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1个月亏84%!吃亏之后我学会了这些
养基小天才
2020-08-11 15:57:57
  • 52
  • 14
  •   ♥  收藏
  • A
    分享到:

都说入市的前5年,关键是要学会不亏钱,我觉得我深有体会。

——琳达



我叫琳达,来分享自己亏钱的经历其实挺不好意思的,毕竟我是一个老股民了。

但有句话说得好,入市的前5年,就是要学会怎样不亏钱的,这样一想,我也算是一个有丰富亏经历的人,希望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能帮到那些入市还没有很久的朋友,少走一些弯路吧。

做股民,我一度亏了12万


照理说我也算是一个老股民了,2006年就开立了股票账户尝试炒股,选股也没什么自己的方法,都是朋友推荐或者,电视上和网络上的专家荐股。

走所谓的捷径,收益才不会眷顾你,我的股票亏的一塌糊涂,尤其在2015年7月股市暴跌的时候损失惨重,最惨的时候账户亏损有12万多。

2015年买的股票一直在套牢,到现在也没有解套,现在股票账户的持股浮亏还将近7万元。

做基民,我一个月亏掉84%!

2015年6月,我在我的股票账户中买入了一只指数分级基金,叫易方达重组指数分级B,当时买了3万份,共计34500元。其实这也是朋友推荐的,因为之前股市大涨的时候,分级基金的上涨速度很快。

但我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我就遇上了股灾,一天一个跌停板,卖都卖不出去,最后引发“份额强行下折”,意思就是因暴跌而引发净值折算,一万份下折成1628份,卖出后金额只有5535元,赔了28965元,损失率84%,简直快要血本无归了。

接连经历基金和股票的双重亏钱打击,我不得不让自己先停下来好好想想,到底哪里出错了,我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我总结出两点“致命失误”:

1.买在了山顶


2015年牛市那阵子,人人聊股市,我也是没有经受住诱惑,匆匆上车,但我上车时已经晚了,牛市的狂潮正要褪去,我却一脚踩在山顶,买入的时候,几乎是买在股指的最高点上。

2.买了自己并不熟悉的分级基金

现在回想当年的自己,真是“无知者无畏”,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那个风险承受能力,就听推荐买了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是加了杠杆的,一旦股市暴跌,就有可能触及下折,损失是翻倍的。

如果当时买的不是分级基金,只是普通的权益类开放式基金,我可能被套几年仍有解套的可能,还有用时间换空间的余地。

但分级基金就不一样了,短短一个月经历暴跌和净值折算,我就亏了84%!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再也没能涨回来。

我最近又查了一下,截止目前,这只基金近3年净值增长率-46%,近5年净值增长率-74%,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94%,挺无语的。

(琳达查阅的收益表现)

不过近1年的涨幅很不错,已经上升到100%,如果你在2019年7月份买了它,简直就是搭上了快速上涨的电梯。但我是5年前买的,高点入场到现在,坐的是急速下降的滑梯。

开启我的投资进阶之路

吸取了当年买股票买基金的失败经验,后来我再也不买股票了,也再也不买分级基金,而是调整自己的投资计划。

从2019年上半年起,我开始分批买入权益类基金,绝大部分都是混合型基金,同时我也把银行理财中的资金逐步挪到基金上。目前账面的盈利有18.8万,整体的收益率有20%,总算把当年股票里亏的钱补回来了!

接下来我就打算长线持有,期盼将来能有一个好收成。

其实要说这两年我最大的收获,倒不是账户的慢慢回本,而是这段时间不断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我读了很多关于基金投资的书,也学了很多课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张潇雨的个人投资课》、《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课程里有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择股是很难的,不适合普通人去做。分析师对于90%以上的公司,或者推荐你“买入”,或者让你“持有”,用常识也能判断,这些评级显然是不合理的。华尔街对公司给“卖出”评级这件事非常保守,所以数量常年很低,没有人想得罪自己的真正金主。”

做投资,尤其是个人做投资,特别要避免择时,避免押注短期的市场走势。

大家都喜欢巴菲特,但我更喜欢巴菲特身边的智者芒格,他有句话很值得琢磨:预测一件事会不会发生,永远比预测一件事什么时候发生,要简单得多。

我的这些基金收益不错...

说不上经历过大起大落吧,起码也是尝过大亏小赚滋味的人,我也一直在反思,一直在完善自己的投资思路,最近我就总结了自己对市场和投资理念的一些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

(1)我购买基金的大前提:看好股市长期运行的趋势。

虽然现在股市中短期多有震荡,但总体来说,长期趋势是看好的,这是我买基金的大前提,有这样的前提,我才会有胆把家里大部分的理财和存款转成权益类基金。

当然,购买基金的这部分资金是我3年内都不会有其他重要用途的,就算一不小心暂时被套了, 我也等得起。

(2)更倾向于买主动型基金,而不是指数型。

之前看不少财经大V都推崇指数基金,我就在去年上半年买了一些,比如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汇添富中证500等,持有了小半年,发觉业绩并不怎么样,甚至远低于许多主动管理型基金,我就把它们全部都替换成主动基金了。

现在我的持仓中,收益比较好的有这些:

(琳达持仓中自我感觉不错的基金)

我得声明啊,这只是我自己的持仓中我觉得比较不错的基金,并不是推荐哈,毕竟大家的进场时机、账户资金都不一样,谨慎参考。

我买基金后也不是完全不管了,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对自己的持仓进行重新评估,如果3~6个月的业绩都很一般,那就把它转换成其他业绩好的基金。

我认为业绩好的标准是这样的:3年、1年、6个月业绩优秀,3个月、1个月业绩良好或优秀。如果你有不同观点也欢迎跟我讨论。

现在我一共持有20只基金,其实我知道就算为了分散投资,这个数量也有点多,但是我实在割舍不下,就像女人对待自己的衣服一样,哪一件也舍不得送人,先留着吧,看它们哪只表现不好再抛弃它。

(3)不贸然追热门行业基金。

我现在买基金更倾向于买非行业基金,而不是行业基金,我知道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好的行业基金,比如今年以来医药都涨疯了,但我没买医药主题,不是没看见,但也不敢贸然就去追高,可能这部分钱就不该轮到我赚吧。

这种心态也是经历过大亏之后才慢慢修炼出来的,我觉得有这种心态挺好,起码能让我时刻保持理性,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市场里,理性真的很不容易。

(4)偏好买老基金,而不是新基金。

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喜欢买净值低的基金,或者买新基金,其实这是沿用了炒股的惯性思维,觉得便宜的好,新的好。

但我作为过来人,越来越明白,基金净值越高,并不代表基金价格高,不值得买。净值低的基金也不少,一直低着涨不上去能有什么用呢? 另外就是新基金的问题。如果我看好一个基金经理,他名下管理多支基金,又即将发行新基金,我更倾向于购买他名下收益率最高的那只老基金。

不是有句话说嘛,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情人都是老的好,我觉得基金也一样,也是老的好。 我以前也头脑发热买过新基金,还是封闭3年期的,已经持有一年了,收益平平,远远低于同类平均,想卖还卖不了,干着急。

以上就是我自己买基金以来的一些经验和感受,投资没有绝对的对错,我的经验也不是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有总结有提炼,总归是能督促自己进步。

人呐,一生中能碰到大牛市的机会也就只有几次,最近市场相对表现还不错,我就希望这一轮行情不要让广大基民失望吧。

相关证券:

(来源:养基小天才的财富号 2020-08-11 15:57)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