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易退保
保准老斯基
2020-02-20 17:10:35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最近保险新产品上线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好产品也越来越多。

一些用户觉得自己手里的保单不如新产品合适,就想把手里的旧保单退换新产品。

退保这个事情涉及的问题很多,合理退保有技巧,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

step1:先鉴别旧保单是否适合退掉

step2:再预估一下退保的经济损失

step3:怎么做可以减小退保的损失

不是所有的保单都适合退保,咱们先来说说如何鉴别保单适不适合退掉?

step1:鉴别保单

我们先来说说先说不适合退掉的保单吧:

1、因健康问题不好投保新产品

如果被保险人当时买的是重疾险,现在身体健康情况可能会被新产品加费承保,或把某个病种做除外责任甚至拒保,这就不适合退掉。

手里的保单保障全面,新的保单又贵、保障也不如以前,这就亏了。

2、因年龄问题不好投保新产品

对百万医疗险来说,有的产品可续保年龄能达到100岁,但投保年龄的上限是60岁,如果在60岁以后选择退保,那就可惜了。

因为续保还能有个保障,退保后要想买别的产品,可能会因为年龄不符被拒绝,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3、有过理赔且保障还有效

像重疾险,可以保障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疾病。

如果被保险人之前赔过中症,保单有保费豁免,自己也不用再花钱还有保障,有过理赔再想购买其他重疾险产品也困难,还是留着更好。

简单的说就是,旧保单的保障作用还很大,就不适合退保。

不过,有的用户投保时稀里糊涂的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这个时候就得考虑退掉了。

1、保费支出不合理

一般来说每年的保费支出最好是家庭每年结余的20%,敲重点,结余!结余!结余!

而且这份保单保的也不是家庭经济支柱,比如说父母都没保险,却给家里孩子先买了,保费的支出过大,这种保单就可以退保了。

2、产品配置不合理

老斯基身边就有例子,自己听人忽悠先买了年金险,没买重疾险,后来体检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三级,想买重疾险了,保险公司还不愿意卖。

要知道保险的合理配置顺序是:意外险、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寿险,尤其是对于自我保障来说一定得先买好重疾险再说寿险

3、有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比如说,旧保单的轻症属于附加责任,新产品的基本责任就包含轻症保障及保费豁免,保费也比旧的便宜,这种保单想退保也可以。

概括一下就是,如果自己能买到更划算的新产品,也可以退保。

既然决定退保,就得了解退保有哪些损失,我们可以先预估一下退保的损失。

step2:预估损失

老斯基要提醒一下大家,新保单的等待期没过之前,不要退保

退保损失可大可小,主要是看犹豫期。

犹豫期内退保

一般来说保单在犹豫期内退保,可以说基本没有资金损失。

保险公司在扣除10元左右的工本费后再退回来我们交的保费,一杯奶茶钱,谈不上损失。

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期交的险种。

过完犹豫期退保

过完犹豫期再退保,损失就大了,因为保单会退现金价值,不是已交的保费。

保单前几年的现金价值不会太高,可能你交了几千块钱的保单,退保时连一半都不到。

举个例子吧:96年出生的小王给自己买了10万的某重疾险,缴费期20年,每年的保费是1827元,3年后退保,保单现金价值有1282元。退保的损失等于三年的保费-现金价值,即1827*3-1282=4199。退保损失比保费一半还多。


要知道减少退保损失也是有妙招的哦,老斯基这就倾囊相授。

step3:减少退保损失小妙招

确保银行卡无法成功缴费

我们可以通过变更扣款银行账号或保证缴费的银行卡里没有余额,来防止保费自动扣款。

扣款失败后,保单就进入宽限期,过了宽限期依然没交保费,保单就会暂时失效。

利用好60天宽限期

一般来说,保险合同都有60天的宽限期,可以戳链接了解更多。

课堂第二讲丨聊聊保险合同时间那点事儿

在宽限期内,就算我们没交续期保费,保险合同依然有效,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保险的事故,保险公司仍要承担保险责任,不过要从补偿金中扣除所欠的保险费。

过了宽限期后,只有提出复效才会重新恢复效力,申请复效时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要求重新做健康告知。

如果想退保,可以过了60天宽限期再退,这样就可以享受更长的保障期。

缩短保障的空档期

要尽量在新产品过完等待期以后退保。

像重疾险、定寿这类长期保障的险种,会有最多180天的等待期,新保单过完等待期再进行旧保单退保。

就算在新产品等待期内出险,旧保单也可以理赔,保障就能连上不至于“裸奔”。

要让老斯基说,退保跟骑驴找马似的,找不到马的时候绝对不能把驴丢了。

老斯基说

总而言之,退保可以,但不能在冲动之下就给退掉

一定要成功投保更适合的新产品后,再来处理掉不合适的旧保单,合适的保单还是得留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