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榜单】哪些创新药公司在真正的搞研发?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位列三甲!
东财ETF
2024-04-24 11:19:55
来自上海
  • 10
  • 5
  •   ♥  收藏
  • A
    分享到:

研发投入这个指标可以直观的说明药企到底在创新领域投入了多少真金白银。小编在了一遍国内药企2023年财报后,整理了研发投入金额靠前的10家创新药公司,给大家瞅瞅。昨天小编梳理了一下16款去年卖出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国产创新药,今天这10家创新药公司也是可以一年花20亿元朝上的钱去搞研发的,一起来看看吧。$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1.百济神州

2023年研发费用:17.79亿美元(125.3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72.34%。

百济神州研发费用连年增涨,百济神州在2021年上市后,一举成为行业研发支出的领头羊。2018年至2022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95.38亿元和111.52亿元,5年累计高达408.18亿元。2022年研发费用首次超过百亿,高出恒瑞医药近一倍。

长年的投入也开始转化为商业回报。2023年其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得益于CLL、SLL、WM、FL、MZL等适应症,特别是一线CLL、SLL新适应症在欧美、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多个国家上市,全球销售额较上年同期(38.29亿元)增长了138.7%,达到91.38亿元(约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的创新药;PD-1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在数十款竞品的攻势下,也实现了增长(+33.1%),贡献了38.06亿元收入。

2.恒瑞医药

2023年研发投入:61.5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27%。

恒瑞医药2023年总营收228.2亿元,同比增长7.26%,其中创新药收入106.37亿(+22.1%),占到总收入46.6%。自2021年,恒瑞医药对研发的投入都保持在60亿元以上,2023年达到61.5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恒瑞医药研发费用为12.2亿元,创新研发成果加速转化。

目前,恒瑞医药已有14款自研创新药、两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销售。截至2023年年底,恒瑞医药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389件,PCT(专利合作条约)662件,拥有国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545件,拥有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667件。

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是恒瑞医药两大核心战略。在产品权益许可海外方面,恒瑞2023年多次主动出击并且收获颇丰。一年拿下5笔deals,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金,这是恒瑞在2023年给出的BD成绩,从侧面展现了其创新实力。

3. 复星医药

2023年研发费用:51.72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7.11%。

对于复星医药而言,2023年可算作是创新转型的成果集中兑现的一年,复星医药的多款创新产品显著放量,其中汉斯状实现收入超11亿元,同比增长230.20%;汉曲优收入超27亿元,同比增长58.19%;苏可欣收入超9亿元,同比增长19.67%。

2023年,复星医药共有6个创新药的8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其中,汉斯状于中国境内新增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及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两项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靶向PD-1单抗药品。至此,汉斯状在国内已获批4项适应症,上市迄今已惠及6万余名患者。在细胞治疗领域,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国内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是复星医药的另一款重磅创新产品。2023年6月,奕凯达于中国境内新增获批二线适应症,惠及更多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复发患者。

目前,复星医药聚焦在肿瘤、自身免疫、中枢神经、慢病(肝病/代谢/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了小分子、抗体/ADC、RNA和细胞疗法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同时积极布局肿瘤疫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以开发出更多Best-in-Class(BIC)和First-in-Class(FIC)产品。

4. 石药集团

2023年研发费用:48.30亿元;研发费用占成药营收比例:18.80%。

石药集团可以说是原料药企业转型创新药企业的典型代表,目前其成药销售占80%以上,其中创新药占成药的80%以上。作为正在创新转型的大型药企,石药集团对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几乎稳居TOP5,,其石药研发费用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2023年研发费用再次提升21%达到48.3亿元。

此前,恩必普作为石药第一款创新药,上市后连续亏损5年,石药仍继续投资研发,2022年恩必普销售额突破70亿元,成为石药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目前,石药集团有超过60个重点在研药物已进入临床或申报阶段,其中7个已递交上市申请,18个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继2023年首次进入全球管线规模TOP25,2024年石药集团再次入围该榜单,预计未来五年将有近50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药物申报上市,以及超60个仿制药上市。此外,石药集团已有7个产品实现海外授权,技术交易总额超过30亿美元,自主研发的两个ADC(抗体偶联药物)药物项目分别以11.95亿美元和6.92亿美元的价格授权给美国两家公司,成为石药产品出海的又一里程碑。

5.中国生物制药

2023年研发费用:47.04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8%

从2018年确立全面创新转型以来,中国生物制药研发费用投入逐年增加。其中,创新药投入占总研发费用的77%。2023年,亿立舒、利马前列素、贝伐珠、利妥昔等6个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于年内获批,并在上市后迅速放量,全年创新产品收入达98.9亿元,创集团历史新高。公司的创新产品数量由2015年的2个快速攀升至2023年末的11个,创新收入占比从11%迅速提升至38%。

中国生物制药主要聚焦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尤其关注抗肿瘤新药的研发,2023年该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高达71%,截至2023年底,其在研产品有超过41%为肿瘤药物(60/145)。

6. 传奇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

2023年研发费用:3.82亿美元(26.9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34.05%。

据财报,传奇生物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BCMA CAR-T疗法Carvykti持续的研发活动,以及用于实体瘤的CAR-T新疗法临床开发,此外还包括在比利时建立生产基地投入的成本。

传奇生物的Carvykti于2022年先后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四线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上市以后Carvykti放量迅速,在2023这一首个完整商业化年份创收5亿美元。4月6日,传奇生物宣布其CAR-T产品在美国获批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二线治疗。值得关注的是,继与强生牵手共同开发Carvykti之后,2023年11月,传奇生物又与另一制药巨头诺华就靶向DLL3的LB2102达成了合作,交易总金额高达11.1亿美元。

《Nature》杂志曾发文预测,西达基奥仑赛在2027年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细胞疗法。强生则预计,二线适应症在美国获批后,西达基奥仑赛今年的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美元,未来的销售峰值会超过50亿美元。

7.信达生物

2023年研发费用:22.2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35.90%。

自2011年8月成立至今,信达生物已有10款产品获批上市,包括首个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肿瘤免疫药物信迪利单抗、首个获批的国产新型降胆固醇药物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托莱西单抗等。

诺和诺德以及礼来两大巨头的引领下,GLP-1赛道炙手可热,包括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国内药企都在加速推进。信达生物GLP-1R/GCGR双靶激动剂玛仕度肽拔得头筹,从II期研究数据读出,到5项大型III期研究的密集启动,目前已经申报上市,信达生物正全力调配资源,向减肥领域发起进攻。

8. 和黄医药

2023年研发费用:3.02亿美元(21.2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36.04%。

2023年和黄医药核心产品呋喹替尼海外权益于1月授权给武田后,11月正式获得FDA批准上市。财报显示,在美上市不到两个月,呋喹替尼就实现了1510万美元的销售额(目前,一盒5mg*21粒的呋喹替尼在美定价为2.5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8万元,是国内价格的24倍。)。由于呋喹替尼达成了BD交易,2023年和黄医药不仅收到了武田4亿美元的首付款,其中2.8亿美元确认为2023年收入,还获得了FDA批准触达的3200万美元里程金,这两笔进账都大大拉升了和黄医药全年总营收,也助力其首次跨越了盈利线,拿下了1.01亿美元净利润。

9.翰森制药

2023年研发费用:20.97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20.80%。

翰森制药近五年来对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11.2亿元到2023年的21亿元(+23.8%),增长了近一倍。

年报显示,报告显示,2023年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约68.65亿元,同比增长约37.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67.9%,创新药已经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截至目前,公司已储备30多个创新药正在开展超过50项临床。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翰森制药第7款创新药圣罗莱(培莫沙肽注射液)获批上市,创新药产品组合进一步扩容,截至目前,公司7款已获批创新药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0.  君实生物

2023年研发费用:19.37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128.88%。

自2018年港股上市以来,君实生物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持续高涨。作为行业中的第一梯队企业,君实生物已在多个疾病领域展开研发。然而尽管投入巨大,近五年内研发已投入近百亿的君实生物仍未能实现自负盈亏。

尽管君实生物在创新药的研发上保持领先地位,但其商业化道路上的挑战仍然显著。截至报告期末,君实生物已有三款商业化药品:PD-1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和新冠小分子药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尽管这三款药品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君实生物仍未能实现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君实生物在特瑞普利单抗的海外市场推广上持续加力。2023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此外,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鼻咽癌和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受理,正在审评过程中。

东吴证券表示,板块处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四: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为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截至2024/4/19,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18.6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2%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8%以上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4/19)。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Pick创新药ETF沪港深(基金代码: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恒瑞医药(SH600276)$$复星医药(SH600196)$#美国药荒突袭!药明康德或迎转机##医药板块大跌,抄底时机到了吗?##医药新一轮行情启动?##创新药迎政策利好,投资机会来了?##百济神州业绩创新高,创新药概念股活跃#

买ETF,上东财!


(来源:东财ETF的财富号 2024-04-24 11:19)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