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20年恩怨情仇路
金宝街观市
2019-09-06 09:13:11
  • 4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房住不炒”的决心下,基建成为稳增长主力。逆周期调节从双人舞,变成基建独舞。 说到基建,第一反应就是,“基建狂魔”中国人民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其实,市政道路、地铁、管廊、机场、发电站、公共文体设施,都是大基建。 基建是典型的逆周期行业,也是这么多年来,拯救经济下行的一颗速效救心丸。

有投资就有需求。基建投资,成为政府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大凡遇到经济下行或者突发事件,基建投资搞起来,用于稳定经济增长。 比如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央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政策,基建投资大幅增长,经济增速由2009年一季度的6.4%回升至三季度的10.6%。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2004年SARS之后,基建投资增速都有跃升。 PMI作为经济的领先指标,8月份中国PMI继续下行,连续4月在荣枯线之下,显示经济下行的压力明确。呼唤逆周期调节加油门。 

 这不,昨天一系列利好袭来,金融委“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国常会重磅定调“及时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

国常会还明确提出,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扩大使用范围。基建夜壶再次被提起。

 过去20多年间,基建投资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中国城镇化率大大提升,当然也留存了很多历史性债务问题。 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中央管紧了地方的钱袋子。路要修,基础设施要建,GDP要保,政绩要做,但是地方政府发债是受管控的,地方财政压力山大,没钱怎么搞?                在事权与财权的缺口面前,大多数的地方政府只能够选择举债来实现地区的发展。这种被称作“债务经济驱动”的发展模式在过去数年的低息环境下更是风靡一时。                

           从资金结构来看,自筹资金作为占比60%,是最大的来源,曾是基建增速的主要拉动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担当“急先锋”。 城投公司可以说是地方政府天才般的创造。城投公司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自带助推城市发展的英雄光环,承担了每年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大部分重任,在地方政府的指示下鞍前马后,拉着地方GDP节节攀升,非常受宠爱。

但物极必反。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基建与融资平台在政策的指导下,一起走过的20年恩怨纠葛路。

            

01

野蛮生长

                    从90年代开始的探索发现,到2008年4万亿,是野蛮生长期。

短短数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催生了数千家目标一致但各有千秋的平台公司。它们开始进行大量的融资和城建投资,并在此后的08年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历史性的光辉作用。 比如,四万亿投资时,某县跟进中央政策,上马了大量的项目,很多县区级城投动辄上百亿的体格。 尤其老少边穷地区疯狂借钱,资产负债表烂得一塌糊涂,疯狂借钱也不怕还不起,背靠政府的信用在背书。 城投作为地方国企的“带头大哥”,资产规模“坐地”成长,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些年来规模也是变得相当的大。但到了2010年底,平台公司数量已接近9000家,严重超额。 在飞速扩张后,对融资平台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忧与日俱增,财政部官员甚至直言,“担心地方债问题被过度放大,成为做空中国经济的一项工具”。地方债成为重要的“灰犀牛”之一。

 

02

开始管控

 盘子大了容易散,行业大了容易乱。为了遏制城投公司粗放式扩张和融资,“19号文”横空出世,拉开了城投公司清理整顿的大幕。 不料,2010年货币政策逐渐收紧,银监会也三令五申严控对融资平台贷款,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越来越窄。以信托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向融资平台“输血”,信托等资管产品成了选择。 直到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43号文”,一把大刀挥来,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斩断了城投融资的根源。 43号文出台后,财政部、发改委、交易商协会和中证登相继发布配套政策,强化地方融资监管。

2015年后,地方政府融资转向政府购买服务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03

暂短适度放开

 2015年2月至2016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下,监管有所放松。2015年5月15日,国务院“40号文”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全面把控风险前提下,不得盲目抽贷、压贷、停贷。 财政部225号文鼓励有经营性收入的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改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予以支持。 经过2015、2016两年的持续发展,艰难过渡后,2016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中性以至偏紧。政策从稳增长过渡到防风险,政策重心逐步转向金融市场“去杠杆、防风险”。 而这时,地方政府债务在十几年的野蛮生长中,虽然有过调控管制,但是已经积累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 2017年底,地方政府债规模仅为16.47万亿元,依然在18.81万亿元的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但事实上,这仅仅是纳入到财政部“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的显性债务。如同冰山一样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究竟在水下还藏有多少?

 按照平均的统计口径,当前存量隐性债务或达40万亿,按平均7%的利率计算每年付息都要将近3万亿。3万亿是什么概念?2018年全国财政总收入才18万亿,加上巨额还本的话,细思极恐。 这两年国家对于政府性债务高度敏感,城投公司“坐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落幕,城投融资平台的终结,走到了转型的路口。

04

严厉的管控时期

 2016年下半年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再发力,终于在2017年迎来了历史上最为严厉的管控时期。

一系列重要政策,多个部委“联合踩刹车”,彻底叫停了之前那些不合规的融资方式。 特别是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50号)和《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使地方政府和投融资平台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之中。 50号文重拳砸向隐性地方债,用大量篇幅重申,地方政府不得与金融机构联合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同时要求各省级政府组织一次融资担保行为摸底排查,全面改正地方政府不规范的融资担保行为,并在2017年7月31日前清理整改到位。 2018年国办和中办一起联合印发的叫《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问责办法》,这个办法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四个字“终身追责”

 原来的地方官,只要在这个地方借了钱,把政绩做出来,调到其他地方去升官,后续的事跟我没关系了,留给后任擦屁股。现在施行终身追责,异地升迁以后继续抓回来。 原来地方政府愿意借这么多钱,根本的冲动是在我手上做出政绩来,就升官走人了,而现在退休了都要把你抓回来,那就不敢借了,不值得。 这个办法极大地消减了地方政府借债的热情,整个地方政府隐形负债的增速在快速的往下掉,总体上来说总量还在缓慢增长,但增速在快速的往下掉,也就是说基本见顶了。 有人说,金融机构最关心城投债务能不能还上,但在我们看来,没有人比地方政府更关心这个事儿,毕竟关系到“前途”。

归根结底,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20年恩怨纠葛,就是经济发展历程的微观写照。

经济发展情况好,政策紧一紧,经济下,则在可控范围内松绑。总之,会围绕一个基本主线上下波动,这个主线就是稳,不能失控,这是我们稳定的根本。

(关于基建投资机会以后再叙)

(来源:金宝街观市的财富号 2019-09-06 09:13)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