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方能长久
布衣书生走天下
2024-08-09 20:38:25
来自安徽
  • 184
  • 34
  •   ♥  收藏
  • A
    分享到:

发现个现象:


家里订的鲜奶,每天早上都送,喝几年了,虽然没什么味道,但也喝不腻,应该还会持续喝下去。


我偶尔也买酸奶,但喝多了感觉太腻,喝的牌子和口味需要经常换,不然喝不下。


很多东西都是这样。能陪伴我们天长地久,细水流长的,大多都没什么味道,甚至刚开始感觉并不好吃。而那些第一口感觉非常好吃,味道太过浓郁的,反而容易腻,不会太长久。


比如白酒,刚开始喝味道太辛辣,根本不会爱喝。但喝多了,反而越喝越香,没事就想喝几口。


比如香烟,刚开始会感觉呛人,气味难闻,但很多人一辈子都戒不了。


再比如,米饭、矿泉水都没味道,但可以陪伴一生,每天吃都不会腻,不换牌子也可以。


反面例子更多,比如奶油蛋糕好吃,但若天天吃,很快就腻了。哪怕每周吃一次,也要定期换家店,尝不同的口味,否则也会慢慢不喜欢。


其实,投资消费品也一样,长久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老客户会不断复购,是一门长期的生意。久而久之,我们会习惯那种味道和口感,一旦离开就不习惯,对它有成瘾和依赖。


食品饮料领域的长线大牛股,往往都是这种能长期,反复消费,而不觉得腻的东西。

人与人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见钟情的爱情,热情似火,你侬我侬,看上的是她的美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陪伴终身的婚姻,可能平淡如水,没什么激情,但彼此慢慢习惯,变成了亲人。


刚认识就非常亲密的朋友,掏心掏肺,称兄道弟的,可能只是有所图,若有一天利益不在,关系很快就淡了。而有的人刚认识很平淡,交往不那么刻意,没什么利益瓜葛,能聊到一块去,不知不觉就处了很多年。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在孔子那个时代,君子是贵族,小人则是粗鄙的普通人或庸众。孔子对君子说,女人和小人是很难相处的,亲近他们的话,他们就容易放肆;疏远他们的话,他们又会心怀怨恨。


君子该怎么办?


既不要太亲近,也不能太疏远,把握好相处的分寸和距离。正所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唯其平淡,所以长久。平淡,就是保持适度的距离。


相互间的交往,不求回报,不盯着利益,只是求内心的高兴,这样反而能长久。比如,像书友、球友、股友、钓友这样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可能不会表现得太亲热,但彼此的关系能走得很远。


再举个例子,若到了牛市,我这里来了一大群新人,他们往往会因赚钱效应而对股市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又往往会因为幻想落空而情绪失控。行情好的时候,大家都在赚钱,觉得我真的厉害,各种吹捧,其乐融融,这便是小人之交。因为一旦熊市来了,大多数人都会离开,吹捧会变成责怪,赞扬会变成谩骂,热闹会变成无言。


其实,哪怕因行情或观念不同,准备分开,也不必骂骂咧咧。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战国策》里乐毅说:“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一个君子,如果与人绝交了,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贞之臣离开了国家,亦不解释自己的高洁之名。


哪怕我们觉得彼此不合适,该分开了,最好也不要骂骂咧咧,保持好风度。是君子是小人,往往就在这种时候体现。


任何关系的维系,都是一种双向选择。碰到阴阳怪气的声音,我也会第一时间赶紧拉黑。从经验看,这往往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他能恶心你一次,就有第二次。每次拉黑人时,我都会看一眼他以前的留言,大多都会后悔,怎么早没拉黑呢!


《诗经》中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万事随缘,作者倾尽心力,输出心中所想;而读者各取所需,有缘则聚,无缘则散。试图讨好大多数人,对于一个思考者来说是可悲的。


大行情可以带来巨大的流量,也能带来无尽的烦恼。现在反而好了,该走的早就走了,现在还在看的,都是一起经历了几年的熊市,一起扛过苦日子的,都是三观和脾气秉性相投的,更像君子之交。


我不用顾虑是否犯错,是否被认可,只说自己想说的,只写心中所想,而你刚好爱看,能启发你的思考,这就是最美妙的时刻。


作者:布衣书生

$比亚迪(SZ002594)$$福耀玻璃(SH600660)$$万家沪深300指数增强A(OTCFUND|002670)$

(来源:布衣书生走天下的财富号 2024-08-09 20:3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