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暴增之后,拥有巨额商誉的公司是“洪水猛兽”?
财华社
2019-06-02 19:11:04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商誉减值暴增之后,拥有巨额商誉的公司是“洪水猛兽”?

前几年来国内上市公司急功近利,为了快速做大做强,盲目溢价并购导致多家公司账面了出现了巨额的商誉。

但近两年来随着被并购公司业绩不理想,出现商誉大幅减值的上市公司“多如牛毛”,甚至影响到了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也导致该类公司的长期投资人出现了巨额亏损。

下图是A股上市公司主要板块2010年至2018年商誉减值图,很明显,2017年、2018年A股的商誉减值金额呈现急速攀升。

商誉减值暴增之后,拥有巨额商誉的公司是“洪水猛兽”?

数据来源:萝卜投研

对于商誉减值此类话题各家媒体也是纷纷报告,有人认为对公司是利好,有人认为对公司是利空,各自也有各自的观点,今天财华社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主体是实实在在的利空,因为,商誉属于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减值意味着公司、股东的资产损失了。例如,A公司花费10亿元收购B公司,而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亿元,所以,合并报表中A公司会产生5亿元的商誉。

商誉是指能在过去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时候媒体、投资人等,会把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认为是利好呢?

一次性减值,会产生预期差

商誉在什么情况下会减值?根据会计准则的描述,企业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确认减值金额,先冲减商誉,之后在抵减其他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另外,企业的商誉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

上面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 企业在每年会测试自己的商誉有没有减值,有客观证据证明该项商誉资产已经减值的,公司会冲减当年商誉。但是,这项商誉资产具体有没有减值的认定,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上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这就导致大部分公司在被收购公司业绩恶化不明显的背景下,不愿计提减值,等到正真确认减值的时候,那部分商誉资产、甚至可辨认资产都得减值,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大家所认为的利好。2018年年报披露之后,巨额资产减值的公司非常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 前几年企业高溢价并购所产生的商誉,进入了业绩暴雷期;

2. 2018年监管层推动的商誉减值测试改摊销,这对于商誉资产占比较高的公司未来5年、甚至10年的业绩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长痛不如短痛。

正是以上两项原因导致了商誉资产占比较大的企业有动力去减值,这使得投资人和媒体人认为,有部分企业的资产被低估了,因为原本没有减值的资产,企业前提计提了。

创业板2019年2月至4月股指走势图:

商誉减值暴增之后,拥有巨额商誉的公司是“洪水猛兽”?

图片来源:同花顺

这也是为什么年初A股的创业板股指走势如此强势的重要原因,因为创业板商誉资产减值损失最大,所以,市场认为其低估了。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商誉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到底是有好还是没有好?

巨额商誉的公司是“洪水猛兽”?

商誉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对于存在巨额商誉的公司一定要非常谨慎。

收购一家公司是看好该公司发展,技术上、渠道等方面会形成互补,这样收购者才会给出一定溢价,也就是所谓的商誉,所以,收购成功商誉不但不会减值,而且还会因为此次收购,促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如果失败,不光商誉会减值,且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举个例子,2008年美的集团并购小天鹅产生商誉13.6亿元,一直截至今日,美的收购小天鹅商誉还是13.6亿元,没有减值,因为2015年-2018年小天鹅的净利润分别9.19亿元、11.75亿元、15.06亿元,18.6亿元,所以,这笔溢价并购公司早已经收回成本,商誉根本不存在减值。

商誉减值暴增之后,拥有巨额商誉的公司是“洪水猛兽”?

图片来源:美的集团2018年度

有成功的案例,那也就有失败的案例,而且企业并购失败的占了多数。创始人曾经和股神巴菲特吃过饭的天神娱乐,2018年商誉约65亿元,占当年股东权益(97亿元)的67%,商誉竟然比公司净资产还高,先不说会不会减值,光看金额笔者就觉得害怕,因为公司的商誉占比过高,一旦出现减值,会对公司整个资产负债表产生严重冲击,甚至融资困难,导致经营困难。

这点在天神娱乐公司表现得淋漓尽致,2018年公司商誉减值约40亿元之后,负债率成倍上升,偿贷指标严重恶化,公司经营状况一落千丈。2019年首季度天神娱乐营收同比大幅下滑,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

总结:

想要规避风险,唯一的做法就是规避商誉占比资产过高的公司,当然了,并不是说这类公司不是好公司,只是这类公司出现问题的概率太大,如果可以“在地上捡金子我们又何必去泥沙里淘呢”?对于商誉资产占比不高的公司,也需要充分研究,是不是已经不用减值呢?未来会不会减值等,都需要充分论证。

作者:郑鹏超

编辑:李雨谦

(来源:财华社的财富号 2019-06-02 18:10)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