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投资要抓住结构性机会
中原荟
2020-04-04 21:46:48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原创 中原荟 中原荟


“全球还是会面临长时间的下行调整,投资要抓住分化时代的结构性机会。”

——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李迅雷

这次疫情的冲击前所未有之大,不仅仅是对中国,对世界经济同样如此,美国的4次熔断折射着市场对世界经济的担忧。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些现象?经济增速到底会放缓到什么程度?底在哪里,解决策略又在哪里?今天的大咖观点专栏,我们将带来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观点,或许值得我们重视和参考。

1

Q:如何看待美国14天4次熔断现象?

A:这次美国的下跌主要是因新冠疫情在美国的传播引起,由此导致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恐慌。另外,美国股市也已经经历了11年的牛市,累计涨幅巨大,本身也有调整的需求。再者,由于美国经济繁荣带有一定水分,这其中主要是很多企业的举债回购股票所导致股价上涨或利润虚增。

2

Q:美股暴跌与2008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A:2008年的金融危机被称为次贷危机,诱因是房贷下跌,它的表现方式是金融产品爆盘,金融机构无法还钱。

而这一次的情况是由疫情引发,此次爆破的是上市公司集团的资产负债表。起因有差异,并且这次可能更难熬。

现实的背景是疫情下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使得很多行业的产业链都中断了。普通的金融危机不会从物理上阻断产业链,但疫情对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冲击,进而造成了人口流和货物流的阻断,因此这次的情况是具有双重性的,而不是单纯的资金流动性危机,这同时也是流行病暴发导致的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性危机。

3

Q: 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会就此终止吗?

A:目前的背景是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而疫情则是催化剂和加速器,加速了股市的暴跌。一个月内美国标普500的指数下跌百分之三十,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应该说复苏的步伐就此终止了,原来的经济增长是放缓,现在是经济负增长。

4

Q: 如何看待全球降息潮?

A:对付病毒,降息是没用的。更需要重视的是,公共卫生的危机引发工厂停工,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两端同时对经济带来的冲击。

降息也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好,票据流动性便利也好,都是治标不治本。流于“表面”的解决方法是央行降息和财政增加支出,这样可以缓解流动性的恶化,但这解决不了经济层面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应该是从疫情防控下手,可是美国在这方面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疫情在美国现在还处在暴发阶段,这就比较难解决。

采取降息和QE举措的主要是发达经济体,比如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对他们而言,财政政策的空间有限,更愿意用货币政策,通过降息释放流动性,降低社会运营成本,这是无奈的选择。而对中国来讲,选择余地则更多。

5

Q: 中国经济是否适合采取降息策略?

A:财政政策肯定比货币政策管用,但我国即便采取财政政策,同样面临疫情扩散的问题。眼下疫情虽然在中国得到控制,但这一段时间以来输入性病例比较多,仍然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交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后续经济活动还是很麻烦。

至于降息到底效果大不大,这要打个问号。美元指数在往上走,存在美元短缺的情况,如果中国降息那么中美利差缩小,这会不会迫使大家增加美元的需求?第二个问题,目前中国CPI比较高,处在5%的高位,此时大幅降息是否合适?第三,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美国的疫情和政策举措,美国大幅降息,那中国为什么一定也要大幅降息呢?等到美国疫情控制住了后,我们再考虑降息也不迟。

6

Q: 世界经济离衰退还有多远?

A:全球经济大概率会衰退。即便没有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在2020年也预计放缓,早在2019年时便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了。

同时全球各国的矛盾和经济纠纷在不断上演,比如2018年的中美,美国对日本德国墨西哥也上调了关税。当经济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时,各国之间的矛盾就开始突出。因为本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内部出现矛盾,而为了转移矛盾就把内部矛盾外部化,指责出口大国造成了危机。全球经济总体来讲都会出现下行趋势。这次疫情的发生加速了下行趋势,使衰退变成现实。根据现在的观测,美国和欧盟的经济今年都会出现负增长。

7

Q: 怎么看待疫情对中国的影响?

A:这次疫情可以说是百年不遇,它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跟非典相比,非典都算是小级别的疫情了。关键在于我们到现在还不能确认危机什么时候能够过去?虽然中国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海外疫情的再扩散使得我们失去了宝贵时间,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第一波我们已经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做得很好,使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由于海外疫情不可控,对我国带来很难预估的负面影响。

8

Q: 中国经济会放缓吗?后续走势如何?

A:中国经济肯定是会V型反转,但V型本身是下探底之后的一个V型,一季度初步估计GDP增速大概是-10%,如果不加大刺激力度,全年来讲估计只有2%到3%左右。

疫情对中国的经济的冲击比较大,后面两个季度虽然会反弹,且反弹的力度也会比较大,但是受到上半年的拖累,平均下来全年增速也非常小了。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摘下口罩的迹象,难道期待后面几个月突然好起来吗?很难的。

好消息是,近期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实现全面奔小康的目标,提出发行特别国债、适度提高赤字率、增加地方专项债和降低贷款利率等举措,如果这些举措的力度足够大,可以增加广义财政支出6万亿左右,则GDP增速有望超过5%。

9

Q: 如何把握行业投资机会?有哪些建议?

A:首先还是要看估值水平和成长性,今后中国经济一定是消费主导,休闲娱乐、消费升级等。而经济转型过程中,高科技产业的成长性是最好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优胜劣汰是必然过程,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形成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比如像家电行业里大家都知道的格力、海尔、美的已经是头部企业了;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也在形成中;下一步,处在销量下行中的汽车行业,一定会有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投资中要把握结构性机会,而不是赌趋势、追涨杀跌,要更多的抓住结构转型中的产业、地域集聚机会。

10

Q: 疫情如何改变未来中国及世界经济格局?

A:未来从全球格局来讲,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GDP增速相对来讲比较快。这样的格局使得中国和新兴市场在全球GDP份额上升,发达经济体全球GDP份额下降,这也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

11

Q: 如何利用这次疫灾做好中国经济的转型?

A: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不大可能幸免,还是会受到疫情的冲击和逆全球化影响。但中国经济本身来讲,潜在增速比美国高,即便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应该比疫情对美国本土影响会好很多。

另一方面,我们该做的就是把握结构性的机会,比如如何发挥做大新动能,加速产业转型。

此外,疫情也让我们看到居民收入结构上的问题,应该利用这次疫情冲击,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这对于消费的改善是有利的。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中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更多支持,带动消费、带动就业,目标还是稳就业和稳增长。

李迅雷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李迅雷,《新财富》首届“杰出研究领袖”。1991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后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金融研究,跨国公司、汇率、国债及国债期货、证券市场。现为中泰证券旗下齐鲁资管的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来源:中原荟的财富号 2020-04-04 21:46)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