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高速发展中,警惕我们与恶的距离
华商韬略官方账号
2019-05-10 17:50:4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文 / 华商韬略 叶姝显

技术是否具有价值观?

1

若讨论企业的技术价值观,也许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谷歌的“不作恶”信条。

1999年,谷歌创立的第二年,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提出了非正式的公司口号:“The perfect search engine, do
not be evil”(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作恶)。

2004年,谷歌上市时,创始人发表“不作恶宣言”:“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放弃一些短期利益。”

多年来,这句话确实也成为了谷歌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甚至在谷歌总部接送员工的班车上被设置为wifi密码。

2018年5月,谷歌与美国五角大楼签署合作AI项目。

不久,谷歌员工了解到该项目旨在提高无人机打击的精准度、提高美国军队的“杀伤力”后,有4000多位工程师联名签署了抗议信,反对谷歌“发展战争技术”。

信中写道:“我们认为谷歌不应卷入战争。”

最终,谷歌宣布,该项合同到期后,不再与五角大楼续约。

因为同样的原因,谷歌随后也放弃了五角大楼抛来的另一橄榄枝——价值100亿美元、为期10年的云计算项目合同。

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人不少。

其中,脸书Facebook,就算一例。

据统计,Facebook拥有22亿用户。在为这22亿用户提供了兼具“科学”与“共情”的平台后,Facebook对这些用户的个人信息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

很显然,它还滥用了这种权利。

2018年12月,《纽约时报》称,多年来Facebook向全球150多家科技公司、在线零售商、娱乐网站等大企业提供其用户个人数据,所涉内容远比Facebook承认的要多,也更具侵入性。

Facebook承认辜负了用户的信任。

在事发前的Facebook眼里,也许自己只是把后台的数据提供给了客户,并帮助他们的产品找到更好的用户,是一个多赢局面;至于个人隐私被第三方拿去后,是否会对个体造成生死攸关的后果,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技术发展的边界是什么?

2

2018年,网上出现了一篇道歉文章,标题是《接受批评,整装前行》。

这是“快手”视频平台CEO宿华,在央视点名批评该平台通过未成年人禁忌内容博取关注后,发出的公开道歉书。

“社区运行用到的算法是有价值观的,因为算法的背后是人,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的价值观,算法的缺陷是价值观上的缺陷”,宿华表示。

随后,“快手”查删了数百个相关视频,对个别账号直接封号,同时关闭关联推荐功能,在搜索入口进行拦截,还增补了审核规则,升级人工智能识别系统。

“快手”点出了这个事实:

技术,往往体现了技术使用者的价值观。

认可这个事实的,不止宿华一位。

大洋的另一边,霍金、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大概是最著名的三位“人工智能威胁论”支持者。

2015年1月份,霍金还和埃隆马斯克,联合众AI专家签署了一份公开信,警告人工智能的军备开发可能会助长战争和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的灾难。

技术引领着人类上升,而技术的伦理让人们不致堕入地狱。

3

近期,“技术伦理”阵营又多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支持者——

5月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马化腾提出“科技向善”。他表示:我们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未来腾讯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

这家市值一度超越Facebook的国际互联网巨头,重提“愿景和使命”,让人瞩目。

过去多年,腾讯的企业愿景,一直都定位在“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显然,进入2019年,腾讯的“愿景”升级。

根据钛媒体的报道,大约在2009年,腾讯收到一位视觉障碍的用户的反馈。

对方表示,在使用qq聊天时,因为盲人读屏软件只能读取文字,而不能读取表情符号,所以朋友发来的表情都被屏幕读取为空白信息,自己为此受到很大困扰。

收到这个反馈的腾讯,特地在手机qq上开发出了表情读取功能,让盲人用户也能够享受使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快乐。

这只是整个故事的冰山一角。

QQ、微信两个社交平台颠覆并便捷了人们原有的社交和支付方式,或许是世人们最熟知的腾讯的社会价值所在。

但除此之外,早在马化腾正式提出“科技向善”之前,腾讯就已布局多年,默默通过旗下产品“社交关系链和连接能力”,开启了科技联合公益方面的多个大动作。

2006年,腾讯成立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 13年来,历史善款总额达53亿元,参与人次2.2亿。

2015年,腾讯发起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支付直接捐款给指定的公益机构或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累计筹款近21亿元人民币,4951万人参加。

“我认为结合科技可以把公益做到日常生活里”,马化腾表示:“让公益变得更创新、更有趣,成为触达全民的活动。”

“科技向善”,离不开科技本身。

2018年11月,在“腾讯”二十岁时,马化腾宣布投入10亿元,联合杨振宁、施一公等14名中国著名科学家发起“科学探索奖”。

而在此前一个月左右,诺贝尔医学奖刚刚揭晓,美国的James P。Allison、日本的Tasuku
Honjo双双得奖。日本于2001年提出的“50年日本要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在中国社会被热议。

这不是马化腾首次为科学家们公开站台。

早从2013年开始,腾讯就于每年11月举办“WE全球科学大会”。6年来,邀请了67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登台演讲。

长长的名单中,包括著名物理和宇宙学家霍金、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NASA项目负责人阿兰斯顿、亚洲唯一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

马化腾曾说:

“这个论坛跟我以往参加的行业会议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我们不谈公司之间的竞争,我们只谈未来如何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2018年10月23日晚上, 一位叫PonyMa的用户在知乎上提问: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学科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后来有人表示,这位网友PonyMa,正是马化腾。

4

技术是否有价值观?

技术可否纯粹中立?

伦理是否是技术的发展边界?

如何才算“更好地“利用技术?

许多公司都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美国软件解决方案公司SAP的首席学习官珍妮迪尔伯恩表示,我们应该决定我们希望这个新经济会是什么样子,了解我们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参与对话并成为知情的公民。

马化腾认为:“人类应该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科技应该努力去解决自身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技术飞速发展,我们身处其中,既享受着科技的便利,也冒着自由被干预、隐私被泄露、选择被操控等风险:

对于个体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而不管怎样,人们应该让它在已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来源:华商韬略官方账号的财富号 2019-05-10 17:50)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