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放大招 华为拿下重磅牌照!微信、支付宝又迎来一个强劲对手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1-03-29 00:47:11
  • 84
  • 85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基金报

  尽管手机发展受到限制,但5年前曾带着HuaweiPay布局支付市场的华为,如今从硬件设备提供商又增加了一个身份——支付牌照持有者。

  华为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移动支付行业迎来一个新“玩家”。天眼查显示,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100%股权,拿到支付牌照。

  据天眼查披露,3月25日,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联智付”)大股东正式从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沃芮欧”)变更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股东,后者持股比例100%。

图片

  与此同时,郑栋伟任总经理,张航出任监事,新增杨翔为董事。王关荣为讯联智付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王关荣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上海农商银行副行长,还担任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多个职位。

  讯联智付曾为中兴通讯在支付领域的重要布局。于2013年6月18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海注册工作组登记成立,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由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兴软件”)出资,初始注册资本1亿元。

  讯联智付于2014年7月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许可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

图片

  2015年12月,中兴发布旗下移动支付产品ZTE Pay又名“中兴付”,正式加入彼时火热的NFC移动支付战场。不过,不到一年时间,中兴通讯放弃了这张支付牌照。

  2016年8月,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中兴软件以3.825亿元的转让价向上海沃芮欧转让讯联智付90%股权,并于2018年1月转让剩余10%股权,但未披露具体价格。

  意欲何为?

  华为缘何要拿下支付牌照?拿下后将对现有业务产生怎样的变化,将对现有以微信、支付宝为主导的互联网支付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华为就已经有支付业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基于NFC技术的Huawei Pay.2016年,华为与银联合作首次推出Huawei Pay,和Apple Pay、Samsung Pay一样,只需要在手机“碰一碰”触碰NFC设备的瞬间就能够唤起支付界面,而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需要打开程序并“扫一扫”才能完成支付。

  不过,基于NFC技术的各种手机Pay没有实现爆发,目前“扫一扫”仍是主流。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覆盖率及收银员培训等各方面原因,不少Pay产品的使用率并不高。

  目前,Huawei Pay已经覆盖交通、商超、便利、电商、餐饮、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截至2020年末,Huawei Pay交通卡已支持59张手机交通卡,覆盖全国312个城市。

  除了华为之外,国内另一个手机生产商小米也早早切入金融领域。公开资料显示,小米金融旗下已覆盖网络小贷、保险经纪、融资担保、消费金融等多张金融业务牌照。早在2016年1月,小米收购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65%股权。2019年,捷付睿通成为小米系全资控股公司。央行官网信息显示,捷付睿通是2011年8月获得支付牌照的,现在的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有效期至2021年8月。

  拥有一张支付牌照,拥有自己的支付工具,至少有几大优势:交易数据保密,不对外,像支付宝和财付通,已经形成了海量的交易数据;可以节省交易手续费;独立账户体系和用户数据。

  还有一点,数字货币如果跟硬件结合在一起,那么手机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钱包,如果未来大面积推行数字货币,那么像华为这样的硬件制造商,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个时候,显然获得一张支付牌照,更有助于华为拓展新的疆土和边界。而华为在国内有两亿多手机用户基础,这是华为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的优势。

  在支付领域的另一个方面,华为在数字人民币方面布局也具有一定前瞻性。2020年10月底,华为在上海正式发布国行Mate第十代产品—Mate40系列。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Mate40系列是全球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

  从企业布局角度而言,业内人士表示,手机Pay属于银联云闪付产品在手机终端的应用,支付通道和账户资金分别由银联和银行把控,手机厂商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硬件设备提供商,对其金融布局意义有限。

  面对移动支付这个大蛋糕,截至目前,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美团、国美、美的、滴滴等都已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移动支付与智能手机相伴相生,与其把机会让给别人,不如自己动手。”有业内人士曾如此评价。

  相关报道:

  突发 华为拿下重磅牌照!曾属于中兴通讯 微信、支付宝真正对手来了?

  华为拿下支付牌照!微信、支付宝又迎来一个新对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