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杀不死阿里京东,共享电商会杀死拼多多云集吗?
股友7622El5528
2019-06-17 12:28:26
  • 3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导读:

1. 共享电商的价值创造是什么?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共享电商?

2. 共享电商能否接棒社交电商,成为下一个风口?

3. 如果阿里京东开放底层能力,拼多多云集们还有机会吗?

在电商领域,近一年最火的模式毫无疑问是“社交电商”,但拼多多、云集等社交电商公司均成立于2015年前后,社交电商直到2018年才真正开始走向大众。早在2013年前后,依托微信平台的微商品牌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社交电商百度搜索指数情况

2018年之前,“社交电商”的百度搜索指数像一条安静的河流,河面上没有半点波澜。这种状况随着拼多多的成功得以改变,2018年拼多多上市,阿里、京东也开始加大社交电商的尝试,社交电商成为行业热词。

社交电商一共有四种模式,分别是拼购/拼团模式、S2B2C分销/会员模式、社区/内容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

拼购/拼团模式,通过熟人分享砍价,用户团购减价模式,形成自发分享;S2B2C分销/会员模式主要就是云集这一类平台,通过销售提成等方式激励小B分享传播吸引C端用户;社区/内容模式,以母婴、美妆垂直类目为主,典型的如小红书、蘑菇街、抖音带货等,KOL、UP主分享优质内容,吸引普通用户购买。最后一类技术服务模式,以有赞、微盟为代表,赋能商家搭建网上商城。

除了技术服务模式之外,前面三种模式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分享,这自然让人想起另外一个热词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比社交电商“出道”早得多,早在2012年,共享经济就开始进入中国公众视野,2015年共享经济在我国初具规模。

社交电商、共享经济百度搜索指数对比

从本质上看,社交电商是共享思维在电商行业的应用,用户通过共享自身的关系链,广泛参与商品信息分享,这个分享的过程是基于营销的,每个人无形中都成为了导购员,开展商品的宣传和促销工作。也有一些平台超越关系链,让更多要素进入共享的范畴,比如云集的S2B2C模式中,每个月有几十亿库存为会员销售所用,会员并不需要提前获得这些商品的所有权;甚至云集还将商品文案、图片共享给会员,以降低会员开店的门槛。

早在移动互联网发端之前,就有行业专家意识到,互联网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协作。如今的互联网巨头,无论是阿里的云服务还是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我们能够看到,大公司开放自身能力,服务或赋能行业正在成为一条普遍的道路。

那么,更大范围的“共享”就是电商行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尽管名称可能会是“共享电商”“分享电商”,或者压根儿不会出现一个专有名词。

共享电商的价值创造

“共享经济”被公认为最早出现在1978年《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Uber、Airbnb等公司大放异彩,共享模式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在中国,网约车、共享单车、P2P、短租等新兴业态也很快萌发出来,并在资本的加持下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到29420亿元,同比增长41.6%;平台员工数为598万,同比增长7.5%;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

2017-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情况(亿元,来源:《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

与此同时,共享电商却鲜有人提及。

先来看共享经济的内涵,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也就是用户不以获取产权为目的,仅仅对使用权提出诉求。

这种让渡使用权而不转移产权的模式其实并不新鲜——比如融资租赁——但之前都没有形成共享经济的说法,这是因为以往的“共享”话语一般不直接面向C端用户,且频次较低。电商行业的共享,并不直接面向C端用户,而是面向小B,因此尽管这种共享正在发生,也没有太多人强调“共享电商”概念。

试举一例:京东长期押注物流,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是此前一直是自用,2017年4月京东物流宣布独立运营,将这种物流能力开放给全社会。

2017年下半年,云集打出过用共享经济模式做新电商的旗号,彼时共享经济正处在风口之上,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共享经济都是躲不开的热词。但除此之外,主流电商极少提及。

从实际层面看,电商行业乃至整个零售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和共享经济的思路是一致的。零售行业很多边界被打破,协作更加广泛而密集。共享电商可以让闲置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全行业的效率。

社交电商已成过去时

社交电商已经成为过去时了。

一定有人会提出质疑。阿里近期不仅发布社交电商产品淘小铺,据称还在内测一款名叫“淘宝高手”的社交产品;京东也已经明确表示,将与微信深入合作,打造区别于现有场景和模式的社交电商平台,京东拼购还在持续发力。巨头频频发力社交电商产品,难道不正表明这一模式还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吗?

各大社交电商平台

仔细分析阿里和京东的动作,会发现两家公司在意的并不是社交电商,而是低线城市和农村用户,这与农村淘宝、京东到家等针对下沉市场的策略一脉相承。社交只是形式,下沉才是内容。显然,阿里和京东看中的是社交裂变对渗透下沉市场的重要价值。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社交电商模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用户及其好友的社交压力不断增加,社交裂变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黄铮已经不提社交电商了,他定义拼多多是“新电商”——不再把活生生的人当成流量,把商业模式做成流量批发,它试图理解每个点击背后人的温度,试图通过人和人的连接和信任来汇聚同质需求。翻译过来就是,拼多多是电商里的今日头条,用算法推荐的思路满足需求,同时据此来整合供应端的资源。微信里拼多多的砍价链接已经消失有一段时间了。

肖尚略也不提社交电商了,他定义云集是“会员电商”——通过极致精选,实现批发价的竞争优势,一站式拥有超市、折扣店、购物中心和生活服务四种会员特权。云集想学Costco,肖尚略认为,Costco不是零售商,而是用户的管家。微商式的信息轰炸也不可能持续下去。

回过头来看,几乎所有的电商,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拼多多、云集,都只是把社交当做是获客手段,一旦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交方式的使用就变得慎重起来。

当然,小红书、抖音(网红带货)这种从优质内容切入的电商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事实上这种生命力并不来自于社交,而是其内容。

电商生态战

社交电商成为过去时,开放协作并未停止。

马云每到一处都忘不了阔论数字经济革命,早在2016年,他在股东信中就提出,阿里正在构筑的是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市场、支付、物流、云计算和大数据。2018年,阿里云营收规模为213.6亿元,4年间增长约20倍,成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公司。根据阿里云官方数据,目前40%的中国500强企业、近一半中国上市公司、80%中国科技类公司在使用阿里云。云服务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电商业务之外最为重要的增长极。

京东则将物流核心能力剥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业务单元,对外开放。今年,京东取消旗下快递员的底薪,将揽件业务计入绩效,发力个人快递业务。根据京东高管的预计,第三方需求将很快超越自营需求。

腾讯今年的一个大动作是加码对有赞和微盟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有赞和微盟是商业服务商,能够帮助一些中小商户在微信平台中搭建网上商城、构建运营能力。

电商所需要的每一项能力,正在由一些大平台以模块化的方式开放,这是一个共享电商时代。

传统上,只有单位价值高或高频刚需的产品才有可能以共享模式来运营。单位价值高的产品,如房子、汽车,前者的典型应用是短租,后者的典型应用是网约车;使用高频的产品,如充电宝、雨伞、自行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单车都有很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要想真正形成共享模式,还需要数量多、密度高。

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细分共享场景,都需要重资产投入,共享电商也不例外。一个已经看到的趋势是,零售业态中的生产组织方式、流通组织方式都在发生变革。人货场及其“连接处”正在快速基础设施化,最典型的就是物流、云和供应链。

对巨头们来说,社交电商模式并没有太大的门槛,很容易跟进模仿;但倘若大平台决心开放底层能力,成为基础设施提供方,拼多多、云集们可能就缺少孵化空间,最多成为平台上的小B。

拼多多和云集不会死去,他们会自觉地依附在一棵大树下——过去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他们背后的大树叫做腾讯。即使有一天不再依附于腾讯,他们也会找到新的大树。

可以预见的是,电商行业的未来是立体式的生态竞争。正如马化腾曾经预言过的那种情形:互联网越来越像大自然,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增长,而是跃迁和进化。平台的价值无与伦比,但以平台为中心的不同生态之间的竞争也会异常激烈。

(来源:飞说财经的财富号 2019-06-17 12:2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