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资金仍然充裕,信用表现好于利率,信用利差收窄
圆信永丰基金
2024-05-14 10:49:16
来自上海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一、债市综述

上周市场无风险收益率陡峭化上行,长端和超长端受房地产限购放松,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风险偏好向好等因素影响较大,上行幅度较大,由于资金面维持相对宽松,理财配置需求仍然较强,中短端上行幅度较小,而信用受理财和资管配置需求推动,收益率下行为主,信用利差再度压缩。

货币市场方面,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380亿,受益于4月底的财政支出,资金面维持宽松,DR001从周一的1.77%下行3bp至1.73%,DR007从1.88%下行6bp至1.82%,二者均值分别较前一周下行12bp、26bp。R001由1.85%下行至1.74%,R007由1.94%下行至1.87%,均值分别较前一周下行12bp、20bp。资金分层仍然维持低位,R007和DR007的价差近5bp左右。周内政府债净融资为2315亿,二级1年国股周六成交2.11%,基本和上周二持平。

二、影响债市主要因素及事件

资金利率:

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4400亿。公开市场逆回购余额100亿,全部在本周到期,同时15日还有1250亿MLF到期。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情况。政府债预计净融资1627亿。

政策:

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措施,深圳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央行发布2024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经济环境上“开局良好、回升向好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货币政策强调“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高质量发展的环境下信贷上需要“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 ,针对债券市场,央行强调“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进一步趋于均衡,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未来经济向好的态势将更加匹配”。

经济数据:

中国4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计) 1.5%,预期 1.3%,前值 -7.5%。进口同比(按美元计) 8.4%,预期 4.7%,前值 -1.9%。4月进出口数据明显好于预期,且好于往年同期的季节性数据。 

4月国内CPI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上行,同比0.3%,较上月上升0.2pct,环比0.1%,较上月上升1pct。CPI同比回升主要与前期油价上涨传导至交通通信项价格上行有关。PPI同比降幅小幅收窄,同比-2.5%,较上月下降0.1%,环比-0.2%,环比降幅与上月相比有所扩大,其中,生产资料环比降幅扩大,生活资料环比降幅与上月持平。

5月11日,央行公布4月货币金融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3306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左右;新增社融-1987亿元,去年同期为1.22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8.3%,回落0.4个百分点;M2同比7.2%,回落1.1个百分点。社融创历史单月新低,各分项同比多减少、政府债券拖累近4成。信贷同比变化不大、但结构较差,企业端资金活化动能相对偏弱。居民端融资延续偏弱,新增居民中长贷、居民短贷双双创历史同期新低,与地产商品房销售偏弱、居民消费倾向尚待进一步修复等有关。

三、债市展望

节后无风险收益率再度震荡走高,长端和超长端受房地产限购放松,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风险偏好向好等因素影响较大,上行幅度较大,由于非银资金仍然充裕,信用表现好于利率,信用利差收窄。

周内部分经济数据出炉,指向经济基本面仍然在复苏中,除去地产外,高频数据指征也偏强;虽然4月社融数据较弱,但如果考虑到主动挤压水分的因素后,叠加5月政府信用供给大概率增加的情况下,后续趋势仍然需继续观察。目前债市仍然在区间波动中,经济基本面短期对定价影响有限,而供给和需求形成的流动性边际变化影响更大;当前非银的资金仍然偏松,理财规模仍然较稳,需求端短期仍然没有明显变化。

$圆信永丰强化收益A(OTCFUND|002932)$

$圆信永丰丰和A(OTCFUND|008067)$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等于未来收益,基金业绩表现具有波动风险。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不同基金的业绩并不互相保证。本资料不是法律文件,仅供具备相关基金知识的内部工作人员交流使用,请勿作为产品宣传材料向投资者推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实际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并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进行投资。投资有风险,敬请理性选择。

(来源:圆信永丰基金的财富号 2024-05-14 10:49)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