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又是海尔? 中国版“生物安全”引发全球产业波澜
创投智汇
2020-04-03 12:48:16
  • 9
  • 70
  •   ♥  收藏
  • A
    分享到:

2007年,对外经贸大学出版了一本图书《中国企业“走出去”》;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

其后的10余年时间,“走出去”在中国各行各业蔚然成风。也正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元的切入全球竞争生态,话语权日新月异。

期间的经典案例,是2016年,海尔集团斥资55.8亿美元,收购GE(通用电气)家电。

海尔是最早将“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输出到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收购GE家电,意味着海尔大规模的向海外输送富有中国产业标签的资本和管理模式。

历史何其相似。

10余年之后,当新冠疫情再度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动荡,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又摆在中国企业面前。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作者,对外经贸大学的蓝庆新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称,中国吸引外资的模式逐渐从“成本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和“制度驱动型”转变。疫情难撼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这也直接抛出了一个新的期许。面对“技术驱动”、“高附加值”、“深护城河”的新产业要求,海尔旗下的海尔生物,又一次成为新的研究样本。

1


高端形象,中国造

2019年10月25日,上海交易所,上市钟声敲响,海尔生物正式登陆科创板。

海尔生物有两个标签,一个是青岛,一个是海尔。

它是青岛首家科创版上市企业,也是青岛的重要标签中国海尔旗下的企业。

而当新冠疫情发生,市场突然发现,海尔生物是一家重要的“生物安全”企业,“生物安全”这个标签,也许在当前的市场更拉风。

3月25日,海尔生物披露的上市以来首份年报。在过去一年,海尔生物在欧美高端市场长袖善舞,中标丹麦哥本哈根大区医疗系统生物样本库项目、爱尔兰农业部项目等多个境外政府采购项目。

这两个项目并不简单,哥本哈根大区医疗系统生物样本库是高端产品项目。海尔生物依托全新一代物联网云芯系列低温产品及方案,达成400台超低温产品的集中采购;爱尔兰农业部项目则是爱尔兰政府采购,对产品的品牌和性能要求颇高。两个项目,亦有利于海尔生物提升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的高端品牌形象。

从产品出口,到品牌产品出口,再到解决方案的出口,三步走意味着三个“毛利率区间”,代表着不同的竞争优势。

随着疫情的发展,中国版的生物安全解决方案,或许成为彰显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切口。在此之前,中国版的方舱医院方案在海外获得广泛复制,中国的产品,已经不再仅是生产制造,不在贴着“低成本”的标签。

且,生物安全正在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球各国的卫生部门、非政府国际组织和政府公共部门的采购,将成为海尔向海外输送“中国解决方案”的重要抓手。

一句话透露了海尔生物的产业理想,“海尔生物在实现公司经济价值的同时,将领先的技术带给用户,为全球儿童基础免疫事业做出贡献。”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19年,海尔生物创新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走出国门,受邀参加哈佛大学医学院国际医疗健康论坛,向全球顶尖机构分享了其物联网转型成果。

2


优势,不那么简单

中国企业“走出去”,一个社会化的症结,多数出口品属于流汗的“低附加值”商品,受制于品牌形象和技术水平,出口商品的价值观感召、标准规则制定以及法制契约塑造等方面仍处于明显的劣势。

人,是产业的抓手,也是中国制造出海新形象的第一触点。

在过去一年,海尔生物升级海外合伙人机制,吸引海外行业专家加入公司共创,推动新网络拓展及资源整合。在团队建设上,累计培训海外本地技术人员超200人,培训用户技术人员超5000人。

基于“人单合一”的理念,这些人作为海尔的产业的触手,也是海尔为全球生物安全带来服务的第一阵营。

这些销售不同于一般的销售人员。

2017年9月20日,海尔集团召开首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最重大的经济活动是物联网”。物联网是麻省理工于1999年提出来的概念,经过十多年发展,2016年被定义为物联网元年。海尔生物,是基于海尔的物联网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样板,也是“人单合一”模式运用的样板。

这些人员,在海尔生物的战略部署中,是人单合一组织模式中的小微。

基于完全不同的企业、员工和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也使得海尔生物能够在更广阔的全球市场互利共赢。他们将海尔生物的产品带给全球市场,也将海尔的品牌形象,乃至中国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带给全球市场。

基于人单合一模式,海尔生物形成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链群组织,各节点同一目标,通过“链群合约”事前确定引领目标和增值空间,事中相互协同倒逼,事后高分享到人,形成自驱体系,激发人才动能。

除了在欧美发达国家之外,海尔生物财报还显示,海尔生物中标也门项目、利比里亚项目、吉尔吉斯斯坦项目、津巴布韦项目等多个项目,正在有效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可持续性。

截至2019年底,海尔生物共有16个型号通过世卫组织PQS认证,入选其全球采购目录。

当年7月,海尔生物自主研发的远程温度监控系统通过WHO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成为中国唯一获得该类型产品认证的企业,并成功应用于乌干达与中非项目。

3


新竞争力,可以预见

怎么样发现财报中的成长信号?

财税专家李文海指出,要从应收账款的指标中寻找端倪。如果业绩增速较快,在项目回款顺畅的基础上,应收账款如果突然出现增加,可以初步判断上市公司业务增长提速或有大单在手。

从财报数据来看,可以从三项数据来研究:第一、海尔生物应收账款增加,2019年较年初增幅78.58%;第二、海尔生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亿元,同比增长88.24%;第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6亿元,坏账准备245.84万元,3个月以内(含3个月)应收账款9635.12万元。

从这三个数据来看,海尔生物应该在2019年下半年至年末,新增项目较多,导致应收账款在财报节点骤然增大;且三个月内回款占九成,意味着市场销售及议价能力显著,并未受到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影响;坏账计提仅200余万,占比甚微,其原因是,采购方多是各国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以及医院、高校与研究机构,与行业特性有直接关系。

增长,是硬道理。怎么从全局去看增长信号?

从数据来看,2019年,海尔生物海外市场实现收入23,029.87万元, 同比增长8.24%。其中,海外经销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019.53万元,同比增长49.67%

这一数据或许相比中国企业每年度的创汇规模仍然很小,甚至在海尔的出口规模中,占比同样不大。不过其业务模式在海外掀起的波澜,却耐人寻味。

在2019年,海尔生物升级海外合伙人机制,吸引海外行业专家加入公司共创,推动新网络拓展及资源整合。

2019年,海尔生物全球新增经销商网络66家,实现了对重点国家的100%覆盖。并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展会、邀请核心客户参观公司展馆并到公司生产基地实地考察等各类用户交互活动,展示公司产品竞争力及研发创新实力,增强合作方信心,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

也有读者发现,海尔生物海外项目业务销售收9,010.33万元,同比下降24.34%。造成这一变化,主要是一位内海外项目业务主要面向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型招标采购项目,期较长存在一定程度波动。

“长期持续性”是王道。大项目有大项目的规律。每一个大项目的完成,获得的口碑积累,都是无价的资产。厚积而勃发。从国际组织援助项目的连续性,以及公司产品方案竞争力来看,海尔生物海外业务,已经万事俱备。

且,东风来了。中国制造走出去,又迎来一个历史契机。

(来源:创投智汇的财富号 2020-04-03 12:4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