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国债和地产政策组合拳落地,对债市有什么影响?【火线解读】
摩根士丹利基金
2024-05-20 17:15:10
来自广东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展望二季度债市,监管风险政策风险是债市定价主逻辑。


首先是监管风险,监管的部分措施可能会引起负债端较大的波动和资产端的重新定价。央行主管媒体发声超长端合意区间2.5-3.0%位置,或为超长端进行了交易区间定价,目前影响供给节奏的特别国债发行已成明牌,市场博弈空间来自于货币政策配合,包含降准、降息和LPR调降等措施或可期待。手工补息取消的影响已经逐步落地,企业存款从银行金融市场部快速流失已经从4月份社融数据初现端倪,5月或延续这一进程,而4月以来银行理财快速增长,4月银行理财环比新增2.3万亿,进入5月前两周,周度银行理财规模环比新增平均达2000亿以上,配置资金逐步从大行金融市场部向银行理财资金迁移,机构配置行为偏好上发生了结构变化,也即头部国股行金融市场部缩表,配合银行理财规模新增,从金融数据挤水分、防空转逻辑上看,银行Q2起从金融GDP考核(扩表模式,存贷款增速充实金融GDP)转向利润考核(金融空转、盈利质量差的存贷或压缩),配置偏好也从长期利率债、地方政府债向中短期限品种迁徙,与此同时,代表资金预期的IRS利率创下新低,代表非银资金松紧度的R007下探破1.80%,银行和非银之间资金利差收敛甚至为负值,体现当前资金宽松、中短端信用有支撑。在银行挤水分、防空转后,净息差压力或有改善,进一步迎来货币政策精准滴灌,才能有效降低社融融资成本,也即先打扫屋子再请客。


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优化存量、优化增量组合拳,从供给端结合解决房地产问题,从救助意愿、救助能力、出资金方多部委协同解决问题,本轮地产调整时间进入后半程,政策边际上对于风险偏好改善有助力,但对销售影响,预计不弱于去年8-9月份放松产生的1-2个月销售数据回升,能否持续回升超过3个月还需要持续政策释放,短期仍然会看来以价换量的销售情况,房价抬升和居民信心修复仍然需要时间。目前债券和权益对此定价分化,目前政策持续性难证伪和政策传言难证实,当前债券更多是中短端配置资产荒和长端重定价过程。


超长端以震荡区间的交易为主,30年国债利率下限或在2.5%附近位置。10年以上品种来看,随着超长普通国债发行已经退出,让位于特别国债发行,超长品种逐步被特别国债发行挤压和定价,后续5年或成为市场新常态。面对特别国债单只券代码发行量有达到3000亿以上规模,二级市场流动性或不弱。超长端发行已明确背景下,如有资金对冲如降息降准,或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债,可以挖掘曲线机会,但在央行合意区间较宽以及发行节奏较为平滑背景下,央行进行宽松支持的急迫性或下降,随着美国经济显示的核心CPI环比的二阶导出现下移,另外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租金下移,显示后续美国经济增长韧性减缓,美国利率期货显示年内降息隐含了2次,降息开始于9月份,因此货币政策内外平衡压力将于下半年开始收敛,货币政策放松将会打开掣肘。在远期宽松、近期政治局会议吹风宽财政和地产背景下,预计Q2基本面数据和政策对债市偏空,但社融和信贷数据对债市利好,整体震荡区间内,在利率上延拉长久期进行交易,在利率下延降低久期交易。

(作者:固定收益投资部 吴慧文)


免责声明:本资料仅作为客户服务材料,不构成具体基金的宣传推介材料或法律文件。本文所载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立场。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实际投资结果,不构成任何要约或要约邀请,也不构成任何业务、产品的宣传推介或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承诺和担保。本公司或本公司关联方、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本资料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资料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摩优质信价纯债E(OTCFUND|020244)$

$大摩双利增强债券C(OTCFUND|000025)$

$大摩强收益债券(OTCFUND|233005)$

#供应紧张!高盛前商品主管:赶紧买铜##中金:地产周期或迎转折!股友们怎么看?##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行!影响几何?##美4月CPI增速低于预期,9月要降息?##南京化纤上演天地板,行情结束了?#

(来源:摩根士丹利基金的财富号 2024-05-20 17:15)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