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汽车商业评论
2019-10-21 11:12:28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如果零部件还是受限于整车,不管你怎么努力,欧美的强势就永远存在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昨天(10月17日),2019第四届铃轩奖盛典在北汽研发基地举行,铃轩奖评委、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殷承良做了主题为“当前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业变革与突围之路的探讨”的演讲。

他认为无论是整车、零部件,还是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销量已进入寒冬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是不可逆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要清醒应对,不要沉迷在错误的幻想里。他建议各企业抱团取暖。

“如果零部件还是受制于整车,‘整车为王’这个基本逻辑没变,欧美的强势就永远存在,不管做多少,最后转一圈回到原点仍然他是老大。所以中外之争时,如果说单纯的电动化、单纯的智能化,OK,但不管你怎么努力,这个怪圈突不破,欧美他还是老大。”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以下是殷承良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感谢贾可博士给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在这个行业的思路和看法。今天这个命题,我们原来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思考,有一些观点如果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关于中国汽车销量进入寒冬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整车、零部件,还是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基本都已经出现了下滑或者增速放缓,应该说寒冬期已经凉入骨髓。

实际除了汽车销售市场不景气,更深一层次的,整个汽车产业系列政策的发布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今年退了接近75%,到了明年有没有都已经意义不大了,到年底基本上就没了。

双积分制度的实施,我一直对这个颇有微辞,本身一手好牌被打得稀巴烂,目前又有新的变化。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原定的2018年就开始处罚的,结果没处罚反而给国外的整车厂留出了两年的时间,让他们从容布局,后面我们还会说到电动化带来的一些危机和危害。

合资企业的股比被取消,这个时间点在2022年,彻底的以乘用车取消为代表,还有三年的时间。进口关税大幅下降,中美只有美国除外,其他都是降低的。尤其是欧洲,对我们传统汽车的一些零部件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允许外商独资建厂,这件事特斯拉已经看得出来,Model 3马上在上海大规模出货,这个对行业影响是巨大的。汽车的准入制度,这个变化也非常多,有不同的解读,对于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项目监管,这里反而对整个零部件行业影响非常巨大。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这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形势反而是有利于国外车企的竞争,而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这些政策组合下来,加上市场,影响非常大,压力反而是加大的。

国际大环境里关于中美,事实这里解读非常多,但是我们觉得,科技、技术逐渐走向脱钩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法国前总理德维而潘,他关于这个东西有一番个人见解,我还是比较赞同他的观点,有可能最后中美之间科技体系会发生分杈。我们国家很多相关的东西,比如智能汽车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等等这些都是都是受制于人的,这个可能会影响比较巨大,后面会简单提一下。

由于汽车本来就是百年老店,都是欧美体系下的,骨子里的基因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总体上还是按照这个思维,但是我们必须要说,在未来应对的过程之中有这么几个幻想,五条幻想,应该说是错误的。实际绝对是不可逆的,幻想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结局,汽车工业里我们怎么应对这些事情,时间关系我们不一条一条的去解说了。

汽车的发展趋势,一直都讲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我觉得,不光是这四化,更多的其他的几化也会影响,比如个性化的发展、大规模信息化,这里网络化、信息化绝对不是一回事,网络化只是把它连起来,信息化是由此带来的其他产业链附加值巨幅的增长,是百倍、千倍的,所以这里我们特地给它分开了。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另外,汽车已经不再是普通单一的交通工具,往其他方向发展,它就是一个大的终端。所以在未来汽车行业里,它不仅仅是“四化”,应该说是“八化”的发展。分别来说。

电动化。大家一直认为电动化是应对节能和环保,这句话对不对呢?绝对正确,但是只是一部分,还没有诠释所有的概念。电动化里还要应对我们能源安全的问题。最近台湾老在扎刺,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短短几年之内回归了会出现什么问题,你的油路还会畅吗?

电动汽车真的是从国家角度上非常非常重要,到了那个时候会被封锁的,那时候电动车则是必经之路,所以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电动化里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发展,但是电动化本身没有改变整车为王的逻辑。今天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我们应该跳出汽车行业,站在行业外比较高的地方来看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些困扰我们就能看得明白了。

电动汽车发展从“八五”期间就开始了,到今天“十三五”已经是30年,不是20年、也不是15年。表面上看,世界上产量我们各方面都是第一了,但是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危机,前面我提到了,“双积分”给欧美人赢得了宝贵的两年时间。

今天上午有同志说2016年就开始,是,那个时候国际上突然转向了,因为那个时候中国讲“双积分”已经是威胁到了中国最大的市场,以后没有电动车,我们积分没法补齐,那时候讲的是2018年不行我要罚分了,所以把欧美厂家吓坏了。

他们最后拼命公关,四个国家联合起来向中国政府、中国工信部进行施压,我们普通老百姓可能不知道后面压力多大。德国总理几次访问到中国施压,我们领导人到欧洲开20国会议的时候又被施压,还有各方面的东西。

这里面有大的问题,加上我们行业内有些人士是投降主义,最终结果是“双积分”晚了两年实施,晚了两年就是罚分,给以德国为代表的腾出了宝贵的两年时间,大众MEB平台在上海已经建厂准备投产了,并且他们整车比你强,品牌的优势比你强,他的溢价能力比你强,他其他的东西零部件的这些比你强。

有哪位知道他们管有些重要的零部件厂商,比如联合电子、比如CATL,他们的价格是中国厂商的多少知道吗?那个价格真的是让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跟他们竞争,其结果就是,等到明年这个东西出来了以后,有可能他是分分钟就颠覆了你30年的新能源方面的优势,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补贴也没了,你怎么去拼,零部件它比你便宜得太多。

所以我们说,电动汽车由于整车为王的逻辑没有变,整车厂就是老大,最终的结果仍然会回到一个历史的原点。从整车的角度上,欧美的企业会比你强,把你原来的优势成果抢占掉。

智能化。智能化完全是全新的产业,大家也朝这方面快速地发展。但是它在产业上很重要的同时我们仍然看到,智能化的本身在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它仍然没有改变整车为王的基本逻辑。

所有的零部件公司,整车里面来做这个主导,到今天仍然是“All in one”,全部装在我整车上,我来规划,看路整车识别、看人整车识别,所有的逻辑都是我们整车在控制,最终的结果仍然一定会回到原点。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就是说零部件还是受制于整车,只要这个基本逻辑没变,欧美的强势就永远存在,不管做多少最后转一圈回到原点仍然他是老大。

所以这点上我们中外之争的时候,如果说单纯的电动化、单纯的智能化,OK,不管你怎么努力,这个怪圈突不破回头他还是老大。我们做了一下统计,基本上目前为止真正量产里边准备做的,无论是毫米波激光雷达还是其他,绝大部分还是欧美的零部件巨头,美国的芯片完完全全把持,汽车里面核心的传感器里面欧、美各占一半,反正没咱们什么事。

网联化。汽车的网联化可能对中国反而是优势比较明显,并且潜力巨大,也是在这里面较量的重要途径。尽管互联网发明在美国,基础科研在美国,有比较优势,但是有一条,互联网的应用这点确实我们把美国人、日本人、欧洲人、澳洲人可能甩出几十条街,至少几条街。

现在由于5G的原因,我们在这些方面是远远比欧美的世界其他国家要强得多,而且现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仅仅一个月前咱们国家刚刚发了《交通强国战略纲要》,请大家仔细去研究那份文件,在这份文件里,汽车行业相当于整个大的交通领域的节点了。

所以我们就在说,跳开汽车行业你才能看明白,汽车行业里“整车为王”这是那么多年的,一旦跳出来,把汽车变成大交通、大城市环境里面的一个字节的时候,“整车为王”的逻辑就变了。

过去“整车为王”一头一尾,整车厂是老大,欧美肯定比你强,最终的商业模式上也就是两个赚钱的,第一,整车卖出去了赚到钱,第二,4S店卖零部件和维修的钱,赚两道,这个地方都是主机厂控制,所以他强,你永远回到原点比不过他。

但是今天由于整个大交通环境,中国就是这样,汽车在未来应该是交通里面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整车厂的地位已经不是老大,他已经下降到老二、老三、老四了,他只是大的环境里面的一个,这样我们把它的头打掉了。

由于互联互通了以后,太多的商业模式,太多新的东西进来了以后,赚钱已经不是卖整车赚一道钱,也不是零部件赚第二道钱,而是太多其他可以赚钱的,因此头和尾一打掉以后,这才是真正中国式发展的希望。

这里由于5G建设的优势,制约汽车的网联化技术上做一些事。但是有一点可以想到,整车上成本反而降低,原因很简单,由于5G受美国打压,我们把原来的设想已经提前2年,而且我们同时不光是覆盖手机,同时覆盖了车的应用。

懂5G的同志都知道,一个大三角形,高带宽、大容量、低延时,在同样的装备里是三种东西都覆盖,天然把这些基础设施建上去了,仅仅覆盖手机收回不了成本或者很长时间,由于这样的原因,天然的就把车的一些应用会加进去,这个时候我们的基础就有了。

大家可以想象到,咱们推动互联互通车联网通讯,作为国家标准大量的推进,这个时候只要车上都有提盒,到路口、到交通、到方方面面,对方直接告诉你了,我现在车速多少、哪个方向、还有多长时间,还用得着你用这些雷达等等其他东西识别吗?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而且我们很多东西就可以简化,成本反而大幅度降低,这些方面还可以带来其他的问题。因此,网联化,加上交通强国总体这样的规划,实际对汽车行业可以带来一种颠覆的。

大家千万别认为这个时间还早,如果你要这么认为你就错了,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大幅度的在做。以上海为例,已经在虹口区,现在就实现了全覆盖,明年5、6月份的时候,整个全上海全部覆盖,这些基础设施上去了以后,现在觉得我们整车厂现在才布局网联化,你已经晚了,而且晚得很晚了,所以在这里要提醒注意。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汽车行业的基本面还要有清晰的判断,它是比较好的。第一,中国的销量最多的时间达到接近2900万,第二名美国,第三名欧洲,第四名日本,第五名印度,整个欧洲都算上去,加在一起才是中国的产量。就是说中国的产量相当于第二名到第五名之和,这个基本面很厉害。

所以哪怕是巨大洗牌了,死掉就死掉好多人,但是最后剩下来的一定日子很好过,反而是非常好的东西。

我们在5G为基础的,以后讲的是人、车、网、路、端、云的大融合,汽车仅仅是整个大融合产业里面的其中一个点而已,所以在这样一个东西,一下子把我们整个的空间、我们整个对这个东西的认识就全打开了,那个时候干嘛一定还想到仅仅是车里面这一点事,你是不是可以做车和外面相结合的这个地方。

原来“整车为王”的时候,整车是老大,零部件老老实实听话。现在路边的东西用听整车的吗?中国建网以后,变过来,车要听整个环境的,所以车我刚才说了,整车不是老大,你变成老二、老三、老四了,就是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而这样一个逻辑是对整个中国大的产业融合我们带来的机会是远远比一个汽车产业大的多得多的。

非常同意现在回到眼前,企业必须联合、必须抱团取暖,要相互协作,解决资源部足的问题,合纵连横。

微观上,对一个企业、一个零部件厂家来说,要挺过2020年今年开始的关键点。要到2022年之前,2022年我刚才说了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我们国家汽车的彻底开放是在2022年,整个完全都放开了,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这3年,而且这个是寒冬期,由于政策的原因、由于市场的原因、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原因、由于国际上的原因,都交织在最近这两年,怎么办?

普通的零部件厂商,第一,请你保证现金流,确保资金链不断。第二,现在不要想着盲目扩张,活着最重要。第三,抱团取暖,找个好买家,如果你自己觉得不行,先把自己给卖了,趁你还可以有口气的时候。第四融资渠道保持畅通,注意融资安全。第五梳理上下游关系、加强优质关系、切断不良关系。

现在的零部件考虑,别跟人家说,我已经给全国20个厂家配套,越是配套的多,对不起你越是糟糕,如果你给上汽大众配套,不错,给上汽配套,不错,给北汽配错,也不错,但是如果你给正泰被套、给力帆配套,赶紧跑,切断不良的东西。有一句话,台风来了猪都要吹到天上去了。

从宏观来说,抱团取暖以后有几条:第一,必须补充短板,掌控一些核心技术,比如智能网联、新能源,从环境感知、决策等等这些方面,带来非常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可以布局的,而且由于是跟互联互通有关的,因为研发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现在赶紧去做,时间上还来得及,或者有机会。

危局当中有重大的机遇:第一,我们仍然是世界第一市场,等于第二到第五的总和。第二,洗牌之后,肯定要洗牌,我们曾经说过,在去年有人统计过,5月份大概全国有影、没影的整车厂家530来家,这里530家是什么概念?洗牌之后留下来的企业集团就会变成世界巨头。

另外我们也知道,现在到处都在搞汽车,由于好多都是非良性的资产,过去都是地方保护,现在洋鬼子进攻中国,我们现在开放的结果是,原来连上头都没有办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现在被洋鬼子把这个篱笆墙踩了稀巴烂,他要过来割韭菜,我们能不能2022年之前自己先割一道韭菜,别等鬼子割韭菜,对国内的强者反而也是巨大的机会。

如何打破整车为王的逻辑?

另外长三角珠三角地理优势比较大。结束之前举一个例子,我们建议上海和长三角怎么做。

先梳理你自己的优点、缺点、优势、劣势,我们在这里说,可以看右边这张图,在这里全中国最好的整车厂,如果从合并报表来说,2017年超过200万台车的有5个,其中有4个在这个区域,上面有上汽集团、下面有吉利集团,左边有江淮、奇瑞,还有一大堆的造车新势力,好一点的都在这个区域。

再看零部件,70%的零部件产值是这个区域贡献的。首先,基本面这个地方汽车是最好的。长三角主题化是中央重大的决策,这样一个过程,自贸区大规模的扩区,好多利好的东西全部都在这儿,现在我们就在想,在上海要建立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在长三角建立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应该这个是做过深入仔细判断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就在说,未来我们会如何行动?

第一,最重要的是人才,这点我非常同意华为的做法。首先先抢的是人,第二抢技术,第三抢优质企业,洋鬼子过来要割韭菜的,我们也要去割,而且抢在他前头去割,抢优质企业,最后自然而然的地盘就到你头上了,最傻瓜的就是现在出手投资多说多少、跑某个地方投资多少、扩大多少地盘,那个是最蠢的做法。

这是我的一点浅见,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的财富号 2019-10-21 11:12)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