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业务夹缝求生 AI落地场景难寻 旷视科技赴港输血
中国经营报
2019-09-07 09:04:15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文/张惠芳、张靖超


吴可仲 刚刚开学的第二天,一款可以识别学生是否玩手机、听讲等行为的智慧学校解决方案因可能侵犯学生隐私在网上引发争议。这也将研发该套系统的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推上了风口。


就在8月底,这家人工智能视觉识别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上市。


一位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股份”,002236.SZ)的销售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旷视科技营收的很大部分与安防业务相关,但目前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002415.SZ)、大华股份、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这些传统巨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相比之下,人工智能企业在硬件、客户资源上处于弱势。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汤科技”)一位从事产品业务的柳匀(化名)认为,当前旷视科技这类人工智能企业最大的难点在于寻找合适的场景,人工智能企业有些“拿着锤子找钉子”。人脸识别在有的场景作用很大,但有些场景却比较牵强,价值不大。


记者就上市相关事宜联系旷视科技,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复。


与安防巨头抢市场


旷视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为手机厂商提供智能解锁方案等;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为政府、社区、系统集成商提供安防服务等;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为物流公司、线下零售店提供提高仓储效率的服务。


2018年旷视科技营收14.2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1.37亿元。其中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2.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8.9%;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10.5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74.1%;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1.0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7%。


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已成为旷视科技的主要营收业务,而在2016年该项业务的营收为0.1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7.5%;2016年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营收为0.4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72.5%。


对于主要营收业务从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转向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柳匀认为,目前人脸识别实际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各个人工智能企业在算法上的差别不是那么大,这一业务的话语权掌握在手机厂商手里,他们把利润压得越来越薄。加上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这个市场非常庞大,人脸识别技术确实能给安防带来价值,导致很多人工智能公司的收入现在主要靠安防。


“人工智能企业深入下游做安防业务就像美图公司卖美图手机,很多企业单纯靠软件不赚钱,软件要套到硬件里一起卖才能赚钱。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这些企业不仅仅卖摄像头,他们从内部互联网的铺设到摄像头硬件的一整套系统都做。这些传统安防企业在软件、算法方面处于劣势,现在他们主要向软件端发展,而人工智能公司在硬件方面处于劣势,他们则往硬件端发展。”一位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人说。


对于旷视科技布局安防业务,上述大华股份的销售人员并不看好,他指出,如果客户已经采用了一家公司的安防技术,后面如果要更换另一家企业,要同步更新服务器、平台等,加上迁移历史数据,这些成本非常高。


柳匀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即便人工智能企业的算法、体验好一些,但是客户还是要判断是不是要额外投入钱、要不要学新的东西。除非有类似2G到3G的代际上的优势,否则如果只是微小的变化,理性的决策者不会去换。人工智能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但是技术从98%提升到99%,在学术上非常难,但在客户的实际应用中可能95%就够了,那么他可能并不看重这1%的提升。


广州云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提到,人工智能企业的硬件主要外包给代工厂做,相比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硬件的性能、稳定性会差一些。一旦这些传统巨头在软件技术上赶上人工智能企业,他们因规模更大,会更有价格优势。


实际上,传统安防巨头也开始了在技术上的追赶。2019年上半年,大华股份营收108.07亿元,研发投入为12.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94%。上述大华股份的销售人员也提到,从去年开始,大华股份大幅增加了在科研上的投入,就是对旷视科技这些人工智能企业的一种防守。


“但人工智能企业还是有机会的。可以抓住技术领先的时间窗口抢占市场,同时管理者协调好资源,找准发展的侧重点,避免同质化竞争。”柳匀说。


旷视科技CEO印奇今年5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竞争不会局限在AI公司之间。AI公司本身还需要与各个行业相结合,比如需要与信息技术产业链结合。因此,AI公司面临的竞争更多来自从其他领域复合发展到AI领域范畴的强大对手。


技术落地场景是瓶颈


一名曾在商汤科技任职的人士介绍,旷视科技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批顶尖的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旷视科技的创始人印奇和唐文斌都出自清华大学姚期智的“姚班”,公司还有很多出自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专业人士。


一位曾在旷视科技短暂任职的人士也提到,旷视科技的氛围很好,团队比较年轻,同事的思维很活跃,公司也比较鼓励员工发论文。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旷视科技在技术上并未形成足够坚实的壁垒。


一位vivo的算法工程师表示,旷视科技在人脸识别、深度学习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技术上并非不可取代。


上述曾在商汤科技任职的人士也提到,旷视科技声称深度学习是他们的优势,其实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和机器,小公司也可以做。AI并不高端,现在技术都是公开的,基础方法相近,真正智能的是语义理解,这一块整个行业做得都还不够好。


“今年PE级的募资难度比往年大不少,一些非常火爆的独角兽企业大家都不太愿意投资,下游的创业企业融资更难。旷视科技的收入规模和利润都比较小,现在上市可以给投资人退出的途径、一个变现的渠道。”上述人工智能投资人表示。


他认为旷视科技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现在要解决怎么扩展市场、把规模做大。图像视觉的应用范围很广,技术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决定了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技术之外,柳匀认为人工智能企业目前最大的难点是怎么找到好的落地场景。


“警察搜捕犯罪嫌疑人就是人脸识别很好的应用场景。但是除此以外的有些场景比较牵强,为了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可能不具备爆发力。比如刷脸支付,其实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支付的安全性已经非常高了。刷脸支付解决的场景是在手机没有电了这种小概率事件。在我看来,从NFC支付到刷脸支付的改进,比从现金支付到NFC支付要小得多。”柳匀说。


如果找到好的场景,人工智能就是一个核心技术。但也有可能在解决一个行业问题时,人工智能只起到辅助作用。像医疗健康的问题未必用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它还需要传感器、芯片等配套的技术和设备,但人工智能公司没办法提供一整套的技术或者设备,这时候会依赖系统集成商,因为他们具备资源整合的能力。柳匀认为,这就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场景难找的原因之一。

(来源:中国经营报的财富号 2019-09-07 08:5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