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资展望』穿越迷雾现理性 前瞻布局新增长
摩根资产管理
2019-08-12 10:15:11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虽然近期外部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但市场预期已基本在资产价格中加以反映,特别是,相较去年,市场已能够以更加冷静与理性状态,应对现阶段的市场变化。

二季度GDP增速虽降至6.2%的历史新低,但中国经济具有的纵深与潜能,将有力对冲外部波动,并在此增速换挡过程中,逐步孕育新一轮的增长动能,同时从结构深处重新调整、组织各类资源、要素,进而提升增长的质量。

而中国权益市场,不论从改革方向,还是从功能定位上,都将直接助力于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科技为代表的「新增长」,开启「新周期」。

01宏观经济逐步企稳 需求有望触底回升

从周期来看,宏观经济正逐步从衰退后期,走向复苏早期。本轮企业库存周期,已持续超过10个月,对照过往经验,当库存周期到达底部时,企业采购量的增加对短期经济将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宏观需求有望在未来1-2个季度触底回升。

房地产总量指标未出现大幅下滑,对于整个经济的贡献偏稳定,但居民购房杠杆率已较高,一季度上涨至53%,对今年的消费有一定压制。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长期来看,随着投资者对房地产投资热情的降温,对于债券和股票都将是利多因素。

此外,政策托底的力度不断加大,基建项目专项债,作为重大项目的资本金,有助于稳定基建投资增速;减税降费举措,将进一步激活实体经济活力,以及国内消费的增长;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有利于利率中枢的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去杠杆持续推进,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将抬升权益类资产的整体投资价值。

02 企业盈利预期上调 基本面将有所改善

伴随各项减税降费举措的执行落地,目前市场对于A股主要指数的「盈利预期」,已经出现拐头向上的趋势,尽管持续性还有待观察。以中证800为例,市场对其2019及2020年「每股盈利增速」的一致预期,已分别达到了6.3%和21%。

此外,「净盈利修正比率」也开始企稳,并有触底回升的迹象,由此意味着分析师预期未来会有更多上市公司将就盈利进行上调。如果后期拐头向上的趋势稳定下来,可以表明企业盈利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股市也会出现增长。

最后,结合「工业企业库存数据」,以及衡量工业企业产品价格变化趋势的「PPI」指数的历史比较来看,工业企业已经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市场需求逐渐回升,并超越企业预期,库存进一步下降,如需求连续多期反弹,即进入后一阶段,企业开始「主动补充库存」),「PPI」三季度压力将有所缓解,四季度则有望上升,后续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03 估值仍处低位 但需警惕抱团「核心资产」

从长期数据看,目前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中证800指数估值为13.5倍,近10年的均值为14.9倍,相较均值,估值修复的空间仍有10.4%。如果再加上企业盈利的贡献,预期中证800指数未来1-2年向上空间将很有吸引力。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以上证50为代表的价值股,孕育了当下「核心资产」的抱团效应,涨幅大大超越成长股。但对于价值股,尤其是抱团的「核心资产」,目前估值已偏高,性价比降低,需要密切关注其未来盈利变化。

历史上,抱团最后分化的导火索,通常发生在企业盈利不达预期的时候。在过去几周里,一些曾经的白马股已经出现盈利不达预期的情况,这值得我们加以警惕。

04 M2增速企稳 海外资金仍在流入

M1(现金+活期存款)和M2(M1+定存)的增速,代表偏领先经济的指标。当M1与M2的剪刀差(M1的增速减去M2的增速)由底部增长,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乐观,其对应的股市也通常会表现较好。

目前M2表现相对平稳,虽M1的增速处在底部,但今年已经有所上升。如果未来M1的趋势继续恢复,对于股市的资金面来说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利好。

A股市场的表现与北上资金的净流入和净流出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目前北上资金流入情况来看,七月份也在改善。

此外,今年8月份以及11月份,MSCI会将A股的权重分两次上调至20%,预计增量资金在4000亿以上,加之富时罗素、标普等其他著名指数的A股扩容,长期来说比较有利于A股增长。

05 情绪相对悲观 为后期反弹积蓄动能

目前A股的换手率、成交额、新开户数和公募基金的募集规模,均处于历史低位,此外,股指期货贴水率也高达6%-7%,反映了当前市场情绪仍相对悲观,但也说明市场正在为后期反弹积蓄动能。从行为金融理论来看,当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布局时点。

在风格上,我们更看好成长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有望放松创业板重组及配套融资;

二是,政策对自主创新的科技型公司支持力度很大,长期来看,科创板相对于对标的主板股票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最后,当前核心资产呈现“抱团”之势,估值已偏贵,部分机构已经开始向科技成长股转移。

(来源:上投摩根基金的财富号 2019-08-12 10:15)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