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春夏的蓬勃,立秋以来的债券市场“震感”频频,像是踩了脚刹车,尤其是长端债券震感强烈,wind数据显示,30年国债期货2409合约价格3个交易日(8月8日至8月12日)跌了2.01%,同业存单、短债、中长债基等偏稳健的产品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但刹车余温还没散去,债市就又几乎上演了V型反转,30年国债期货2409合约价格两日(8月13日至8月14日)上涨1.21%,目前还处于震荡向上,行情似乎又行了?
看到如此跌宕起伏的行情,投资者们可能是有些懵的。债市到底是“牛”回头还是最后的疯狂?我手里持有的债基应该怎么办?还能愉快的“捡蛋”吗?
不慌!我们先来分析下这波债市调整的原因。
先讲下大背景:今年以来,受长期债券供给失衡、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较快下行,累积了债市反转的风险,引发监管对利率风险的担忧。央行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要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但同时,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已偏离了合理的中枢水平,过低的利率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积聚,不利于长期经济稳定。
由此,从今年四月以来,央行就开始多次进行公开发声来提示风险。并在7月1日的时候宣布要进行借券卖出操作,影响债市供求关系,释放出要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的信号;在7月8日又公告会启动临时正回购、逆回购操作,这也是央行时隔十年,重提“正回购”三个字,相当于向市场抽水,想要给债市降降温。再往后,到7月22日,三中全会后央行“多箭齐发” ,来了个“降息”组合包,降低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等等的操作利率,给了债市一个大利好,但是其中有一点操作非常关键,央行同日公告,适当减免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质押品,此举可以有效释放市场的存量长期债券,进一步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有效缓解债市“资产荒”压力,其实也是防范长端利率继续下行的方法。
央行每次公开场合的相关表态在当时都能够对长债利率形成一定冲击。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预期管理对市场情绪的冲击影响逐步收敛,也就是效果逐步在弱化,30年国债收益率再度逼近前低。
那么央行就不再局限于口头提示风险了。从近期开始,板子密集落下,这也是最近债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的原因。
首先,在连续5个交易日呈现资金净回笼后,8月7日,央行公告逆回购操作量为零,这是2021年来的首次。一方面可能是月初流动性较为宽松,另外一方面也不排除因为长债做多情绪仍旺,对长债情绪进行引导。
紧接着,8月7日和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连发文,剑指中小金融机构国债违规交易行为,其中江苏四家农商行因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被启动自律调查。这是继今年4月之后,交易商协会再度“敲打”中小金融机构。消息一出,8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开始明显上行,相应的债基的价格下降。
大家可能会好奇中小银行为什么热衷买债?因为农商行不能跨区展业,盈利压力下热衷买债成为“传统”,而且也确实给各行贡献着可观的利润,“资产荒”环境则进一步放大了这一“传统”。
但这些操作显然与监管的本意,也就是引导长期限国债利率回归合理区间波动是有悖的。
再接着8月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一方面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表述整体更为积极,新增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和“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的表述。但另一方面,在专栏中提示投资者注意理财收益波动。通过回顾全面净值化开启的第一年(2022年)理财大面积破净带来的赎回潮,央行指出资管产品净值的波动或超过市场预期,今年长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资管产品对于长债的配置增多,而未来利率回升将不可避免带来资管产品净值的回撤。8月9日是周五,8月12日,也就是周一一开盘,长债端的收益率整体上行,也就是价格迎来下跌。
央行一系列“组合拳”实际也是起到了效果,30年国债期货2409合约3个交易日(8月8日至8月12日)跌了2.01%。
但为什么在后面两日又出现了反弹呢?
因为未来债券收益率的走势主要还是由基本面因素决定,流动性和监管无法改变长期趋势。从短期的经济数据来看,需求不足仍然制约基本面,虽然外需表现仍然偏强,但地产和消费较弱仍然构成较大影响。我们之前分析过,分析经济基本面最主要的四个数据: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而这四个数据目前都是偏弱的, 2024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4.7%,一季度为5.3%,二季度的增速是有所回落,低于市场预期的。再看CPI和PPI的数据,7月CPI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5%,虽然同比增速涨幅扩大,环比由降转涨,但是再往前的数据来看,涨幅还是在放慢的。7月PPI的数据同比降幅已经结束收窄的过程了。7月份的PMI数据,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且制造业PMI数据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
再从新发布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央行8月13日公布了7月的金融数据。7月社融整体大幅走弱,低于市场一致预期。7月新增社会融资7708亿,同比增速维持在8.2%的低位,主要受信贷需求较弱拖累,而新增社融中,政府债融资成为主要支撑力量。M2同比增长6.3%,前值是6.2%;M1同比下降6.6%,前值是-5.0%,M2显示企稳,但M1继续回落,叠加社融较弱,表明目前经济需求整体不足。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经济数据: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前值是增5.3%,连续3个月放缓,反应出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数据仍然处于弱势中。所以从长期来看,对债市的长期走牛还是有相对的友好的环境的。
而且,虽然近期监管部门对于长端利率过低的问题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但更多可能还是出于“防风险”的目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宽松的底色并未改变。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明确了, “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同时提到“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一系列表述下,我们判断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均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8月15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发声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支持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我国政策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随着降息后,降准等政策也可能落地。
而且,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理财规模可能再扩容,债市也存在较强的买盘支撑。所以往后看,利好政策可能还会持续。
那么面对债市的波动,投资者们可能要问:要不要先赎回,等债市平稳后再买入?
其实, “管住手”长期持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一方面,我们很难精准地把握节奏买低卖高,一番买卖操作后,很有可能错失潜在的修复行情。另一方面,短期频繁申赎也会产生交易成本,所以择时的性价比可能也不是很高。
参考历史数据,国内债市总体上是“熊短牛长”的,短期扰动不会影响长期向上的走势。
所以,接下来还是可以继续更多的关注一下债券型基金,尤其是受到政策端更多利好的中短债产品。央行近期对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年期和5年期的LPR这类中短端利率直接进行的“降息”操作,对中短端债券的利好确定性是更强的。
$圆信永丰丰和C(OTCFUND|008068)$
$圆信永丰丰和A(OTCFUND|008067)$
$圆信永丰强化收益A(OTCFUND|002932)$
$圆信永丰兴利A(OTCFUND|001918)$
$圆信永丰瑞盈债券A(OTCFUND|020815)$
风险提示:本资料为圆信永丰基金研究人员依据公开资料和调研信息撰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所载观点均为当时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公司不对本资料中所载观点及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作任何担保或保证。投资者在投资我司基金产品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资产,但不保证所管理的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来源:圆信永丰基金的财富号 2024-08-22 10:47)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