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为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市作用,人民银行开展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本次操作金额50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50bp,最低投标费率10bp,中标费率为20bp。
为保障工具操作顺利开展,中国证监会已经同意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财通证券、光大证券、中泰证券、浙商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20家公司开展互换便利操作。中国证监会要求相关机构加强合规风控管理,主动配合做好这项业务,发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周君芝团队、海外经济与大类资产首席钱伟团队、非银首席赵然团队带来【央行SFISF工具】解读:
01宏观:SFISF和再贷款工具细则逐渐明朗
SFISF和再贷款工具的首次推出并正式落地,细则逐渐展现,印证我们之前判断,当下中国政策主要脉络是宽松,资本市场迎来一轮流动性做多机会,有几处细节值得关注。
针对SFISF工具:
1、首次参与主体主要为券商。
2、互换获得的国债、央票不能出售,只能抵质押获取流动性。印证我们之前判断,质押带来的杠杆水平有限。
3、预判SFISF综合成本在2%左右。
针对再贷款工具:
1、全方位监管机制,严控资金用途。
2、明确采用市场化原则。
3、鼓励央企发挥带头作用。
4、再贷款工具暂不是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两则工具的意义在于:(1)完善货币工具箱,央行最后贷款人范围扩展至非银金融机构。(2)呵护流动性,重振市场信心。(3)潜在利好方向是高分红股票。
事件:
10月18日,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SFISF操作(本文简称为“SFIS”)。
10月18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本文简称为“再贷款工具”)。
简评:
9月24日,金融会议首次推出改善股市流动性的定向货币工具,点燃做多股市的热情。10月18日,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正式推出,再度点燃市场乐观情绪。
如何看待SFISF及再贷款工具,两项工具的细节有何更新,作用是什么?我们有以下结论。
一、SFISF细节方面,有3点重要更新
1、首次参与主体主要为券商,其次为基金。
证监会公布了首批互换便利参与机构,包含17家证券公司,3家基金公司。
证券公司占比较高,显示证券公司能动性较强,在互换便利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分析认为,原因在于,券商主体的自有资金占比高且杠杆配置限制小,保险主体的流动性相对充裕,基金公司涉及基金资产与公司自有资产独立性的问题。
2、严格监控资金用途,互换操作获得的利率债只能抵质押、不能出售,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
本次细则指出:1、互换操作获得的利率债仅可质押用于银行间市场回购融资,不得卖出。2、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此前市场猜测是否存在多次抵质押行为,即通过互换获得的资金购买股票等资产,再次抵质押进行互换。本次细则未有提及。不过,考虑到本次政策意图意在稳定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资产价格,我们判断,多次抵押最终加倍放大杠杆的概率较低,央行、证监会等部门大概率会对于资金用途进行强监管。
3、SFISF费率通过单一价格招标确定,具体水平我们认为可以对标CBS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我们判断综合成本在2%左右。
本次细则指出:互换费率通过单一价格(荷兰式)招标确定。
由于尚无实际招投标结果,因此具体费率水平尚不可知。我们判断,整体成本可以参考CBS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大约在2%左右。
SFISF操作类似于CBS,只交换本金不交换利息,底层逻辑也类似,即通过互换增强资产流动性。
整体费率包含两个部分,与央行互换费率(金融机构获得国债、央票的费率)、银行间市场抵质押费率(金融机构将国债、央票抵质押获得资金的费率)。
与央行互换费率可参考CBS,与央行互换费率的费率大约在0.1%左右。
银行间市场抵质押费率可参考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可以参考DR001或者DR007利率,目前DR007大致水平在1.8%左右。
二、再贷款工具受到强监管,可能并非是常备工具
1、严格监管资金用途,只能用于回购、增持以支持股价稳定。
(1)上市公司:必须设立专门资金账户用于回购增持。资金账户不得支取现金或对外转账。实施回购增持贷款必须配合公司公告回购或者增持方案。
(2)金融机构:贷款机构需要监督资金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
(3)监管部门:央行、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联合监管。
证监会:负责监督上市公司回购及主要股东增持股票的情况,督促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开立专用证券账户。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行为,确保信贷资金严格按照规定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豁免规定外的信贷资金不得流入股市。
央行:负责监督再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于违规使用资金的金融机构,央行可采取收回再贷款资金、取消参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格等措施。
2、采用市场化原则,关键在于金融机构的能动性,需要金融机构自主决定、自担风险。
(1)金融机构拥有贷款发放自主权,且需要风险自担。基于市场化原则,金融机构自主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自担风险。金融机构自主设定贷款条件,确保风险可控,贷款金额不得高于回购增持资金比例,且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回购方案或股东增持计划为前提。
(2)金融机构需要配合监管机构严格监管资金用途。金融机构需与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及时同步相关信息,贷款发放前需抄送贷款对象、金额、期限、利率、用途等信息。
3、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央企发挥带头作用。
细则明确提出,对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一视同仁。鼓励中央企业发挥带头作用。10月20日,招商蛇口、招商港口、中国石化等央企发布公告,拟采用回购增持再贷款进行回购分红。
4、两个表述表明,再贷款工具暂时不是常规货币政策。
注意细则提出的两个关键表述:“期限 1 年,可视情况展期”,“本政策为阶段性安排。”
综合强监管以及“可视情况展期”“阶段性安排”判断,本次政策安排可能并不是一次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此外,未在本政策支持范围内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现行监管规定,即范围外的贷款机构发放了贷款,仍然不可以违规进入股市。范围内外监管与机制不同也显示本次更多是一次阶段性试点安排。
三、结论:中长期意图是完善工具箱,短期则是呵护市场信心
1、两项工具的意义是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针对股市以及非银金融机构有更多流动性影响渠道。
此前,央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面向的主体主要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此次,央行针对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创设SFISF,这使得央行“最后贷款人”的范围延伸至非银金融主体。
当市场面临流动性危机或者资产价格螺旋式下跌时,央行可以通过SFISF快速介入,借助资本市场三大主体向市场快速注入流动性或者支撑市场价格,阻断“流动性干涸——资产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
当“恶性循环”被阻断之后,市场的投融资功能才会逐渐恢复正常。
2、当下央行使用这两项工具的目的是呵护市场流动性,重振市场信心。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下行趋势,这是经济基本面的负向因素。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化债,居民部门提前还贷,两部门杠杆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因此,金融条件整体偏向收敛。简而言之,就是内需不足叠加流动性紧张。
中国资本市场相对低迷,成交量疲弱,风险资产价格下行。但是,这一下行趋势远未至“流动性干涸——资产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当下,两项政策的提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积极回应市场关切,呵护市场信心,前瞻性创设工具以防止出现恶性循环。
3、潜在利好方向是高分红,实际落地情况有待观察。
高分红是政策鼓励的方向,对应上市公司也是套利的主要标的。我们判断,两项政策均利好大盘高分红方向。一方面,大盘高分红标的风险更小、波动更低,SFISF使得市场主体获得流动性后更易选择高分红标的套利;另一方面,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同样鼓励上市公司以套利方式支撑股价。
此次政策明确提及,鼓励央企发挥带头作用。我们在再贷款10月20日首次实施情况发现,多家央企和国企响应政策发起回购或者增持。
10月20日,23家上市公司已经申请的再贷款额度不大,显示上市公司目前缓步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判断,强监管、资金久期偏短可能是影响申请额度的重要原因。
风险提示:
1、美国经济可能衰退。高利率限制下,美国经济可能加速放缓,美国可能出现衰退,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和资产价格。
2、美国大选存在不确定性。2024年正值大选年,总统候选人可能影响到美国降息预期,从而对于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3、全球地缘政治面临不确定性。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带来新的供给冲击,从而影响全球通胀和经济增长。
4、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5、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SFISF和再贷款工具细则逐渐明朗》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周君芝 SAC 编号:S1440524020001
孙英杰 SAC 编号:S1440524070002
田雨侬 SAC 编号:S1440524040003
02“互换便利+回购”政策落地,利好非银板块业绩与估值提升
核心观点:10月18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启用。前者有望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后者则为股票市场提供了长期资金,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长期来看,这两项工具的落地将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增加上市公司股东收益,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看好政策“组合拳”逐步落地下非银板块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
证券:政策“组合拳”进一步落地夯实A股发展基础,看好证券板块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本周落地的互换便利在风险控制指标的计算、资金成本等方面给予券商一定的展业优势,有助于提升其资本使用效率及ROE空间。我们认为,证券板块在流动性改善和政策落地的双重利好推动下,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同时头部券商的并购重组有望进一步加速,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剧烈波动,投资亏损风险:在海外衰退预期下,国内外消费、投资需求存在疲软的可能,经济增速或全年承压,证券行业的投资业务收入受制于股票和债券市场行情,将面临盈利下滑风险。
资本市场成交活跃度低迷的风险:资本市场行情低迷或致使投资者交易活跃度大幅下滑,从而影响证券公司佣金收入。
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给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金融行业监管政策复杂多变,若证券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展业方式受新的政策影响,或将产生重大变化。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互换便利+回购”政策落地,利好非银板块业绩与估值提升》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赵然 SAC 编号:S1440518100009
SFC 编号:BQQ828
吴马涵旭 SAC 编号:S1440522070001
沃昕宇 SAC 编号:S1440524070019
李梓豪 SAC 编号:S1440524070018
03宏观:股市流动性支持工具解析
核心观点
央行推出两则创新工具以支持股市流动性,点燃中国风偏资产做多热情。能否将两则货币工具直接解读为央行大放水?我们需要耐心拆解两则工具的微观结构。
我们将两则新创工具与既有货币工具(如MLF和CBS)进行结构对比,发现:
1、互换便利工具的利好程度排序:券商>保险>基金。
2、互换便利赋予央行新手段,极端情况下稳定股市流动性。
3、股票专项再贷款可助高分红的优质上市公司管理市值。
4、股票专项再贷款有利于高分红的优质公司稳定股价。
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理解两则工具创设的底层逻辑,工具创设两点意义不可忽视:
第一,股市极端环境下这两则工具可发挥流动性兜底作用;
第二,为央行直接影响股市流动性构建一套常规机制。
9月24日央行宣布创设两则新工具,一则是针对符合要求的非银金融机构,开展互换便利(简称为“互换便利工具”);二则是针对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投放专项再贷款(简称为“股票专项再贷款”)。
一、两则股市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内核
互换便利工具旨在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股票专项再贷款旨在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二、股市流动性支持工具内在结构可比对MLF和CBS
目前两则新设工具的操作细节尚未公布。
为理解两则新设工具的作用及可实现政策目的,我们找到拥有相似运作逻辑的货币工具——MLF和CBS,进行比对研究。
1、互换便利在抵质押逻辑上与MLF较为相似。
2014年9月央行创设MLF,增加新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尤其是中期货币投放渠道。
互换便利与MLF相似之处在于,二者本质上都是一笔质押互换操作。
互换便利工具与MLF不同之处在于四处,所用抵押品、从央行获得流动性资产、获取流动性资产之后用途、央行是否扩表。
(1)抵质押品:MLF为优质债券(参照央行抵质押品范围);互换便利工具为信用级别较低且存在风险溢价的权益资产。
(2)从央行获得流动性资产:MLF换取的是信用级别最高且流动性最强的超额准备金;互换便利工具从央行换取的是国债和央票。
(3)用途:MLF从央行换得超额准备金之后,使用用途不限;互换便利工具,从央行换取国债和央票之后,可以再抵质押换取流动性,但所获资金也被限定于投资股市。
(4)扩表:MLF从央行换取超额准备金,这一过程势必伴随央行扩表并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互换便利工具,从央行换取央票过程伴随央行扩表,若换取国债则不伴随央行扩表。
2、互换便利在互换逻辑上与CBS较为相似。
2019年1月央行创设CBS,以提高银行永续债(含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
互换便利与CBS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是将偏低信用(流动性偏低)资产与央行所有的高信用等级(流动性较高)资产互换,从为低信用资产增信,提高抵质押品流动性。
互换便利与CBS不同之处在于四处,参与主体、抵质押品、从央行获得何种资产、换的资产之后操作范围。
(1)参与主体:CBS参与主体是一级交易商;互换便利工具是符合要求的券商、保险和基金。
(2)抵质押品:CBS抵质押品是银行永续债;互换便利工具抵质押品是债券、股票ETF和沪深300成分股。
(3)从央行获得何种资产:CBS换取的是央票;互换便利工具换取央票之外,还可换取国债。
(4)操作范围:CBS互换所得央票,不可用于现券买卖或买断式回购,可用于抵押;互换便利工具换得国债和央票,未来可做具体何种操作,细节尚未明确。
三、理解两则货币工具的作用及背后政策意图
理清微观结构之后,我们才能够理解工具如何实现政策意图。针对互换便利工具以及股票专项再贷款,我们发现两则工具可以实现如下四点作用:
1、互换便利工具的利好程度排序:券商>保险>基金。
2、互换便利赋予央行新手段,在极端情况下可稳定股市流动性。
3、股票专项再贷款帮助高分红的优质上市公司管理市值。
4、股票专项再贷款有利于高分红的优质公司稳定股价。
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理解两则工具创设的底层逻辑,工具创设的两点意义不可忽视:
第一,股市极端环境下这两则工具可发挥流动性兜底作用;
第二,为央行直接影响股市流动性构建一套常规机制。
四、两则新设货币工具具体细节仍待明晰
预计未来新设两则工具将有更多细节发布。
对于互换便利工具,可丰富细节包含并不限于,参与金融机构条件、抵押互换方式、抵押品要求等。
对于股票专项再贷款,可丰富细节包含病不限于,参与股东条件、股票退出限制、股票增持方式等。
风险提示:政策理解不透彻,对政策意图、政策影响分析不准确。宏观经济走势仍存不确定性。当前宏观经济复苏总体好于预期,但结构上仍有分化,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仍处于负增长状态,工业品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现仍偏弱,未来经济能否保持回暖趋势,仍需观察。美国当前通胀仍高于预期,其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可能延长,高利率环境或维持更长时间,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和资产价格表现。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股市流动性支持工具解析》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周君芝 SAC 编号:S1440524020001
田雨侬 SAC 编号:S1440524040003
孙英杰 SAC 编号:S1440524070002
04海外经济与大类资产:回顾联储TSLF,展望央行SFISF
核心观点:美联储定期证券借贷便利工具(TSLF)被视为央行SFISF工具的对标之一。TSLF是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设立的流动性救助工具,允许一级交易商通过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证券和联储换取流动性较好的国债,改善市场的抵押品兑现价值和渠道。此外,由于采用集中拍卖的形式,可以避免机构在申请救助时出现“污名风险”,同时实现“准备金中性”。但TSLF也存在道德风险、抵押品价值风险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央行SFISF综合了联储TSLF(以券换券、改善抵押品兑现价值)和PDCF(接受权益资产作为抵押品)的特征,但具体采用TSLF的拍卖模式、还是PDCF的常备模式,以及参数定价等,还需观察,这些都将影响最终工具使用的规模和效果。
10月10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该工具与美联储创设的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存在相似之处。
(1)TSLF推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008年3月,美联储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TSLF工具,其目的是通过允许金融机构以多种抵押品(投资级企业债券、MBS 或 ABS)借入固定期限的国债,来缓解金融机构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在2008年全市场普遍面临流动性危机之时,这一工具提供了规模达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缓解了机构面临的短期流动性紧张问题。当年11月,美联储继续对该工具进行延伸和扩容,推出了 TSLF 期权计划 (TOP),进一步扩大了工具使用的时间范畴。随着危机的逐步缓解,美联储在2009年到2010年逐步缩减TSLF的规模,直至2010年2月终止了这项工具。
(2)TSLF如何运作?
TSLF本质是特殊情形下获得流动性的借贷工具,是市场压力期间的金融稳定工具。一级交易商可以通过质押多种抵押品获得一定期限的美国国债、并在市场上处置获取流动性。主要要素包括:
交易对手方:美联储的一级交易商,主要是一些全球性的银行和投行机构。
抵押品要求:根据抵押品的不同,分为“安排1”和“安排2”两个批次(Schedule 1&2),前者抵押品包括国债、机构债务证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后者范围更广,还包括AAA/Aaa 级非机构住宅MBS、商业 MBS 和机构抵押担保债券 (CMO)等投资级债券。
发起方式和规模:联储主导,制定每次工具交易的规模,严格来说这是上限,若市场需求不足,最终交易结果可能低于上限。而2023年硅谷银行后创设的银行融资支持工具BTFP具体使用规模,由银行发起决定。
交易方式和利率决定:TSLF工具采取拍卖程序,参与方提交资金需求和愿意支付的利率,美联储根据利率高低按量分配,直到每轮拍卖金额用完(或者不足量)。实际情况来看,TSLF的利率成本较低,联储设置的拍卖利率起步价格分别为10和25个BP,实际价格最终上浮往往不超过10个BP。
期限:在 28天后到期,聚焦于短期的应急诉求更多。
抵押品的风险管理:如果质押的抵押品价值恶化,联储可以要求一级交易商更换抵押品,以确保抵押品仍然符合一定标准。
根据2008年的连续10周的拍卖结果看,TSML工具设立的初期机构参拍热情较高,而随着流动性危机在年内逐步缓解,投标倍数也逐步回落。
(3)TSLF与其他联储工具的异同和优劣
联储提供流动性的工具十分丰富,类似的还包括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虽然两者均可以被一级交易商使用,但有所不同。PDCF在08年金融危机中被率先启用,在新冠疫情期间也被再度启用过,一级交易商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向联储拆入流动性。双方的主要不同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联储提供的贷款/流动性品种不同:TSLF是以券换券,提升市场存量抵押品的抵押价值,PDCF则是直接提供新进贷款,直接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因此,TSLF具备“准备金中性”的特征,不涉及扩表/QE。
抵押品范畴:PDCF可以接受股票和信用债,这一点优于TSLF(这一点和央行本次推出的工具类似,接受权益类资产)。
交易模式和规模:PDCF是常备工具,而TSLF只是拍卖工具,前者由机构需求自主发起,更有灵活性,但弊端在于信息披露更快,使用该种工具的帮助有“污名效应”的担忧,而拍卖工具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形,交易商与美联储集体接洽、拍卖确定利率,在工具使用前后并不用担心个体信息披露(事后还是会滞后披露,但时间较久,影响可以忽略)。
利率成本:TSLF的成本相对较低,起拍成本仅为10和25个BP,而同期PDCF的成本相对较高,尽管金融危机后基准利率降至0附近,其借贷成本仍在0.5%附近。但是,由于二者提供的流动性品种完全不同,一个是改善抵押品的抵押价值,一个是直接提供资金,因此资金成本存在差异也是自然的。
TSLF的主要批评:尽管TSLF在确保金融稳定方面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定的批判和挑战。
首先,TSLF工具的使用闭门运作,透明度的缺乏引发市场对其缺乏监管的担忧,TSLF对机构的流动性保护可能会引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其次,TSLF这类工具的风险管理存在难度,为了保证互换的安全,需要一定的抵押折扣率、甚至是保证金的追缴设计,但如果条款设计过于苛刻,对于抵押品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有限,甚至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加大波动。
(4)从TSLF看SFISF未来的设定
TSLF和SFISF工具创设的时空背景有所不同,TSLF工具是在金融危机的流动性紧张背景下设立的,重点在于“危机救急”;而SFISF的设立并非在危机中,目的是为了处理我国资本市场流动性的结构性和总量性矛盾,重点在于“优化改善”,非银机构获取增量资金,调节股债市场流动性。后续我们还需要观察SFISF的具体运作机制和操作细节。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央行SFISF在性质上有综合联储TSLF(以券换券、改善抵押品的兑现价值和兑现渠道)和PDCF(接受权益资产作为抵押品)的特征,但具体采用TSLF的拍卖模式,还是PDCF的常备模式,尚不清楚。一个看点在于,如果参照TSLF的设定,央行发起操作规模5000亿,实际拍卖情况可能低于上限,具体需求要视折价率、利率成本、和股市走势等因素,且工具的底层发起主动权在央行;但是,我国类似的MLF操作,虽然是央行发起操作,但一级交易商往往都会顶额满足规模需求。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美元大幅升值,美债利率上行,美股继续下跌,商业银行破产危机,以及新兴市场出现货币和债务危机。美国经济衰退超预期,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联储被迫转向宽松。欧洲能源危机超预期,欧元区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市场陷入动荡,外需萎缩,政策面临两难。全球地缘风险加剧,中美关系恶化超预期,大宗商品、运输出现不可控因素,逆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供应链持续被破坏,相关资源争夺恶化。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回顾联储TSLF,展望央行SFISF》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钱伟 SAC 编号:S1440521110002
张溢璨 SAC 编号:S1440523070002
风险提示:本资讯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仅供参考,不代表中信建投基金观点,且不构成投资建议。中信建投基金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保证。观点不构成产品未来业绩保证,请投资者审慎作出投资决策。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中信建投沪深300指数增强A(OTCFUND|015061)$
$中信建投红利智选混合A(OTCFUND|016774)$
$中信建投轮换混合A(OTCFUND|003822)$
$中信建投中证500增强A(OTCFUND|006440)$
$中信建投中证1000指数增强A(OTCFUND|015784)$
$中信建投景荣债券A(OTCFUND|017473)$
$中信建投惠享债券A(OTCFUND|018977)$
$中信建投景荣债券A(OTCFUND|017473)$
$中信建投稳益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A(OTCFUND|013751)$
$中信建投中债3-5年政金债A(OTCFUND|010581)$
(来源:中信建投基金的财富号 2024-10-24 14:45)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