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面纱:你找钱的样子,像极了长租公寓
财经下午茶
2019-10-09 16:34:39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短短六周梦碎IPO

WeWork的失败是共享经济的锅吗?

最近,WeWork的上市失败把共享经济又推上了舆论的风口。

像Uber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一样,WeWork花了9年时间试图颠覆人们对于商业地产和办公的固有认知。8月14日之前,WeWork还是当时一级市场估值最高的美国独角兽,价值470亿美元。

按照故事本来的发展,独角兽、高估值、共享经济,WeWork完全有可能成为今年美股市场继Uber之后第二大规模IPO的新经济公司。然而剧情并没有按原计划进行,因估值和商业模式遭到投资者质疑,WeWork的母公司WeCompany在10月1日正式宣布撤回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寻求推迟IPO。

仅仅6周的时间,这家美国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变得一文不值,梦碎IPO。

披着科技外表的房地产公司?

很多人说WeWork的上市失败是因为共享经济不行了。2017年,共享是最大的风口,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医疗、共享住宿、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市场上接二连三出现新的共享业务,一副“万物皆可共享”的气象。到了2018年,热潮退去,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额首次出现负增长。如今,共享行业的冷却还在持续。

但WeWork的失败全然都是共享经济的锅吗?其实不然。

WeWork一直被誉为办公空间的二房东,其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在市场上找到房产,长租下来,改造成共享办公空间,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出租给个人或者初创公司。

等等,这个模式是不是很熟悉?听起来是不是更像我们耳熟能详的长租公寓

可见,不管WeWork再怎么强调自己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平台,用了很多科技新名词,它租下房产再收租金的重资产模式注定了WeWork有的只是一个科技公司的概念,它和那些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就是不一样。

烧钱,烧钱,烧钱!

如果我们从长租公寓的角度来看它,我们能够发现,长租公寓背后的问题,WeWork全都有。

近日,国内第三大长租公寓青客公寓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或将成为长租公寓海外上市第一股。我们也能从其招股说明书中窥其一斑。

首先,不管是长租公寓青客还是WeWork,这些公司的高营收都依赖于疯狂的烧钱扩张。

招股书显示,青客公寓2018财年净收入8.9亿元,亏损5亿元;以2019年6月30日为止的9个月时间,净收入9亿元,亏损3.7亿元。按2019年6月30日为止97621家租户计算,青客公寓每租出一间房就会亏损3800元。

WeWork在烧钱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WeWork的营收是4.4亿美元、8.9亿美元和18.2亿美元,每年维持翻倍的增长。但伴随而来的还有巨额亏损,三年时间,WeWork分别亏损4.3亿美元、8.8亿美元和19.27亿美元。到2019上半年,净亏损额则达到9.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2%。这些数字意味着,2019年上半年,WeWork每获得1美元收入就要亏损约2美元。

疯狂烧钱扩张的背后就是紧张的资金链,“烧钱-扩张-上市-融资-烧钱-扩张”的循环,让太过依赖融资成为始终悬在这些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烧钱的公司都在期盼着收获,但是鲜少有公司能够看到黎明的曙光。正如长租公寓市场,有些巨头筹备上市,而其他的长租公寓却雷声不断、正在破产。

2019年6月底,青客公寓的总资产20.3亿元,总负债则高达2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3%,已经技术性“资不抵债”。青客公寓账上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合计4.5亿元,按2018年烧掉了5.8亿元的烧钱速度来看,这笔钱不够花一年。IPO融资势在必行。

WeWork也是如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The WeCompany的现金流可能不足以支撑10-20年的建筑租约。在2019年前半年,WeWork的净现金流正增长8.447亿美元,但这只是因为它从融资中获得了34亿美元的现金。

如果没有新的注资或募资,该公司的现金缺口将会超过25亿美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略低于25亿美元。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海量规模的资金注入,The WeCompany就会失去大量资金储备,甚至可能失去部分业务。

资本市场是残酷的,对长租公寓和WeWork来说,一着不慎或将满盘皆输,健康的资金链比什么都重要。本次上市失败后,WeWork连痛哭的时间都没有,紧迫的烧钱计划逼着WeWork和大股东软银马不停蹄地又开始了谈判,希望获得新一轮融资帮助其渡过目前的难关。

谁该为高估值买单?

现在的资本游戏中,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大家都在烧钱,此前Uber3个月亏损52亿美元的时候,孙正义就曾表示这种烧钱的商业模式绝对可以持续。

烧钱?亏损?可持续?令人迷惑。

我们可以把孙正义的表态看作是强颜欢笑或是老谋深算,大家私下都知道,烧钱不是长久之计。

在WeWork这场游戏中,软银联合摩根大通高盛用炸胡的手法把自己的底牌做的很大,让市场相信WeWork将会是一家极为成功的公司,拥有极为光明的未来,未来十年将取得巨大利润。

但是风头太盛,也让WeWork背后的问题被市场所聚焦。我们能够发现,WeWork找钱的样子,像极了我们熟悉的长租公寓,一旦经济泡沫退去,科技只是幌子,WeWork就会变回一家估值虚高的“长租公寓”,WeWork的商业模式注定了其担不起高估值的重担。

网络 | 图片

(来源:财经下午茶的财富号 2019-10-09 16:34)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