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造口罩,为何这么拼
支点财经
2020-02-21 13:23:46
  • 1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口罩是最基本的防护用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据全球产量的50%。疫情发生前,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每天达2000多万只。其中,N95口罩约60万只。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口罩企业相继复工复产,普遍呈现满负荷生产状态。截至2月17日,我国口罩产能利用率达到110%。其间,不少口罩企业还进行了扩产,比如总部位于湖北的上市公司奥美医疗,将口罩的日产从12万只,扩大到了66万只。

即便如此,口罩等防护用品依然紧缺。以疫情重灾区湖北武汉为例,仅医用需要的口罩等防护用品,每日基本消耗殆尽,有的还存在较大缺口。

早前的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联合发文,表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转产,重点生产应对疫情急需的口罩等紧缺医疗物资,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面对口罩等防护用品极度紧缺的局面,不少企业纷纷宣布,要“跨界”生产口罩等防护用品,共同战“疫”。

天眼查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2月12日,先后共有近4000家企业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呼吸防护”等经营范围。

这之中,既有口罩原材料供应商中石化,也有与口罩使用部分相同原材料的纸尿裤企业爹地宝贝,更有此前与口罩毫不相干的车企。

选择跨界的车企还不止一家。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汽车宣布,将联合五菱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无尘车间预计2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此后,比亚迪宣布不仅要生产口罩,还要生产消毒液。广汽集团也表示要为生产口罩出力,预计2月底可生产30台口罩生产设备。

值得肯定的是,车企等企业纷纷转产口罩及相关产业链,是全国团结一心共同战“疫”的缩影,背后也体现出中国制造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企业高效的应变能力,甚至可能催生出新一批行业领军者。

历史有经验可循,2003年“非典”疫情时,也曾掀起一股“口罩潮”。

每天可产7吨滤材(约可制作700万只口罩)、国内最大的口罩滤布生产企业泰达股份,就是当时“口罩潮”的受益企业。

1996年在A股上市的泰达股份,最初以垃圾焚烧发电的生态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化纤服装制造业为主营业务。

“非典”期间,泰达股份开发出了一系列N95口罩、滤材和医用防护服材料,为抗击“非典”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的洁净材料业务也由此成长起来。

本次疫情下,除了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家国情怀,部分跨界转产企业也有现实考虑。


拿车企来说,此次跨界他们“玩得比较大”。

上汽通用共规划设置了4条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产量在170万只以上。除自有资金外,上汽通用还贷款了5000万元支持项目运营。

比亚迪的产能更大,预计2月底口罩日产可以达到500万只,消毒液日产则为5万瓶。

这样的产能,比目前国内三大口罩巨头——稳健医疗(日产约300万只)、振德医疗(日产约200万只)、奥美医疗(日产约66万只)都要大。

对此,有评论认为,众车企之所以在新领域重资投资,与近年来汽车销量不断下滑不无关系。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8.2%。上汽通用和比亚迪也不例外,各自销量同比下滑25.7%和13%。

疫情冲击之下,今年1月上汽通用和比亚迪继续延续低迷态势,两者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5.94%和42.68%。

在此背景下,既可为国出力,又可寻求新业务,何乐而不为?然而,跨界想要做好可没那么容易。如果只是为战疫情或企业“临时救急”,那倒也无可厚非。若要将造口罩作为一项长期事业发展,车企还应考虑更多。

疫情之下,政府对生产口罩等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的企业,有相关资金支持。不仅如此,还承诺对企业多生产的产品,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因此,短期内跨界生产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企业,不用担心卖不卖得出去的问题。

不过,疫情终会结束。数据显示,到2月底,我国口罩日产可以达到1.8亿只。相比疫情发生前的产能,扩大了近9倍。随着新增产能效应的逐步释放,口罩等防护用品紧缺的局面将逐步改善,甚至供求关系会发生逆转。

就像“非典”时期,随着疫情的控制,当时加入“口罩大军”的企业中,有“冲出来的”,也有“撤退的”。

对车企来说,汽车和口罩,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两者的技术、渠道、质量体系等都不一样。虽然车企在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一定优势,但在口罩行业还是“新手”。疫情过后,该如何直面市场竞争,是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记者丨林楠

编辑丨何辉 吴玲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