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混改”计划持续推进中,格力“母子”拟签补充协议
市值观察SZGC
2019-06-17 17:02:56
  • 1
  • 2
  •   ♥  收藏
  • A
    分享到:

格力电器“混改”计划持续推进中,格力“母子”拟签补充协议

文|潮声财经社汇编

6月14日晚,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公告称,由于此次股权转让后,格力集团可能将不再是格力电器的控股股东,为了妥善解决后续商标使用权的问题,格力“母子”拟签署补充协议。协议显示,格力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可以在已使用的领域内继续无偿使用“格力”商标作为公司名称、公司标识,就其未来投资或扩张的主体和领域等如需使用“格力”商标、“格力”商号的,应由双方另行协商,书面确定。

协议显示,格力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可以在已使用的领域内继续无偿使用“格力”商标作为公司名称、公司标识,就其未来投资或扩张的主体和领域等如需使用“格力”商标、“格力”商号的,应由双方另行协商,书面确定。

实际上早在2005年,格力集团就已经将“格力”商标无偿转让给格力电器。

除了商标问题外,格力集团此次还申请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据了解,格力集团2005年曾承诺从格力集团所持股份中划出2639万股股权作为格力电器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截至目前,剩余500万股的激励计划尚未实施,格力集团拟申请终止。

格力集团拟转让15%股权

自格力集团宣布拟转让格力电器15%股权的消息后,外界实际上也关注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一旦发生变化,“格力”商标的归属问题要如何解决。6月14日晚,格力电器的一则公告提前给出答案。

公告显示,实际上早在2005年12月,格力电器就与格力集团签署了《关于“格力”商标权转让合同书》。根据当时的合同约定,鉴于格力电器当时拟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中格力集团将“格力”商标无偿转让给公司。商标权转让后,格力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仍有权使用转让商标的文字及图形作为公司名称、公司标识,并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上作为项目名称使用,除经双方协商一致停止使用,格力集团及附属公司均有权在《商标转让合同》约定范围内无偿使用。

次年9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再签署了一个“格力”商标转让的补充协议,格力集团再把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申请注册)的包括中文“格力”、英文“GREE”、图形以及文图组合商标在内的所有类别和“格力”系列商标全部转让给格力电器。

近期,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格力电器15%股权,这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变更。为加强对商标使用的管理,维护“格力”品牌一贯的知名形象,推动格力电器顺利完成本次混改并引入有效战略资源,经双方协商一致,公司与格力集团关于“格力”商标的授权使用维持现状不变,格力集团在已使用的领域内继续无偿使用“格力”商标,未来格力集团任何投资或者扩张领域如需使用,则另行协商。

拟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

除了解决“格力”商标的使用问题外,格力集团还申请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

格力电器6月14日晚的公告显示,2005年12月,格力电器刊登的《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里面提到,为了促使格力电器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次股改从格力集团所持股份中划出2639万股的股份,作为格力电器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倘若格力电器2005年至2007年度三个年度均达到承诺的净利润水平,格力集团将向公司管理层出售的股份总数为2139万股。剩余500万股的激励方案由董事会另行制定。

截至目前,2005年至2007年的股权激励已经执行,但剩余500万股的激励承诺尚在履行中。

格力集团认为,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政策变化导致继续制定剩余股权激励计划将不符合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鉴于剩余股权激励计划因客观原因已无法实质性实施,且格力电器不会承担因格力集团终止上述剩余股权激励计划可能产生的任何费用或损失,格力集团特申请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

格力集团方面表示,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格力电器顺利完成本次混改,且不会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上述终止剩余股权激励及商标使用补充协议两项议案将会在6月26日格力电器年度股东大会上进行审议。

多元化战略本身就是一场豪赌,胜负成败皆在一念之间。

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霸气宣称给股东们鼓劲:"未来格力电器几千亿的梦想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经历了三年多元化战略的崎岖之途后,民众不禁质疑话题女王董姐说为什么如此有底气?

“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

这句在民营企业圈传疯了的领导人的指示,不知道董小姐听懂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来源:潮声财经社的财富号 2019-06-17 17:02)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