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影视行业
吴小生读财报
2019-10-12 14:44:22
  • 3
  • 4
  •   ♥  收藏
  • A
    分享到:



搞学术之前,先说两件小事:


Ps:更新一次交易计划:准备下周一减仓3%的养元,加仓10%的【大生物】和3%的【书店】,交易完成后,养元的总仓位降低到5%。【大生物】的总仓位提高到13%,【书店】的总仓位提高到8%。


此交易计划仅供参考,请独立思考,据此交易买卖盈亏自负。


1


不知道大家这个长假过得如何,我把正能量三件套(祖国、机长、攀登者)都看了一遍,从头到尾洗刷了心灵。


凭心而论,虽然这几部电影在故事情节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拍摄水平和演员演技都非常到位。今天借着黄金周票房大热,谈一谈影视这个行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十一假期七天,中国的电影市场连破了2个记录:


一、总票房:46.37亿元 ,近年来十一档票房最好成绩:


二、十一档观影人数:1.24亿人,同期历史最高



《我和我的祖国》票房超过20亿,中国机长也逼近20亿的水平,这是什么概念呢?2018年整个十一档总票房都只有20.19亿!这两年单部电影的票房连连刷出天际线,以前连20亿票房的记录都难得一见,现在没有个二三十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黑马。


甚至有人基于此,喜大普奔地认为我国的电影市场已然复苏。


但即使如此靓丽的票房数据还是没能提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A股电影公司股价,周二开盘后迎来如丝般顺滑的跳崖: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股票今天整体的表现:



涨幅最高的是光线涨了14%,其他大多都是负收益,简直不忍直视,大半年都白干了。


扎不扎心?


生叔感兴趣的行业有很多,但如果你让我选三个坚决不碰的行业,那么影视传媒必然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影视传媒特指电影的出品和发行公司)


也一直有读者问我,选股都是用什么指标,我说我不用指标选股,我第一是看商业模式,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来讲讲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视角来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好生意。


所有用来评价商业模式优劣的方法都可以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1)赚钱容不容易

(2)有没有定价权

(3)你霸占别人的钱,还是被别人霸占钱(现金流)

2


先是第一个问题,赚钱容不容易。


科普一点行业小知识,关于我们国家电影这个行业的票房分账规则。


雁过拔毛大家都听过吧,说的就是每一部电影都会有好几个团队(公司)在运作,所以收到的票房这帮人会按照优先顺序,每个人都撸一口。


那么一共会有哪些参与者呢,我下面贴一张图:



举个栗子,一部影片最终的票房总额,比如是1个亿,首先要向国家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以及3.3%的特别营业税。以上两项合计5% 3.3% = 8.3%,剩下的91.7%才开始分账,也就是9170万。


在剩下的票房中,院线和影院一般分别抽掉7%和50%,别惊讶,这个产业链当中影院 院线为代表的渠道方就是最强势的一方,剩下还有43%,就轮到制片方和发行方来分,大约是4300万。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约定收取总票房5%-15%个百分点的发行代理费用。就算15%好了,一扣除,那么最后还剩下的28%才是制片方的(2800万),也就是说,作为一部电影投资额最大,承担几乎所有风险的制片方,最后到你手上,可能毛已经被拔得差不多了!


这还不够,不是每部电影都有那么”正能量“的庇佑,有的时候某些影片在某个档期处于竞争劣势,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和/或发行方承诺给影院和/或院线返点,一般占3-5个点,使其原来占57%的份额提高到60%~ 63%,制片方就剩下可怜的23%-25%。


除了影院以外,这个行业真正站在金字塔顶峰的势力是什么呢?——明星。


我们都学过,资本家是要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员工的工资即是企业的直接成本,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天平的两端,当员工获得的报酬越高,股东分到的利润自然相应越少。


而一部影片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你股东,而是导演、演员和整个剧组。


我们知道一个东西的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们来“物化”一下明星,把明星看成是一家影视公司的原材料,那么这种原材料就是相当稀缺的,稀缺带来的就是极高的成本价格。


你以为演员只是仅仅领那么1、2千万的片酬?那我告诉你,演员和导演“带资进组”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台面下的规则。有的时候演员和导演的分红比你一家主力出品公司还要多。


好的生意对上下游应该都有极强的议价能力,而电影制片公司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对上要想尽办法讨好演员和导演,下游又被院线卡住咽喉,真是太苦逼拉!


根据上面的资料,制片方最终可以分到30%左右,那么也就是说,一般最终票房要达到总成本的三倍左右,才能盈亏平衡。投资1个亿的电影需要3个亿的票房支撑。


2018年上映的500部影片中,票房超过3亿的只有45部,2017年上映的470部电影当中票房过3亿的只有50部,相当于是1/10的概率。


一部电影能不能赚钱,就像是做风险投资,几乎不存在“必胜模型”,因为影响的参数实在是太多了。因此这是一个投入高度确定并且会越来越高,但产出很不确定的生意。


例如,集结了李连杰、黄晓明、范冰冰、梁家辉、古天乐、杨颖,投资总额高达高达7.5亿元的《封神传奇》,电影未上映之前,高喊着25亿票房,最终不负所望斩获了2.84亿票房,离小目标只差了22个亿。


还有之前华谊兄弟砸下4亿元的《摇滚藏獒》,投资额比《罗曼蒂克消亡史》《陆垚知马俐》《我不是潘金莲》加起来还高,最终摘取了3962万元票房的好成绩,呵呵。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一部电影大卖,很难保证下一部也大卖,也很难在上映前准确预测。


我知道很多老铁炒这些电影公司的思路都是这样的:IP好=票房好=业绩好=股票能涨


这里其实有两层问题:


1.IP好是不是意味着票房就会好?


一般意义上,有IP的电影指的是来自于其他领域已经知名的IP改变而成的电影,或者是在成功的作品上拍续集。


我们来看一下影史上国产片票房最高的20部作品,这里面流浪地球是小说改编、战狼2、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前任三都是延续前作的续集,属于有IP系。


而其他电影要么是据真实事件改变(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中国机长),要么靠演员或者导演的号召力,和IP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热门大IP《盗墓笔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七月与安生》电影票房却不愠不火。


为什么这些电影,本身是很热的IP花了很高成本的营销,还是不行?


生叔觉得是因为拍摄的质量、演员的演技有硬伤,观众不会买账,所以事实证明IP这个东西和爆款电影之间并非是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2.票房好是不是意味着业绩就会好


关于这个问题,最为鲜明的方法就是拿历史上几部爆款电影来作为例子,看看它背后的公司到底因为这些电影爆红赚到了多少钱。


2017年7月上映的《战狼2》,票房56亿。


著名的北京文化既是这部电影的联合出品方,又是这部电影的发行方,电影上映后股价连拉3个涨停板。然并卵,据年报里披露,这部电影给北京文化带来的营收贡献为3亿元,但净利润从上年的5亿反而掉到了3亿,光影视经济成本就增加了3个亿,完全覆盖掉了战狼这部电影带来的贡献。股价直接一副死样死给你看。



啥!?不是说好的30%分成呢?怎么就拿到了7%?


事实是什么呢?大家要明白,通常这种大制作,预期高的电影,它的出品方和发行发都不会只有1、2家公司。


很显然,战狼这部电影一共有14家出品方 7家发行方,下面这张表格是列出的部分参与公司。


每一家在里面都只能喝点汤。



而《红海行动》这部票房36亿的电影,光出品方就多达32家。


流浪地球》,票房46亿,出品方分别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郭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四家公司。


最终中影在里面分到的钱大概是在2.7-2.8亿元,大概为总票房的6%,中影年营收的3%。



再比如,去年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2》,票房也高达34亿,最后分到出品方那里是10亿左右,万达作为占比50%的出品方分到5亿,而导演陈思诚分到3亿元,演员王宝强分得2亿(心疼宝宝,终于翻身了)。这么一算下来,万达分到的钱差不多也就是15%左右。


很多电影制片公司,一款爆款带来的收益贡献,还覆盖不了同年拍摄的数部烂片打水漂的成本呢。


所以,爆款救不了影视股,爆款电影对一家影视公司中长期的业绩不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如果你还是纠结于简单的“IP好=票房好=业绩好=股票能涨”的话,就too young to simple了。


正是因为影视公司的这种特征,所以市场连给它定价都非常困难,因为电影公司本质上是项目型的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盈利性都是高度薛定谔状态,DCF根本不适用,如果按照PE来定价,它是很难享受到估值溢价的,国外给这种公司的PE一直也非常低(10-15倍)。


如果市场不能给一家公司定价,那么它的股价只能随波逐流,偶尔炒一波影片大热的预期,然后再归于沉寂。

3


有没有定价权


我们说一个好公司,它的特点是什么?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有定价权。我的产品、我的服务如果提价提个10%,我的客户会不会跑掉。


影视公司是否掌握定价权?不存在的。


下面这张是近五年平均电影票价,比未发育的女同学的胸部还要平。



由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寻找娱乐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且不说直播、游戏、户外等其他遇了方式。


就看在线视频平台好了,爱奇艺、腾讯、优酷的会员平均差不多也就是20元一个月,一个账号全家人看。电影票一张30-40元,按人按次卖。如果你涨到50、60元会怎么样?必然会带来观影人次的大幅萎缩。


在有强大的跨界对手竞争面前,提价无异于自取灭亡。


行业缺乏定价权,就带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这个行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几乎被封死。


影视股在2015年左右疯过一次,当是也不乏出了好几个5倍股甚至10倍股。


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股价疯涨的背后是影院的渗透率大幅飙升,再加上车轮并购下展开的逻辑,反正有的是钱,来造作啊!


疯狂过后,是时代的浪潮退去后的沉寂。曾经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票房增速在2015年到达顶峰后(当年同比大增49%),整个行业进入了个位数的增长。而那些在牛市顶峰,为中国电影工业崛起而献身的散户筒子们,也必须面对惨痛的损失。



之前生叔说过,任何一个行业,我们本质上都能够把它抽象为一个收入创造公式。


电影行业的收入创造公式应该是:


票房=观影人数*观影频次*平均票价


观影人数的提升取决于电影院的覆盖,观影频次的提升取决于消费习惯。


这里我贴两张图。


第一张图是按照一线到四线城市,它的一个年观影人次的情况(单位是亿人)我们看到二线城市最高,2018年有5.67亿人观看了电影,而比较意外的是,四线城市总的观影人次竟然是排在第二的,有3.51亿人在2018年走进了电影院。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电影院的下沉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能挖掘的增量空间基本上到顶了,各位老铁自己回想一下,这两年春节回老家,是不是发现即使在家乡县城/四线城市,也开了好几家电影院?


再看第二张图,这张图也很有意思,右边我用红圈圈出来的是全国总的电影屏幕数量,我们看到每年还在以1万块的数量往上增长。而左边红圈是单块银幕的产出(总票房/总银幕数),从2015年以后一直都是负增长。这就说明,现在的屏幕数量是远远供大于求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了。



你影视行业既没有定价权,行业需求也已经饱和,商业模式又很烂,历史问题一大堆,凭什么走牛?


传媒板块跌了两年了,这个位置估值谈不上贵,但中长期的持股逻辑确实没看到,所以影视板块属于只存在事件性交易和套利的机会,长期投资者看着索然无味的这么一个行业。

4


在市场上摸索了很多年,我才自认为对投资的本质,稍有了解。那就是常常作独立思考,从生意本质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其实每一个行业,都能用上述的这套生意模式框架去深度思考,一旦对商业模式有了深刻理解后,就会发现一些行业并没有乌合之众们口中所说的那么好,而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坚持下去,自然能帮你建立免疫系统.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可能也就不足1%,因为人的本能大多数时候只会让他顺人流而行,风往哪里吹,人就往哪里倒。



----------------------------我是底线------------------------------



(来源:吴小生读财报的财富号 2019-10-12 14:3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