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弄懂这些逻辑,你可能才会真正懂得基金投资
博道基金
2020-04-28 10:14:49
  • 2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直播干货太多,所以小博特意再复盘一下。本期《慢富道》邀请的是博道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量化高级投资经理何晓彬。何博士用了1小时15分钟的时间,耐心专业地讲明白了一件事:

长期来看,公募基金为什么能帮您赚钱?

是因为基金公司优秀?基金经理能力强?

是,也不是。

公募基金长期能赚钱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您,智慧的您,拿到了承担风险的溢价。您持有了资产,承担风险,最后获取了对应的风险溢价,基金的长期收益正是对这种风险承担的补偿。

搞明白基金赚钱的逻辑为什么重要

过去二十年,多数人对买房子慎之又慎,决策过程应该都是一再衡量,比如位置、房型、学区、房贷利率等等,优势劣势列举一大堆。但是,对于同是家庭资产的重要部分——基金投资,却感觉更为随意。

那我们就试着把基金投资说透说白,以求直接帮助到基金操作。

作为一种组合投资方式,我们持有的基金,其底层持有的资产是股票和债券,所以长期而言基金赚的是底层资产的收益。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8/12/31-2019/12/31。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这是某产品2019年年报披露的持仓组合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这是一个标准的基金组合配置表,里面持有的资产类别有:股票、债券、现金等。这些资产类别,拉到长期收益的视角,都能赚到它资产属性的钱,这就是贝塔,也叫做风险溢价。

上表则更为明显。这是美国市场1801到200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名义GDP是5%,股票资产实际产生的回报是6.7%,名义回报8%左右,而债券的实际回报是3.5%,名义回报5%左右。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因为没有票息扣除通胀后长期是没有收益。中国市场也有类似的结论,数据统计区间是2005年到2020年一季度,股票资产名义回报是8.5%,信用债名义回报是4.8%。

也就是长期持有股票和债券,就会获取资产风险溢价,这是长期持有基金能赚钱的主要原因,赚的就是风险溢价,因为你持有了资产承担风险,最后获取了对应的风险溢价,是承担风险的补偿。

不同资产的风险溢价不同,所以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可预期收益不同。

关于风险溢价

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具体化就更好理解。资产风险溢价大致有三种:通胀风险溢价、利率风险溢价、增长风险溢价。

现金大家都能理解,除非是假币,否则现金是最安全流动性也最好,它一点风险没有,所以是负的风险溢价,因为通货膨胀会吞食现金的购买力。类似的还有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短周期的定期存款等现金工具,大致都是负通胀风险溢价,长期而言很难跑赢通胀,而持有黄金等商品大致能够获取通胀风险溢价。

着眼长期,我们更推荐权益和债券资产,因为他们能获得相对更高的风险溢价。注意强调是长期,因为只有长期视角下这些规律才是资产的本质。利率是经济活动冷热的调节器,利率债能获取利率风险溢价,信用债由于企业可能存在经营失败违约风险,所以能获取额外信用利差作为风险补偿。

而股票是公司股东的凭证,可以近似理解为一个票息不定的永续债,本金不能索取,现金流回报不稳定,因此有更大的不确定,所以它需要有更高的风险补偿,所以我们看到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更高。股票的现金流回报主要来自于分红,而分红来自于盈利,所以长期而言股票资产回报来自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盈利才是股票价值的中枢。由于企业盈利是经济体增长的微观缩影,所以股票风险溢价也称为增长风险溢价。

由于经济增长是经济体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成果,所以长期而言增长风险溢价最确定也最有价值,因此资产配置决策中股票是核心也是这个道理,理解了增长风险溢价,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要重点关注权益资产。


波动本身不完全是风险,承担永久性损失才是风险

所以理财本质上就是把现金投资到有更高风险溢价的资产,因为承担了风险能够获取风险补偿,从而实现保值增值。这也是为什么每次股票市场大幅波动、情绪恐惧的时候,大家都会建议动作上贪婪一点,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会得到更高的风险补偿。

这里需要了解波动和风险的关系,风险是不确定性,学术上把波动率定义为风险,确实波动会产生不确定,但波动本身是中性词,因为只有波动才能产生向前的能量,当然啦,最重要的是要在波动的不确定中甄别确定的价值,要尽力避免的一种情形,就是波动中产生的价值毁灭,这其实就是风险管理的过程

比如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书上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能帮助我们理解波动:

一个人从1米高的凳子上跳下,然后重复19次,总共20次的跳跃并不会产生致命风险,但没有人可以从20米高的楼上跳下。因此波动本身不完全是风险,承担永久性损失才是风险。

所以承担风险溢价的同时关键要做好风险管理。

金融是管理风险获取收益的行业,首要管理的是资产价值毁灭的风险,比如避免财务造假、信用违约、杠杆穿仓等产生价值不可逆的肥尾风险。其次金融产品本身一些条款也极易产生风险,比如合同到期、平仓线等,如果不熟悉规则很容易产生重大风险,比如2015年场内分级基金下折,还有这次原油宝事件都可以理解为金融产品本身引致的风险,估计不少投资者应该第一次参与原油宝,甚至可能还不知道原油宝有到期一说,更谈不上去了解期货临近交割期还有逼仓风险,所以金融产品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很有必要。

当然正常波动的风险也会产生显性不佳的投资体验,比如净值往下波动50%,创新高净值要上涨100%;净值往下波动10%,创新高只要净值上涨11%,创新高需要的涨幅越大,对应等待的时间同样越长,这极度考验投资者的耐性。我们举一些极端的例子,07年高位发行的某个股票基金,净值最低0.51,2015年恢复面值,最新复权净值1.77;某个QDII基金最低0.32,最新复权净值0.72,十几年过去仍然没有恢复面值。

基金管理人的核心价值是输出超额收益

既然长期回报是来自于持有资产的风险溢价,那基金管理人的价值在哪里?

答案是输出超额收益。

提高产品的超额收益后,产品的风险收益比会显著提升,也会产生更好的产品持有体验,这是基金管理人的核心价值。我们总结为发挥专业能力,创造客户价值。

(数据来源:WIND,截至时间:2020年3月末。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所有阶段。)

(数据计算区间:2005年1月至2020年3月,采用万得基金指数)

为什么基金管理人能够创造价值,道理在于专业分工,基金管理人通过更专注的研究获取超额收益,贡献增加值。

我们统计了一个大数,结论相对清晰,总体而言,过去十几年基金管理人创造了不错的超额收益,体现了专业价值,用1.4%的费率交换8%的超额收益,对投资者而言是合算的,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增加值。

那具体超额收益从哪里来呢?

教科书上写着超额收益可以拆解为两个来源,一个是研究的深度,一个是研究的宽度。

基金管理人有着更强大专业团队:

1. 行业研究

研究体系上会做专业分工,一般由具有专业背景出身的研究员覆盖一个或者几个行业,特别是医药、科技、化工等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辅助日常调研等深度基本面跟踪,能够产生更深刻的见解。

2. 量化手段

基金管理人还可以充分运用数据和量化技术的手段,覆盖更多股票,寻找更多规律,AI机器学习这些先进武器都会被运用来创造生产力。当然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转化率,这取决于基金管理人整体投研转化效率。

总之,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基金管理人的超额收益来源:持续的研发投入创造价值。基金持有人要做的是耐心持有。

以上,理解了基金赚的钱来自哪里,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为什么基金要长期持有。所谓信念要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接下来时间就是你最好的朋友。

我们总结一下,有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您所购买基金的核心收益来源,其一是底层资产风险溢价,即股票和债券的贝塔收益,这个长期可信,其二是基金管理人专业能力创造的超额收益,这个是基金理财风险收益比体验提升的关键。认识这两点能帮助我们更加长期坚定基金理财之路。

2、波动本身是中性词,只有波动才能产生向前的能量,但要尽力避免的一种情形,就是波动中产生的价值毁灭,所以风险管理也十分重要。

3、我们强调时间的价值,风险溢价靠时间慢慢兑现,波动靠时间慢慢平滑,以长期的视角能帮助我们看得更远,时间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最后,是何博最想说,也是小博最想说的,基金理财就像孤独的乌龟在与时间竞赛,找到正确的方式,贵在坚持,坚持长期复利,慢富其实是相信滴水穿石的财富能量。


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评测,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请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务必仔细阅读基金的法律文件(《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来源:博道基金的财富号 2020-04-28 10:14)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