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保险资金入股市是大趋势 大盘无恙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16-08-25 10:06:22
  • 点赞
  • 44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时报网

K图 000001_1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早间在微博表示, 盘中已经出现一丝明显的救市迹象……暴跌的概率降低了,看来大盘无恙。市场出现大跌,但只是小牛下蹲蹲,估计20日均线附近就有非常强烈支持,保险资金进入股市是大趋势,只是规范不是逆转。莫慌莫慌。

  【相关报道】

  防风险而非断流 切莫误读保险监管新规

  周四(8月25日)有媒体文章观点认为,保监会新规或引发6000亿险资撤离A股,随后午间时段该媒体撤回相关文章。

  微信认证为南京摩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基金副总经理、风控总监刘震liuz在微博发文表示,保监会严厉批评某报报道恶意炒作6000亿险资撤离A股,该报撤回文章!截止目前该消息并未获得证实。

  而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也表示,针对近日保监会对中短存续期人身产品的全面调整一事,有媒体称将有6000亿元“万能险”撤出A股,这一论断并不准确且过于片面。

  切莫误读保险监管新规

  而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在点评保监会加强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时表示,以标题“防风险而非断流,切莫误读了政策”为题,做出了有别于上述媒体的不同解读。

  罗毅在文中表示,切莫误读中短存续期产品调整,万能险资金不是静态撤出股票市场。

  首先,调整并非一刀切。根据调整规定,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2倍以内,并给予缓冲期,在接下来4年分别调整占比至限额的90%、70%、50%、30%。而这部分受调整的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将由新的合规保险产品来承接。强调产品设计而非阻隔万能险。调整将从万能险账户管理、退保费,人身险预定利率、年金形态等多方面开展。并不是阻隔万能险,而是强调保险的保障属性。目前我国万能险占比31%,而美国占比40%,期限结构的调整是关键。

  宗旨在于防风险,预防“短线长投”匹配资产负债,强调保险姓保。

  此次对调整的几个重要方面:1。人身险保单保障金额累计不低于账户价值的200%,2。根据万能险风险保障成本加收风险保费;3。退保费用前3年不得为0;4。对预定利率超过3%的人身险、3.45%的年金险报保监会审批。这皆是在强调保险行业的“保”字为先,将倒逼以高预定利率为卖点的中小保险公司调整负债结构,增加死差的权重。另一方面,将预防利差损和集中退保产生的现金流挤兑风险。同时,调整负债期限结构防止“短线长投”,降低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保险资金仍将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根据我们之前在保险资管深度报告中的测算,保费收入将在2020年达到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对应投资资金在2020年约为22万亿元。按照保险资金大类监管给予权益投资30%的上限,权益投资累计金额可达6.6万亿元。即便保持目前14%的谨慎权益投资比例,权益投资累计金额也将达到3.1万亿元。而截止今年7月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权益占比仅为1.7万亿元,权益动态空间达1.4万亿元—4.9万亿元。监管在此前的会议中也指出,保险要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多种形式推进保险资金直接投资。目前保险机构已是股票市场仅次于基金公司的第二大参与者,共同基金的最大机构投资者,保险投资资金将持续作为权益市场的中坚力量。

  放开前端管好后端,行业分化建议配置优质险企

  监管今年以来多次强调负债管理,防范资产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跨区域/跨行业传递的风险。因此在调整负债结构的同时,保险公司在投资端也需做好风险隔离。另一方面,,监管也放开前端,拓宽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设立资产支持计划的渠道。在新规调整下,我们预计以中短存续期为主、以高预定利率为主的中小险企将受到一段时间的冲击,但利好大型险企。大型险企精算队伍强大,预定利率控制较好,并非完全依靠利差。其次,主要产品结构为长久期人身险,受中短存续期调整影响小。再者,凭借强大的营销渠道可借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四大险企的P/EV均在1倍左右,估值修复空间大。对行业保持增持评级,推荐太保、平安、新华、国寿。

  对于大型优质险企业反成利好

  而保险资金监管新规对于优质大型上市险企非但不是利空,反而是利好,

  中金公司分析师黄洁表示,“这是自2013年底人身险费改之后保监会首次拟对保证利率做限制。事实上,这对于上市大型寿险产生利好。”今年有些上市寿险公司在开门红期间销售3.5%~4.025%保证收益年金,主要原因还是行业竞争加剧。

  黄洁称,“如果按照上述的监管思路,来自激进型寿险公司的竞争会下降,而且大型寿险公司在明年的开门红有可能普遍降低产品的保证利率。”

  华泰证券罗毅也表示,“险企分化之下,优质险企将脱颖而出。目前四大险企预定利率皆在3%以下,负债久期较长,受本次调整影响小。同时,凭借强大的营销渠道可借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实际上大型保险公司对于监管新规早有提前的应对措施,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型保险公司已经过了靠短期产品冲规模的阶段。这几年大型公司在主动收缩战场,缩减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同时也降低了负债成本。提前进入转型的道路,与监管政策也非常契合。”

  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表示,上市保险公司产品存续期较长,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小,预计新华保险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占比约25%,中国人寿约20%,以个险渠道为主的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预计更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