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系大整合:“管资本”运营模式启动
经济观察报
2019-10-12 10:03:53
  • 3
  • 4
  •   ♥  收藏
  • A
    分享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于惠如 中航系的又一次资产重组动作在资本市场上掀起热潮。


10月2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161.HK,以下简称“中航国际控股”)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国际”)计划以每股要约价9港元收购公司全部已发行H股,在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后,该公司将申请自愿撤销H股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10月8日,深天马A深南电路飞亚达A中航善达天虹股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共同发公告披露,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集团”)拟对中航国际旗下公司进行重组整合。即:中航国际、中航国际深圳与中航国际控股拟进行吸收合并。


该次重组完成后,中航国际深圳、中航国际控股将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中航国际承接与承继。上述多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层级将进一步缩短。“这次重组整合,实际上是航空工业集团被列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后,加快推进改革的一环。”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绛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8年12月,国资委下发《关于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通知》,明确航空工业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之一,成为唯一入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军工央企集团。


今年3月,航空工业集团资本管理部部长王学军公开对媒体表示,航空工业集团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把集团打造为发展战略清晰、核心能力强、经营效率高、资源配置合理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进一步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以管资本为主,完善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实现“小总部、大平台、大产业”,形成三级管理架构。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中航国际是航空工业集团旗下收入规模最大的一块优质资产。“航空工业集团率先对中航国际这一板块的管理层级进行整合,说明中航工业集团‘管资本’运营模式开始了。”“这只是一个开头,也不排除航空工业集团会把中航国际的总部从北京搬到深圳。接下来,集团内部也将会有一系列的重组整合动作,”李锦预测。


中航国际率先启动“管资本”运作


今年国庆节期间,中航国际控股的一份公告标志着航空工业集团对中航国际旗下公司进行缩短管理层级重组整合的消息尘埃落定。8日,深天马A、深南电路、飞亚达A、中航善达、天虹股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提示控股股东权益变动的公告更是佐证了这一消息。


上述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公告显示,在今年2月,此次事项已履行完毕发改委备案。9月23至30日期间,航空工业集团、中航国际、中航国际控股等公司董事会决议迅速落地。


提到此次重组整合,中航国际内部员工表示早已接受了这个信息。“谣言从年初传到现在,传着传着就默认是事实了,直到两个月前公开说要合并了,我们也没有接到正式的通知,领导似乎默认了大家得到的是准确消息。”中航国际深圳公司一位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公告提到,该次重组完成后,中航国际深圳、中航国际控股将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中航国际承接与承继。


上述中航国际深圳公司员工对记者表示,自己也是看新闻知道重组完成后公司会被注销的消息,但具体的架构如何调整,目前还在等消息。“只告诉我们要合并了,先把今年手头的工作做完,明年的定下来再说。”


从股权结构上出发,中航国际和中航国际深圳是港股上市公司中航国际控股的两名内资股大股东,分别持股37.50%和33.93%,而中航国际深圳同时是中航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李锦认为,重组整合之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在航空工业集团体系下的定位也将更为清晰。


公告表示,此次重组整合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务院国资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认同了上述提法:“当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关键期,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管资本为主。大型航空工业企业的吸收合并,有利于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四个一批”的重点工作,即: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巩固加强一批。


李锦介绍,作为第三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航空工业集团就属于其中的“重组整合一批”,主要在于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和重组,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航空工业集团官网显示,集团公司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7家上市公司。


王学军此前公开表示,航空工业集团将持续加快重组整合和产业布局调整。以航空产品为主,非航空产品有进有退,打造航空工业的产业链和生态圈。进行专业化整合,形成以核心单位为龙头的若干个航空制造产业集群。


同时推动国有资本向航空主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中。并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手段,完善市场化经营体制,按照“宜混则混”原则在所属三四级以下单位全面推进混改工作。


最后,以管资本为主,完善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实现“小总部、大平台、大产业”,最终形成“集团总部—产业集群—专业公司”的三级管理架构。“在国务院把深圳作为国企改革试验区以及中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中航工业集团把改革的第一站放在了深圳,但这只是一个开头,之后其他板块也可能陆续启动类似运作。”李锦提到,航空工业集团“管资本”运营模式将逐渐形成。


“中航系”资产整合动作频繁


中航工业集团官网信息显示,该集团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产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7家上市公司。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自2008年以来,中航系资产整合动作频繁。在成立之初,航空工业集团即对内部金融资产进行整合,通过股权划转与托管方式,将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产业基金、保险公司置入中航资本。同时,通过收购和参股的方式涉足银行业、寿险业。


2012年,中航投资(已更名为中航资本)成功借壳S*ST北亚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直接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时任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的林左鸣看来,中航资本是很重要的一个业务组合,集团通过中航资本挣钱,来反哺其航空主业。


彼时,林左鸣对媒体表示:“产融结合是航空产业发展的趋势。技术和资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这两个兄弟都强壮了,企业才有可能做到基业长青。我们靠航空主业自我造血来推动航空的不断发展很困难,所以我就必须搞组合,发展非航空的民用产品或者服务业来赚到钱,来反哺主业。”


自成立以来,中航资本参与了多次航空工业集团重大并购、重组,先后投资中航重机、中航黑豹、西飞集团、中航技公司、沈飞民用航空公司、成飞民用航空公司等多家公司。


2013年开始,完成中航电子两次资产重组、航空动力借壳上市等项目的航空工业集团,进入了资源重组整合的快车道。


值得一提的是航空工业直升机业务的整合。2013年,航空工业利用哈飞股份(现更名为:中直股份),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注入航空工业集团所属昌飞、哈飞、天津直升机、惠阳等与直升机生产制造相关的业务资产,并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11亿元,实现直升机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统一规划布局。


2014年,在提升军工资产证券化率的大背景下,中航系上市公司资产运作更是动作频频。当年,时任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的吴献东对媒体表示,未来3-5年时间,航空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是达到80%。


彼时,中航系资产整合的核心逻辑是按照各自业务板块进行专业化整合,将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形成专业资本平台。


2016年,航空工业集团表示,由于政策、市场环境等原因,集团下决心主动退出地产业务,将地产业务整体剥离。自此,航空工业集团启动围绕所属房地产开发类业务资产的重组整合。


截至2016年底,中航地产所属相关地产开发类业务资产实现交割,完成主要重组标的的转让或托管。按照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测算,超过60%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类资产转给(或托管)保利集团。


细数航空工业集团历次资产整合,基本围绕着“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的大方向。


今年年初,王学军对媒体说,航空工业集团历来重视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近年来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完成了20多项专业化重组整合,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超过700亿元,并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过600亿元。


王学军表示,航空工业集团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取得较好效果。除传统市值管理手段外,还致力于探索更多。

(来源:经济观察报的财富号 2019-10-12 10:04)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