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二马”失衡 马自达在华屡陷“渠道合并”传闻
财联社
2019-05-25 10:10:03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杨铮)讯,日前有市场消息称,在一汽马自达现有产品寿命到期后,马自达将借势对现有在华两个合资销售公司的渠道进行整合,并将新车全部归入长安马自达的渠道。尽管一汽马自达方面表示,“合并是不可能的”,但已经有一些经销商“自行并网”、在一家4S店内同时销售两个合资公司的产品。

对此,马自达中国方面回应财联社记者称,有关一汽马自达与长安马自达合并的消息是“坊间传闻”,对此“无法置评”。但其明确表示,“自行并网”属于违规行为,将进行调查并加强管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鉴于长期处于失衡状态的“南北二马”的表现,“并网”或许是马自达在华市场的一条出路。

马自达中国:自行并网违规

据报道,北京已有长安马自达4S店在销售一汽马自达的产品。尽管这只是同一投资人在内部进行的调整,但很快又引发了新的传闻——“一汽马自达将在现款车型生命周期之后退出市场,包括阿特兹(马自达6)后续车型等未来或将会导入长安马自达生产”。

一汽马自达方面对此予以澄清称,“合并是不可能的,一马现在虽然很难,但体系信心还是很强的。”

此外,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马自达中国董事长渡部宣彦已明确否认了合并的可能性:“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两个渠道不会合并,目前马自达也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尽管“合并”的传闻多次被马自达及其合作伙伴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南北二马”确实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据马自达中国发布的2018年零售数据,长安马自达全年销量16.3万辆,一汽马自达全年销量10.9万辆,一汽马自达销量占马自达当年在华销量的40%,仅相当于长安马自达的2/3。

事实上,相比长安马自达,一汽马自达的表现长期处于弱势。2015年、2016年一汽马自达的销量甚至不足长安马自达的一半。2016年,一汽马自达将马自达6、马自达6睿翼、马自达8和马自达CX-7停产,主攻中型轿车阿特兹和紧凑型SUV CX-4两款车型,并在2017年一度触及12万辆的顶峰。但随着2018年汽车市场增长停滞,仅有两款老车型销售的一汽马自达也难以维持增长。

及至今年,一汽马自达的市场表现仍不乐观。来自马自达中国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马自达在华销量为6.9万辆,其中,一汽马自达遭遇连续12个月销量下跌,仅售出2.6万辆新车,同比跌幅扩大至37%,在马自达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已不足四成。

“二马”失衡难解 整合才是出路?

“南北双马”失衡,不仅在于一汽马自达自身实力有限,其与马自达的合作关系也不容忽视。

一汽马自达并非完整意义上的汽车合资公司。2003年,一汽轿车通过技术合作方式引进的马自达6轿车在一汽轿车长春工厂投产。两年后,一汽与马自达合资成立了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但并不具备整车生产资质。这一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2014年一汽马自达引入马自达阿特兹时,曾有消息称,一汽准备借此机会与马自达全面成立合资公司,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作为对比,马自达与长安的合作则拥有整车生产、销售及发动机制造体系完整的合资公司。

合资、合作的属性,固然不能说明马自达对两个在华合作伙伴之间亲疏有别,但从马自达在华投放新产品的规划上看,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之间确有先后之分。

在渡部宣彦也承认“我们充分认识到目前在中国的产品线确实不够,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的情况下,今年马自达的重磅新车、全新一代马自达3(昂克赛拉)仍将只供应给长安马自达,而按照马自达的规划,一汽马自达的新车要等到2020年。与此同时,在业内普遍大举投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马自达将于2020年在华推出首款电动车,但其选择的合作伙伴是长安汽车,而非一汽。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马自达来说,对一汽马自达合长安马自达进行整合也许才是解决“南北二马”失衡问题的最好办法。

“尽管‘二马’分立在当初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如今二者融合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钟师称,如果能整合“二马”的渠道,马自达将有机会提高渠道利用率,减少资源重复利用和产品之间的内耗。“特别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对于马自达这样体量的企业来说,两条渠道分立的成本过高。如果能够利用渠道整合带来的倍增效应,对整个马自达在华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

“不过,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会不会合并,从长安董事长位置上调任一汽董事长的徐留平,会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钟师表示。

“并”与“不并”,或许对马自达来说是一道难题。无论如何,已经游走在中国车市边缘的马自达必须做出改变,否则很有可能被中国市场摈弃。

(来源:财联社的财富号 2019-05-25 09:57)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