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支付的最大堵点——医保支付迎来利好政策。$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规范流程,强化管理,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是医保增量政策之一,要坚持将“预付金”作为“赋能金”,缓解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垫支压力,切实为其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
在中国市场,医保基金是创新药的主要支付方之一。平均来看,医药企业能在半年内收到货款就很不错了。当然,也有回款能力很强的企业,比如一些头部创新药企,例如恒瑞医药在过去十几年里应收账款基本都保持在半年以内;此外,biotech的应收基本都控制在1年以内,比如荣昌生物,产品上市已有两三年,账龄从未超过1年,这也从侧面印证就算再难,医保对创新药的支付也是倾斜的。但是,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回款没这么顺畅,制药板块中大约有一半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4以下,低于7左右的社会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很多药企没法做到3个月回款。
医保预付制度可能会打破这样的窘境。这次的政策特别提出,核定标准原则上以前一至三年相关医疗保险基金月平均支出额为基数,合理确定预付金的基础规模,预付规模应在1个月左右。尽管只拨一个月的款,但这样一来,医院最快可结算的时间有望从过去的60天、90天降到0。而且,医院有了周转资金,后续结算会更顺畅。
有市场人士指出,就像化债,尽管只有每年2万亿的额度,却可能撬动数十万亿的新增投资。
此外,这次的政策,原则上统筹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12个月可实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预付(医保部门对医保结余过多的定义是“可支付超过15个月”),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6个月可实施居民医保基金预付。值得一提的是,医保基金并不是没钱,我们可以看看每年没花完的钱有多少。2023年底国家医保基金累积结余3.4万亿,当年总支出2.2万亿,结余金额已足够支付19个月。
因此,此次政策给出“12个月”这条参照线,意味着医保态度的放松。如果医保能保留更少的结余,多拿出钱来报销,那么集采、医保谈判等砍价等难题似乎有了解决的希望。
总的来说,国内创新药定价形成机制正在趋于完善、科学。除了创新药品可享受原价续约外,创新药临床准入的政策也在变好。7月底,国家医保局发布DRG/GIP2.0版分组方案,新增了协商谈判、特例单议、预付金等多种创新机制,明确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品新耗材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不走DRG/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
近日,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现场谈判环节已经结束,在四天内集中对162个药品进行谈判,具体结果将在11月底公布,并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这也关系着中国主流创新药企明年的营收格局。本次谈判内容涵盖了抗病毒药、麻醉药、降压药、罕见病药物和多款创新抗肿瘤药,涉及恒瑞、君实、康方、默沙东、正大天晴等国内外药企,CAR-T、PD-1、三代EGFR-TKI、自免、ADC等热门抗肿瘤药以及罕见病药物在医保准入方面的竞争尤为激烈。为了进入医保目录,康方生物的PD-1/CTLA-4卡度尼利单抗,在谈判前降价53.4%至每瓶6166元,以实现年治疗费用不超过20万元。从此前进入目录的案例来看,创新药纳入医保后,有望通过准入覆盖的快速扩大,迎来快速放量。以艾力斯的伏美替尼为例,在2021年医保谈判降价79.4%后实现以价换量,2021年至2023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36亿元、7.90亿元和19.78亿元。市场观点指出,虽然医保资金管控方面开源节流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有限的医保资金正在快速向创新药物倾斜。
此外,最近对于创新药的一大催化是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继11月降息25bp之后,市场预期12月仍会继续降息25bp。作为一个资金敏感型行业,创新药受益于美联储开启的宽松货币政策。从业人士认为,美联储降息将促进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研发投入。降息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生物技术公司将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活动,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此外,低利率环境也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生物技术,增加对该行业的投资力度。创新药投融资已连续几个季度展现出明显好转趋势,叠加进入降息周期,投融资好转趋势有望持续,创新药及CXO产业链正走出产业周期底部。
困境反转?比历史上70%的时间都便宜,创新药板块或迎布局窗口期
超跌背景下,对于医药困境反转预期高涨。医药较2021年6、7月高点已回调超过三年,补涨需求较高,近日来板块已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基本面角度,多家券商机构认为,行业基本面有望从三季度开始改善。
截至2024/11/11,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23.8倍,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30%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70%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11/11)。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恒瑞医药(SH600276)$$复星医药(SH600196)$#我国将完善医保基金预付制度##沪企改革概念活跃,如何掘金上海股?##医药板块活跃,能否持续?##医药板块大跌,抄底时机到了吗?##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方案通过,哪些股受益?#
买ETF,上东财!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业绩如下:2015年32.9%;2016年-4.0%;2017年53.8%;2018年-29.0%;2019年56.0%;2020年47.4%;2021年-12.5%;2022年-22.3%;2023年-14.6%;2024年1-9月-7.7%。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基日:2014-12-31)
(来源:东财ETF的财富号 2024-11-13 10:28)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