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观点 | 经济稳中有进,未来需要关注哪些因素?
泉果基金
2024-05-09 14:46:59
来自上海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权益市场观点:分红与资本利得将成为投资中并重的两大决策因素

4月权益市场回顾

2024年4月市场整体继续上涨,涨幅有所扩大,上证指数收于3100点以上,市场信心明显修复。主要指数大体表现为震荡上行,上证50上涨2%,沪深300上涨1.9%,创业板指上涨2.2%;st股票受新“国九条”关于退市和分红等政策影响普遍下跌,小微风格为主的国证2000、中证2000指数则延续下跌走势。

风格方面并未出现此消彼长态势,红利风格和成长风格的重点个股都有不错表现。

行业方面有一定分化,家电、银行、化工领涨市场,涨幅分别达到8.5%、4.8%、4.5%;地产、传媒、综合几个行业跌幅分别达到4.2%、5.2%、8.5%,表现垫底;而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煤炭等顺周期行业在月内出现了巨大的波动,最终也均获上涨。

资金方面,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度略有回落,融资盘整体流出224亿,北向继续净流入60亿,指数ETF本月净申购177亿,资金流总体平衡。

权益市场展望

4月经济基本面稳中有进,供给表现仍好于需求。最新公布的4月的制造业PMI为50.4%,连续第二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但比上月下降0.4%。从分项角度来看新订单拖累0.6个百分点,生产拉动0.2个百分点,整体需求还有待进一步的修复。3月的CPI同比为0.1%,PPI同比为-2.8%,CPI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处于同比正增区间。主要石油化工品、沪铜、铝、铅、锡、黑色链的焦煤、铁矿、螺纹钢等大宗品类的4月期货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行,预计PPI和CPI后续将会迎来持续的改善。

本月中旬新“国九条”纲领文件重磅发布,确定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新“国九条”针对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退市机制、证券基金机构监管、交易监管、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开放和市场合力形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方向,旨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随后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北交所迅速跟进,将新“国九条”的精神细化为具体监管措施,如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完善科创属性评价,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等,并公开征求意见。以分红收益和股东回报为基础的投资范式获得了更多的讨论,我们认为企业端更加重视分红的稳定和持续性将有利于权益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整体估值的提升。

本月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陆续披露完毕,尽管受地产和金融的拖累,全部A股24年一季度的收入总体负增长,但剔除金融地产后的增长为正。地产仍然是制约权益市场整体修复的关键矛盾。4月30号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对行业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意义。我们预计随着房地产去库存相关措施的相继落地,地产行业的供求关系有望迎来拐点,而这也将会给权益市场带来最关键的上行动力。

投资思路和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新“国九条”确定了未来十年权益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更加有效的保护投资者权益、强化分红监管、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等措施,将使得分红收益的重要性得到明显提升,长期来看分红和资本利得将共同成为投资决策当中并重的决策因素,而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本身就符合中长期资金的投资视角。

我们认为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并沉淀下来,将会使得中国的权益市场的稳定性得到明显加强,也将更有利于优质企业被价值发现以及形成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业务成长的良性循环。

我们一贯坚持自下而上从基本面出发的选股思路,坚持寻找有竞争力的、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我们仍然看好中国权益市场的长期发展,并将继续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

债券市场观点:关注影响利率定价的三大因素

4月债券市场回顾

4月中上旬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3月PMI在春节后全面复工的推动下大幅回升,重回扩张区间。经济基本面修复态势相对积极,但信贷数据显示信贷派生仍需修复,通胀数据和进出口数据整体偏弱等因素又构成债市向好的支撑。叠加机构投资者资产欠配压力较大,在资产荒行情推动下,各期限收益率延续震荡下行态势,与此同时市场交易的拥挤度和脆弱性也在持续提升。

4月下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维持量缩价平的态势,同时再度提及长债利率风险,叠加多重利空因素共同施压(包括:市场对5月政府债放量和资金面边际收敛预期、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潜在政策风险、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预期和股市上涨带动风险偏好上行),债市出现快速调整,但在触及关键点位后又有所回落。月末最后一天,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恢复大额净投放4380亿,当日公布的4月PMI数据仍处于扩张区间,但相较前一个月有所回落且结构分化。

同时,政治局会议新闻稿再次提到了要尽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这使得债市情绪转好,现券收益率大多震荡下行。10年期国债(240004)月内成交最高触及2.38%,月末收于2.30%附近;10年期国开(240205)最高触及2.49%,月末收于2.40%附近;30年期国债(230023)最高触及2.60%,月末收于2.52%附近。

债券市场展望

展望后市,从定价角度来看,监管态度变化、地产政策放松、债券发行提速或是利率的三大影响因素。但综合来看,当前还没有因素真正触发债市行情反转。监管态度的变化,更多是担心利率偏低,利率重回合理区间后监管态度可能有所缓和;地产政策的放松,冲击更多是在预期层面,随后进入等待销售数据的阶段;债券发行提速扰动,关键仍在资金面的稳定性。

短期节奏上看,目前尚未看到理财-债基赎回导致的负面连锁反应。

中期维度看,宏观经济图景或不支持长端利率突破前期低点,但机构投资者资产欠配仍是现实状况,同时考虑经济恢复基础待夯实,内需仍存在不足,经济难承受利率大幅上行,且机构投资者的杠杆情况和资产流动性(主要持有利率债而非信用债)相对坚实,因此利率的调整空间或有限。若5月流动性未出现明显收敛迹象,预计后续仍呈现区间震荡行情,“波段交易”或成为利率稳定后的主流

信用方面,存单、银行资本债等利率有所回升,关注后续交易配置价值。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OTCFUND|016709)$$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OTCFUND|016709)$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OTCFUND|018329)$$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OTCFUND|018330)$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OTCFUND|019624)$$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OTCFUND|019625)$

$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A(OTCFUND|020855)$$泉果泰然30天持有期债券C(OTCFUND|020856)$


风险提示: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及投资人员的过往业绩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注意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者于投资前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信息披露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基金投资需谨慎,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来源:泉果基金的财富号 2024-05-09 14:46)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