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摇摆核心业绩指标下滑 远洋集团扣非后净利大降六成 | 财报AlphaGo
投资时间网
2019-03-29 06:50:00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该公司2018年扣非后核心净利同比大降六成,毛利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净负债权益比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投资时报》记者  王宏

房地产领域集中度提升,万科“活下去”的号角吹响,作为老牌房企的远洋集团(3377.HK),在这个命运交叉点上终于迈入了千亿俱乐部。

据此前克而瑞发布的《2018年房企销售排行榜》,中国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的房企共计30家,远洋集团以1095亿元名列其中。不过令市场与同业稍感不解的是,该公司并未依照惯例召开业绩说明会,而只在香港举办了投资者会议。

3月20日,远洋集团公布的2018年业绩或给出某种答案——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4.22亿元,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为35.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核心净利为26.19亿元,同比大降62.87%。

千亿房企俱乐部成员业绩纷纷预喜,而远洋集团交出的成绩单给了市场重重一击。

业绩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3月21日),该公司不出意料盘中一度跌破7%,最终以3.37港元/股,下跌4.26%。截至3月26日收盘,该公司每股报收3.23港元,交52周高点下挫72.04%;而总市值为246亿港元,市盈率6.18倍。

投行们随即纷纷下调远洋集团的评级或目标价。其中,小摩将该公司目标价自5.3元大幅下调至3.2元,并认为“未来即使销售表现强劲也或未能推动股价表现”;而花旗则将该公司目标价自4.16元下调至3.4元,同时将投资评价下调至中性。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扣非后核心净利蒸发六成外,远洋集团2018年毛利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净负债权益比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业务多元化中摇摆不定的远洋集团,其主要收入来源的物业开发业务在2018年呈现萎缩。

扣非后净利大降六成

远洋集团目前收入来源包括物业开发、物业投资、物业管理以及其他房地产相关业务。2018年其物业开发业务收入为354.93亿元,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为该公司唯一一项收入萎缩的业务。

来自摩根大通的报告称,远洋集团去年业绩令市场失望主要由于销售量减少。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交付可售面积为229.3万平方米,较2017年的261.8万平方米下降12个百分点。

实际上,早在2018年中报时,远洋集团给出的销售表现已经低于预期,导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0.83%和12.53%。但该公司在当时表示全年进度不会受到影响。

截至2018年末,远洋集团净利润为35.74亿元,不过请注意——来自于利息收入、资产处置以及物业价值重估的收益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利润,而该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只有16.65亿元,同比大降62.87%。

事实上,一栋楼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远洋集团将北京一栋核心区写字楼转入“投资物业”项,以此确认的投资收益达到23.61亿元,外加处置资产收益为13.4亿元,利息及其他收益为25.43亿元。最终,远洋集团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达到19.08亿元,占净利润比重为53.39%,为历年最高。

业绩的大幅下滑也影响到公司的毛利率。2018年远洋集团毛利率为20%,不仅较去年同期低出5个百分点,更远远落后于同行。《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规模不及远洋集团的中国奥园(3883.HK)、佳兆业集团(1638.HK)毛利率分别达到31.07%和30.53%。

远洋集团方面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公司毛利率的下降主要由于调控政策严格,一二线城市普遍限价,出于审慎的会计处理,年内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同时收购合作方股权产生溢价摊销。

截至2018年末,远洋集团平均融资成本为5.38%,较2017年末的5.19%进一步上升。集团净负债权益比为73%,较2017年末上升了11个百分点。

远洋集团方面同时表示,公司融资能力保障性强,资金稳健安全性高,在境内外融资渠道丰富且保持通畅。

多元化中不断摇摆

自2018年以来,从龙湖、万科、到保利以及奥园,一大批大型地产集团纷纷将企业冠名中的“地产”二字抹去,这被认为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拐点后相关公司的战略应对。而早在2016年,“远洋地产”就更名为“远洋集团”,宣布走多元化道路。

按照当初的设想,远洋集团计划成为以房地产实业为基础的投融资集团,在养老、长租公寓、物流、智能化和大数据五个战略新兴业务发力,并力图在2018年实现新业务的大幅增长。

成立于2013年的远洋资本,是远洋集团旗下的投融资平台。但天眼查数据显示,直至2018年远洋资本才陆续投资了驹马物流、联合丽格、纳什空间等企业。同时,该平台还在2019年传出裁员30%的消息,但公司最终以“内部优化”为由予以否认。

2018年亦是房企拆分物业公司赴港上市的大年,包括佳兆业、碧桂园、雅居乐、旭辉控股等企业旗下物业公司纷纷赴港上市。而远洋集团旗下物业品牌远洋亿家自2018年1月从新三板摘牌后再无消息。Wind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内远洋亿家净利润为0.89亿元。

至于五大新兴战略,在2018年的业绩预告中暂时还没有“名份”。不过《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远洋集团其他房地产相关的业务收入为37.23亿元,同比增长58%。但该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只有8.9%,并没有达到集团当初设下10%的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四五年前就提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但相较于碧桂园涉足农业、机器人,恒大涉足新能源汽车,远洋集团并未培育出耳熟能详的品牌。

或是考虑到股价的压力,或是受累于不断下滑的业绩,远洋集团又公开表示,目前的存量及持有的物业、新业务、非开发业务占用相当大的资源和管理的精力,所以正在加快把远洋回归到一个以开发业务为主的轨道上来。

进入2019年,远洋集团的一系列人事变动或已传递出某种调整信号。

(来源:投资时报的财富号 2019-03-29 06:49)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