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化债消息出来后立马就炸开了,A50跳水,论坛一片哀嚎,夜盘期指继续下跌,依然没有止住,如果只看当天消息带来的影响,显然不符合预期,但预期本身就具有一定主观性,所以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有那么糟糕。
另外,投资者总希望政策端给予足够多的利好,所以往往对于正常的政策也会觉得缺乏力度,这种阈值的不断提升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好的政策就像股价上涨,不会一直连续不断,所以政策并不是总以超预期的形态出现,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忽视掉。
对于这12万亿,觉得不及预期的更多还是跟风,绝大多数人依然不知道这12万亿到底是什么,所以今天对政策做个解读,看懂后再评价是否符合预期可能更客观一些。
(1)背景
我国2023年末地方隐性债务总额为14.3万亿,根据蓝部长当天的说法,2023年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也就意味着2018年隐债摸底底数为28.6万亿,之前市场普遍认为有50~60万亿,差距还是挺大的。
(2)什么是隐性债务
绝大多数人都忽视了隐性债务”这一点,论坛里很多人分析了半天,却不知道什么隐性债务,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没什么说服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债务,蓝部长帮大家算好了,国债是30万亿,地方法定债务是40.7万亿,另外隐性债务14.3万亿。
这次会议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讨论怎么化解隐性债务,那什么是隐性债务?
简单来说就是,地方政府发债借钱是需要中央批准同意的,而且有法定额度,地方可以加杠杆,但不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这部分债务通常利率比较低,一般2%左右,所以地方在投资建设的时候会优先借这笔钱。
那么有个问题,有些地方发展速度太快,中央借贷的额度用完了怎么办,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因为过去这些年我们基建和房地产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钱根本不够用。
这时候地方就只能想其他办法,那么隐性债务就出现了。最常见的就是地方国资、城投等公司借钱,但这个钱是地方政府做连带担保,所以明面上债务不是地方政府的债,但实际上却是地方政府偿还,这部分称为隐性债务。
这次要解决的燃眉之急就是这14.3万亿隐性债务。
(3)12万亿拆解
“6+4+2”是这次化债的三大工具,我们分开看看。
6万亿是专项债务限额,分3年置换,按照这个计算,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这部分属于债务增量。
4万亿是每年8000亿、分5年的专项债置换地方隐性债务,这个已经在做,不会直接增加政府债务额度,所以4万亿偏存量调整而非增量。
2万亿是2029年及以后到期棚改隐性债务,仍按原合同偿还,这部分是已经放出去的债务,只是无需提前偿还而已,也不算增量。
所以12万亿中,只有剩下的6万亿才会提高地方政府的举债的额度。
(3)6万亿增量怎么用
最终看下来这6万亿才是重点,14.3万亿的地方隐性债务,是属于地方政府已经认下的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现在只是允许地方政府在未来三年新增加发行6万亿的专项债,借来的钱用来偿还之前以城投债务形式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
从广义财政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的“借新还旧”行为。这一置换操作主要目的在于“防风险”,当然这个过程中,从高利率的债务置换为了低利率的地方政府债务,可以节省一定的利息支出,为地方政策留出了一定的财政空间来稳经济。
如果这12万亿恰到好处的利用,那么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大幅降至2.3万亿,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减为4600亿,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总的来说,政策还是比较及时果断,可行性也比较强,股市之所以调整,主要是有个预期差,这次只有资产负债表的化债,没有现金流量表的补窟窿,也就意味着地方缺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对于后市,政策还在不断出台,这个预期没有改变,所以大趋势依然不会变,只要上面有逆转的决心,那投资者就有信心。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股市什么都不缺,只缺信心,信心有多足,指数就有多高。
#社区牛人计划#
(来源:评研阁的财富号 2024-11-09 11:12)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