提到,期货公司作为对冲效果实现的关键一环,场外期权产品的构建对于该业务模式功能的有效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给“保险 期货”业务的有效实施搭建系统的实现平台,中信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在近两年稳步推进该项业务的同时,重点在期货场外对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对冲平台,且仍在向更高水平探索和研究。

  其中,中信期货在“保险 期货”业务方面最大的创新亮点在于开发完成了完善的平台系统,在开展场外复制期权对冲业务时能够快速有效的实施交易和风险控制,且该系统集场外期权风险监控和场内期货对冲交易为一体,在整体业务的风险管理上更为严谨,相比行业过去的传统方式处理效率明显要高。另外,中信期货场外期权复制成本在行业内也存在一定优势。

  不过,短期来看,要推动该项业务较快增长还需要行业和期货公司进一步的共同努力。包括:需要激发更多保险机构参与的积极性;需要加强对“三农”企业的风险意识提升的培训;需要进一步优化复制期权的成本。

  因此,作为期货公司来讲,无论是在投资者教育还是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推广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推动“保险 期货”业务开展的良性循环早日成熟,最终服务三农、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