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
中泰证券资管
2019-08-22 09:13:49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

如果不是上周的国常会提出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对这个LPR这个名词知之甚少。

所谓LPR,英文全称Loan Prime Rate,中文全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的是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

央行对这次改革的描述是,完善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LPR新机制一经发布,市场应声大涨。可当研究员们纷纷发布对LPR改革的深度解读时,我们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众多报告将市场走强归于上述政策信号,但给出的理由却截然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说,LPR新机制,倒是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

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

带上引号的“降息”

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

“降息”来了——这是恒大宏观研究团队解读此次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的报告标题。而这个带上引号的降息,与此前在7月经济金融数据发布之后提出的“该降息了”的观点遥相呼应。

在其看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降息潮、730政治局会议宣告货币政策重回宽松,且汇率破“7”、核心CPI保持稳定、PPI负增长通缩,表明货币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时机已经到来。而此次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视为市场化、改革式“降息”,未来我国降息将从过去降低官定基准利率,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引导实际利率下行,逐步接近美国利率渠道传导模式,传导效率将提高。

国信证券也将LPR报价机制改革视为“降息”信号。其策略报告称“LPR 报价机制的改革是A股大涨的直接催化剂,认为该举措可解读为实质性的降息,代表在大逻辑上中国加入了这一轮全球‘降息潮’”。

天风证券的固收研究团队同样预判下行的经济压力会带来货币宽松。在其看来,经济是货币政策的根本前提,季度GDP增速滑向区间下限的可能性逐步提升,联储降息带来内外利差的空间改善,通胀和地产的局部过热均可能出现缓释,四季度可能是央行再度宽松的时间窗口。

读研报 | LPR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

并非降息的LPR改革

相比上述宏观研究同行对降息的期待,海通证券的宏观团队无疑是反对全面降息的旗手。其不止一次明确表态“全面降息后患无穷,只有去杠杆才能降低利率”。

海通宏观团队的理由是,2015年央行曾在1年之内5次降息,本意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矛盾,结果事与愿违,2016 年以后社会融资成本重新上升,原因在于低利率刺激居民部门举债买房,加杠杆使得货币和债务增速回升,导致融资成本重新上升。因此,全面降息受益者是房地产金融行业;真正想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必须控制住举债的规模。2017和2018年去杠杆之后的社会融资成本重新下降证明,重新培育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应该是减税而非刺激

同样没有将LPR改革与降息信号挂钩的,还有申万宏源广发证券。申万宏源的策略报告中提到,近期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意义被高估,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远领先于基准利率的调整;宽松预期的发酵远领先于实际宽松动作的落地。而广发证券的宏观点评中也提到,LPR本质上是中性的调控渠道,逻辑上不必然对应“降息”或者“加息”。

LPR的新机制,探出了市场对降息的巨大分歧。比如有人建议先放水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有人则认为务必顶住压力不要放水。期许与抵制的背后,是不同研究者对当下短期经济的不同担忧,以及对牛市成型迥然不同的逻辑起点。

乍看之下似乎都能自圆其说。那么作为个人投资者,又该如何消化这些分歧?

迅雷老师曾经在《宏观重要吗——与投资大佬们交流》一文中这样说过,“短线投资者一定是非常关注宏观或其他相关信息的,希望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找到确定性的答案。问题在于市场很少有确定性的答案,否则市场就难以存在下去。但如果不去在意这些短期看似乎重大的东西,而是去把握大方向和大趋势,反而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例如,相信天不会塌下来,中国最终能够度过难关,那就敢于在别人恐慌的时候投资加码。”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中泰证券资管的财富号 2019-08-22 09:13)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