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生变、亏损、违规,昔日“盈利王”中银消费金融褪色
独角金融v
2019-04-10 21:18:04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增资生变、亏损、违规,昔日“盈利王”中银消费金融褪色

作者:江一梦

来源:独角金融

日前,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香港”)发布公告,披露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消费金融”)增资生变,并透露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博裕”)及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红杉”)未按2018年的计划参与增资。

其实,这只是中银消费金融发展受阻的冰山一角。2018年,净利润下滑近6成,数次违规被罚,被曝暴力催收、信用体系存在漏洞等,都让人们感受到,曾经的“消费金融盈利王”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中银消金增资生变

中银消费金融的增资计划源于2018年4月16日。当时中银香港发布公告称,中银香港旗下中银信用卡公司向中银消费金融按股权比例增资约人民币4.331亿元,换算下,中银消费金融此次增资额达35亿元。注册资本从8.89亿元,变更为43.89亿元。

增资生变、亏损、违规,昔日“盈利王”中银消费金融褪色

来源: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公告

然而,根据近日中银香港发布的公告显示,除博裕及红杉外,原定投资者将参与注资中银消费金融增加注册资本,博裕及红杉的份额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及中银信用卡公司根据其各自于完成增加注册资本前在中银消费金融的股权比例承担。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银信用卡公司就经修订增资事宜应付5.059亿人民币。

另外,该公告称,截至2019年4月3日,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中银信用卡公司、博裕及红杉分别持有中银消费约40.02%、20.64%、12.57%、12.37%、9.9%及4.5%的股权。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中银信用卡公司、博裕及红杉将分别持有中银消费在完成经修订增资与认购协议项下的经修订增资事项后的总股权约42.80%、22.08%、13.44%、13.23%、5.81%及2.64%。

中银消费金融对媒体宣称,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仍然是公司股东,仅未参与本轮增资计划。

利润下滑,跌落“盈利王”宝座

据中银消费金融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其产品包括信用贷款乐享贷、教育培训、技能、装修、汽车、租房、婚庆等,线上产品包括中银消费钱包、新易贷、教育云分期、以及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信用启航。

3月30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0663.SH)在2018年年报中,披露了其入股的中银消费金融经营数据情况。该公告显示,中银消费金融2018年度的净利润是5.6亿元,较2017年同比大幅下滑 59.27%。

根据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银消费金融业务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实现营业收入40.05亿元,净利润达13.75亿元,成为我国消费金融企业2017年的盈利冠军。跟随其后的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11.89亿元、10.22亿元。

然而,风水轮流转。而2017年净盈利排在第二、第三的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在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53亿元和13.96亿元,把昔日的“老大哥”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中银消费金融在接受凤凰网财经采访时表示,2018年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受资本充足率影响,公司业务规模以及营业收入受限;同时,资金等成本上升,业绩有所波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副秘书长、百舸新金融智库创始人陈文向独角金融分析称,从大环境来看消费金融利率规范,严格按照年利率36%和24%来,资产端收益大幅度下降;催收规范,坏账问题可能会凸显;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逐步增加,竞争加剧。

陈文进一步表示:“中银消费的问题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大多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都会逐步承压。消费金融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做。这轮714、超利贷平台整顿可能对消费金融公司也会有影响,周转性借贷资金来源减少,消费金融公司的坏账问题可能趋于严重。”

负面不断,数次违规被罚

独角金融发现,在聚投诉上,中银消费金融屡屡被曝砍头息、暴力催收、违规收费等,投诉贴总数达500余条。

一位在中银消费金融平台上贷款的张先生称,由于特殊原因,想与其协商还款,谁知对方不仅不给商量的余地,还肆意散播张先生的个人信息,威胁他的家人。“他们还把催收函贴到我公司的大门上,到我单位又吵又闹,严重影响我和同事的工作。大家都是成年人,这样下去没了工作,我还怎么还账?”张先生补充道。

另外,中银消费金融还因放贷时,以各种名目违规收费,而受到监管的严惩。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4月17日,上海银监局查明,中银消费金融在办理部分贷款时,存在“以贷收费”的行为。根据相关处罚条例,中银消费金融最终被警告并处罚款138.68万元。

同时,据《投资者报》此前报道称,中银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也承认,在早期扩张时期,中银消费金融的确存在以“外访费”、“动用费”等名目乱收费的现象。

此外,中银消费金融与2345贷款王、还呗等许多贷款机构都有合作关系,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存在暴力催收、违规收费等问题,其征信系统也存在明显的漏洞。

据付先生称,他2018年7月份在还呗上贷款的时候,系统显示放款失败,放款单位为中银消费。当时付先生也没有在意,可今年3月份,他查看自己的征信记录时发现,这笔由中银消费金融发放的未到账贷款竟然显示逾期。

针对以上情况,独角金融致电中银消费金融客服,对方给出的答复是:“由于情况特殊,我们需要向总部反映,待总部核实后再给您答复。”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其相关回复。

不过,2018年10月10日,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中银消费金融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罚款10万元。这个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中银消费金融的征信系统确实存在漏洞。

当然,中银消费金融的违规行为远不止以上种种。2018年9月26日,中银消费金融还因为“贷前调查未尽职”、“未严格执行个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规定”、“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贷款资金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被上海银监局责令整改,并处罚金150万元。

对于中银消费金融,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互动。

(来源:独角金融v的财富号 2019-04-10 21:1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